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语言素质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6-03-03 14:04闫亚平
现代教育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对策研究

闫亚平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433)



当代大学生语言素质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闫亚平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433)

[摘要]当下,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非常重视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语言素质教育却重视不够,对语言素质教育研究不足。有鉴于此,我们首先探讨了语言素质的定义、语言素质的构成、语言素质的重要意义,以使人们在着力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素质、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素质教育时有一个明晰的标准。其次,根据所得的960份调查问卷及640名大学生的现场口头表达调查和340份作文分析,得出了当代大学生语言素质的总体状况,以期使社会各界对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素质状况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了解和认识。最后,对当代大学生语言素质状况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地提高当代大学生语言素质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语言素质调查 对策研究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6.03.022

近年来,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非常重视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但对大学生的语言素质教育却重视不够。语言素质,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并体现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交际、创造与自身发展等各个方面,是一个人的专业水准、道德修养、心理素质、思辨能力、文化素养、智慧水平等最直接最现实的综合体现。孔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创新素质、人文素质等最终都需要通过其语言素质得到展现、得以外化。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无论是高等教育的管理者、教育者,还是当代大学生都应对此予以足够重视,多管齐下,共同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素质。

一、语言素质的内涵及构成

何谓语言素质?著名教育学家陶本一(1996)指出:“所谓‘语言素质’,是指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人的认知、情感和操作等几种因素在学习、交际、创造与自身发展中的综合体现。”[1]这一定义指出了语言素质的基本特征、语言素质的组合因素和语言素质作用的领域,对语言素质进行了较为全面、科学的界说,独到中肯、意义重大。

语言素质的具体构成要素有哪些呢?陶本一(1996)把语言素质包含的内容概括为语言单位、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态度、语言艺术、语言体验、语感训练、语言行为、语言价值、语言教育和思维创造十一个方面[2]。胡培安(2001)把语言素质分成两大类六小类,“语言素质由内隐成份和外显成份组成,内隐成份有语汇、语言意识、理论知识三个部分;外显成份有接受能力、表达能力、语言习得能力三个部分。”[3]刘明翠(2001)指出语言素质表现为“语言的准确性、语言的逻辑性、语言的层次性及清晰度、语言感觉(含节奏感等)、语言的精练程度、语言词汇的深广度、语言的思辨性、语言的敏巧性、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通话水平”等十个方面[4]。谢论浩(2002)认为“语言素质包括掌握语言结构系统与语言表达技能二方面”[5]。淮亚莉、刘洋(2003)指出:“语言素质不仅指普通话(即语音面貌),还包括语言文明程度和口语表达能力。”[6]高跟娣(2005)指出:“它(语言素质)既包括汉语表达能力,也包括外语能力。”[7]在前人探讨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语言素质包[8 ]括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两大部分。其中语言能力包括使用普通话的能力、使用规范汉字和标点符号的能力、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使用合乎语法的句子、具备一定的修辞知识、准确把握交际对象的意图及第二语言的习得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口头交际能力指的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根据交际目的整体把握话题和推进话题的能力、根据交际中发生的情况(如避免交际中断或增加交际效果等)策略地、灵活地处理语言的能力(这些策略有解释、更正、强调、重复、夸张、迂回、回避、圆场、委婉、猜测等)及语言文明程度。书面交际能力主要指的是能够合乎一定语体的恰切、清晰、连贯地通过文字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的能力。

语言素质的这两大构成部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其中语言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语言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的外化和发展。任何一个只注重一方面而忽视或贬低另一面的个人,其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势必处于一种不连贯,不协调的状态中。只有把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使二者得到平衡而协调的发展,才能培养出具有优秀语言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语言素质的重要意义

