基于分类培养的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2016-03-02 08:53冯兴田王艳松马文忠康忠健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电气工程课程体系方向

冯兴田,王艳松,马文忠,康忠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基于分类培养的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冯兴田,王艳松,马文忠,康忠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本文针对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以顶层设计为指导,以分类培养目标为依据,本着课程支撑能力培养的原则,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整体优化研究,分别构建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课程体系,突出了分类培养的特点,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大幅提高。

分类培养;课程体系;专业特色

0 引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专业素质和能力,以及工程实践、科研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1-3]。

本文根据“宽基础、多方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以我校“精英型、特色型和研究型”三型办学定位以及“全面化、个性化和最大化”三化培养方向为指导,基于分类培养的思想,针对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五大环节串成一条线进行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出“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4-5]。在专业基础平台的基础上,本着拓展业务知识和创新能力原则,以适应电气工程领域对知识模块的需求和发展为指导,合理设置了电力系统、电力传动和新能源三个专业方向模块。

1 专业课程体系

基于分类培养的思想,本文构建的电气专业新的课程体系构成如下。

1.1 培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基础课程体系

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其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英语阅读和交流能力、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应用技能。在新建的电气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体系除了“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等提高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课程之外,还专门设置了持续提升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课程,如表1所示。英语能力方面,跟进两门双语专业课程 “电路分析”和 “电机拖动与新型电机”,构建了英语在专业领域的应用型培养模式,真正提高学生的外语阅读和交流能力;计算机应用方面,设置了专业知识领域应用的课程组:“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技术” 、“电力拖动系统仿真与分析”、“电力系统仿真与分析”、“DSP数字控制技术”。应用计算机和专业软件进一步解决电气领域专业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

表1 提升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课程

1.2 培养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课程体系

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课程体系以“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方向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分类培养的思想,相关专业课程如表2所示。

专业基础平台包含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全部为必修课程。“电路分析”等5门专业基础课程,构建了电路分析、电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控制理论和微型计算机原理的知识框架,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电机学”等5门课程,“电机学”应用于发电环节和用电环节;“电力工程”和“电力系统分析”应用于发电、输电、变电和配电四个环节;“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整个电力系统的五个环节;“电力拖动自动控制”应用于发电和用电两个环节。因此这5门课程构成了本专业的核心知识,贯穿了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五大环节,专业知识面宽,核心知识突出,形成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主要课程体系。

此外,随着专业领域新设备的应用和新技术的发展,需要补充许多相关知识,如新能源技术;为学生找准就业出口,臻善专业特色和专业知识完整体系而重新规划选修课程模块,据此设置了三个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和一个公用课程模块。三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分别支撑着电力系统方向、新能源方向以及电力拖动方向专业,如表2所示。公用模块的课程模块支撑着专业三个方向的交叉知识部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适应专业领域新设备的应用和新技术的发展。

表2 专业课程

1.3 培养工程实践和科研开发能力的课程体系

以实践环节贯穿大学四年的学习,构建实践环节课程体系。在实践环节,通过工程训练和现场实习,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科研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实践环节又分为核心实践和选修实践两部分,如表3所示。核心实践涉及的课程设计和现场实习以及毕业设计构成了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程应用上的训练,搭建了专业理论与现场工程相结合的应用桥梁;选修实践分别对应三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拓展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表3 实践环节课程

2 课程体系的分类培养特点

2.1 课程体系模块化,自助式选择

设置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学生发展课程的自助式套餐:每个方向均设置自己的课程,各个方向以公共基础课为支撑,以自己特色课程为主体,设立多个模块供学生自助式选择学习,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化、个性化和最大化培养。专业方向模块对应三个就业领域出口,合理设置了每个就业领域出口的课程体系及选修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就业意向等从三个方向中自主选择合适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可自由选择所有选修模块中的课程,体现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同时,要求学生从另外两个方向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保证全面化和最大化的培养目标的实现。

2.2 灵活的课程设置,学生的分类培养

针对我校的石油石化特色,每个专业方向模块均设置一门特色课程(表2中带A标志的课程),这几门课程将专业知识和石油石化应用紧密结合,实现特色型的培养;每个专业方向模块还设置一门研究型课程(表2中带B标志的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工程科学研究素养,实现研究型的培养;每个专业方向模块另设置一门前沿应用型课程(表2中带C标志的课程),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拓宽学生知识面,实现精英型的培养目标。

2.3 实践环节任务单元化,选择多样化

实践环节中,特别是选修实践的三个综合实践,涉及内容较多,通常将其分解成多个小任务,自成单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完成全部任务。比如“电机控制综合实践”项目,主要内容为三相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调试的综合实践,可分解为主电路的设计开发、控制电路的调试设计、驱动电路的焊接训练、电源电路板的PCB图绘制及制作等多个单元。学生根据自己实际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自由选择任务、自由搭配成员,在小组中充分施展自己的强项;同时,各部分任务又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学生需要了解整个系统的框架和内容,兼顾了自主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系统知识的掌握。实现了学生分类培养目标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 结语

基于分类培养的课程体系突出了石油石化行业的电力特色,跟踪了新能源、智能电网、节能减排等应用领域的新兴技术;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就业于石油石化行业、电力行业、其他电气工程领域相关行业以及读研继续深造的专业知识需求。获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1)通过对在校学生选课意向和反馈意见收集、对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和继续深造学生的调查以及行业专家的意见,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体系得到了一致认可。师生普遍认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相应的方向,这非常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2)专业方面模块的新能源方向是新增的,实际是另外两个方向知识的融合和应用,该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在国内高校同专业处于领先地位,学生对该方向课程的选修热情很高。新能源方向的课程中,特别是“太阳能发电技术”和“风力发电技术”课程,选课率皆在90%以上。

(3)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我校电气工程系学生在各类比赛和创新实践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励20余项,省部级8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立项的项目有40余项。

(4)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稳步提升。近三年,本系教师申请并获批了10余项教学研究改革项目,发表了20多篇教学研究论文,获得了各类教学奖励10余项。

[1] 宣丽萍.应用型本科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多元协同实践教学体系的探析[J].南宁:高教论坛,2015,22(10):39-41.

[2] 谭博学,张存山,孙贤明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研究[J].北京:中国电力教育,2014,31(33):38-40.

[3] 丁思勇.构建分层分类培养的课程体系是高职专业建设的必由之路[J].北京:中国教育学刊,2014,36(S5):150-151.

[4] 赵舵,冯晓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改革的研究[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S1):88-90.

[5] 韩力,肖冬萍,熊兰等.电气工程本科人才分类培养[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35(5):13-15.

Curriculum System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Based on Classified Cultivation

FENG Xing-tian, WANG Yan-song, MA Wen-zhong, KANG Zhong-jian

(CollegeofInformationandControlEngineering,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EastChina),Qingdao266580,China)

According to personnel training status and problem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are optimized.The optimization research takes school top-level design as a guide, classified cultivation target as the basis and ability cultivation as principle.The research builds curriculum system including basic curriculum,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and practical curriculum.It highligh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ified cultivation and greatly promotes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ability.

classified cultivation;curriculum system;specialty features

2015-12-23;

2016-05-1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大项目(编号:JY-A20140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学改革项目(编号:SY-B201423)。

冯兴田(1978-),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电气工程专业教学与管理,E-mail:topfxt@163.com

G642

A

1008-0686(2016)06-0049-03

猜你喜欢
电气工程课程体系方向
2022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2021年组稿方向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PLC技术的应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
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节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