(一)良好的语言素质是向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教育的作用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把自然人变成社会人,而高等教育的目的,毫无疑问,在于为社会、为国家培养骨干人才。语言素质作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要成为合格的社会骨干人才、国家栋梁,本就应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同时,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相应地提高其语言素质。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素质、业务素质、创新素质、人文素质等的培养当然不能忽视,但这些素质往往都要通过语言素质来体现,通过语言表达、文字表达等行为的方式外化。没有良好的语言素质,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中的其他素质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展现和提高。创新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大学生创新的思维过程、创新成果的外化都离不开语言。此外,从人的整体素质形成的过程来看,语言素质的提高,对于引领大学生健全思想道德的形成、身心的健康成长,乃至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是向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语言素质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来源于语言的本质功能。列宁1914年在《论民族自决权》一文里提出著名论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后,斯大林进一步指出:“语言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专门特点是什么呢?这就是:语言是作为人们交际的工具、作为社会中交流思想的工具为社会服务的,这个工具使人们能够相互了解并调整他们在人类活动的一切范围(包括生产的领域,也包括经济关系的领域,包括政治的领域,也包括文化的领域,包括社会生活,也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共同工作”。[9]可见,人们的认知、表达、交流和处理问题等等几乎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这一本质功能决定其与人们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语言素质教育即使不是素质教育中最基本的,至少也是很关键、很核心的一个方面。

(二)良好的语言素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引领其健康成长

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能够进行积极、有效的语言交流,不仅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良好沟通,促进大学生的学习,也可以促使大学生养成开朗的性格、良好的心态,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上海教育电视台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被称作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不爱说话、说不好话的大有人在。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同济大学、中国纺织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的500名在校本科生。据统计,有45.8%的被调查者,一天24小时中谈话(指有一定话题,有交流的谈话)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令人惊讶的是一天谈话少于10分钟的“闷葫芦”式大学生的比例竟达到10.7%。而且78.9%的语言交流纯粹是饭后睡前的聊天。“沉闷”、“空洞”、“缺乏技巧”、“缺乏幽默感”是被调查者对身边的同学语言水平的普遍感受(引自《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8(1):47.)。大学生不容乐观的语言交流状态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由于不擅交流,很多大学生只知闷头苦学,遇到困难、问题时不知该怎样与老师、同学沟通,有的大学生甚至害怕和别人交流,这种不良的语言素质状况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良好的语言素质也可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某大学学工部两次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心理测查,结果表明,25%的学生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据统计,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总休、退学人数的50%左右。(引自《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8(1):47.)如今大学生自杀现象也令人触目惊心。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自杀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心理障碍者、自杀者几乎都有抑郁、沉默寡言的共性。而这与他们缺乏沟通、缺乏交流、语言素质低下有很大的关系。人究竟是社会中的人,如果没有沟通、交流,就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而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进行积极、有效的语言交流,就会使同学之间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从而使个人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三)良好的语言素质对加强人际沟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需要交流。而语言就是人们交流思想最重要的工具。它架起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依靠语言,人与人之间能够更好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信任,建立起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有些大学生因为不知如何与他人沟通而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既不利于自身的学习、成长和心理健康,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因为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社会的骨干、国家的栋梁,他们语言素质的高低、语言能力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明天的社会能否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能否得到和谐地发展。研究证明,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在用词、话语风格、语言表达特点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相比之下男性话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风格,而女性话语倾向于包容性风格等等。如果我们当代大学生能够具有较高的语言素质,具有一定的性别语言意识,能够从现在起就能注意到两性话语的差异,那么将来等他们进入社会、构建家庭,就能够交流得更有效、更得体,从而促进校园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语言素质状况调查

(一)调查对象的确定

为了能够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地反映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素质状况,我们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上精心做了安排。从某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三本院校和大专院校分别选取了文科生和理科生各120名,其中文科以中文系的学生为代表,理科由于受到不同院校所开设专业的限制,有来自信息工程、化工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同时,考虑到我们所调查的是当代大学生语言素质状况,应该反映当代大学生语言素质的主流趋势,所以我们选择的都是毕业班的学生,相比之下他们更具代表性。

另外,为了尽可能做到调查的客观性,每一次调查我们都请了相关的老师或辅导员现场监督。同时,也保证了我们的调查问卷有非常高的回收率。总共所得有效问卷为955份,作废5份。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

在调查问卷的设计上,我们先从整体上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询问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以从侧面配合我们的调查;第二部分是根据前面我们对语言素质构成的论述,设计了100分的试题,以考察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水平、语言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言分析能力。其中,语言应用能力是我们考察的重点,它包括辨音和标音能力;字形、字义辨别能力及汉字书写规范;词汇、语法规范;阅读理解能力等。

有些能力,比如说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不能通过客观试题来有效测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调查问卷外又做了大量的现场调查工作。对于当代大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测量,我们采取的方法从上述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三本院校和大专院校分别选取的文科生和理科生各120名中随机抽出文科生和理科生各80名,要求他们就某一个话题,比如说像“自我介绍”、“我的优点和缺点”、“我的人生规划”等做一即兴的简短发言以考察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就交际中出现的具体情况,询问他们该如何处理以考察他们得体交际的能力与灵活处理语言的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测量,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分别从所调查院校学生所写的作文或作业中抽取一部分出来以做分析之用,总共随机抽出340份大学生就某个主题写的作文。

(三)当代大学生语言素质状况的调查结果

1.女生的整体语言素质水平稍好于男生

在我们所设计的100分的试题中,女生平均分为63.5,男生平均分为62.3。其中一本女生平均为66.1,男生平均分为62.2;二本女生平均分为64.3,男生平均分为61;三本女生平均分为63.4,男生平均分为60.4;大专女生平均分为62.7,男生平均分为56。女生分数稍高于男生。

在普通话方面,平常说普通话场合很多的,女生占66%,男生只占58%。在普通话水平方面,一级乙等的过关率,女生为48.5%,男生为38.7%。获得三级乙等的,女生为0,男生为3.2%。

在语言口头表达能力方面,要求学生在公众面前做一即兴的简短发言,能够做到表达清晰、流畅的,女生为29%,男生为22.3%。在交际中,能够切合语境得体地与他人沟通的,女生为45.6%,男生为33.9%。能够根据交际中发生的情况(如避免交际中断或增加交际效果等)策略地、灵活地处理语言的,女生为27.2%,男生为22.6%。

在语言书面表达能力方面,通过对学生所写文章的分析,写作上能够做到表达清晰、流畅的,女生为22.3%,男生为21%。

以上数据表明,整体上看女生的语言素质水平稍好于男生。

2.文科的整体语言素质水平好于理科

在我们所设计的100分的试题中,通过对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的对比,文科学生得分的平均分为64.8,理科学生得分的平均分为61.4。文科的分数高于理科。

在普通话水平方面,一级乙等的过关率,文科为75%,理科为37.8%。获得三级乙等的,文科为0,理科为5.4%。

在语言口头表达能力方面,能够在公众面前做到表达清晰、流畅的,文科为31.2%,理科为27%。能够切合语境得体地与他人沟通的,文科为39.6%,理科为35.1%。能够能够根据交际中发生的情况(如避免交际中断或增加交际效果等)策略地、灵活地处理语言的,文科为33.3%,理科为27%。

在语言书面表达能力方面,能够做到表达清晰、流畅的,文科为24.9%,理科为11%。

以上情况说明,整体上看,文科的语言素质水平要好于理科。

3.一本、二本、三本和大专学生之间的整体语言素质水平有所差异,呈下降趋势

在我们所设计的100分的试题中,一本学生得分平均分为64.8;二本学生得分平均分为63.6;三本学生得分平均分为62.4;大专学生得分平均分为60.8。

对普通话的重视程度,一本学生认为非常重要的占68.8%;二本学生认为非常重要的占60%;三本学生认为非常重要的占56%;大专学生认为非常重要的只占25.6%。相应地,在普通话水平方面,在所调查的学生中,一本中文系学生的一级乙等过关率为75%;二本中文系学生的一级乙等过关率为62%;三本中文系学生的一级乙等过关率为41.4%;大专中文系学生的一级乙等过关率为17.9%。在语言口头表达能力方面,我们要求学生在公众面前做一即兴的简短发言,调查结果表明,能够做到表达清晰、流畅的,一本学生有31.3%;二本学生有27%;三本学生有26.6%;大专学生有10%。能够根据交际中发生的情况(如避免交际中断或增加交际效果等)策略地、灵活地处理语言的,一本学生为31.2%;二本学生为30%;三本学生为29.2%;大专学生为12.8%。

在语言书面表达能力方面,我们根据对学生所写文章的分析,得出写作上能够做到表达清晰、流畅的,一本学生为22.9%;二本学生为20.6%;三本学生为19%;大专学生为17.9%。

以上数据表明,总体上看,一本、二本、三本及大专学生的语言素质水平还是有所差异的,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出现了一些振荡现象,比如说在日常交际中,能够切合语境,得体地与他人沟通的,一本学生为39.6%;二本学生为35.1%;三本学生却为47.9%;大专类学生为33.3%。这种情况也表明衡量学生的语言素质水平是一项复杂而全面的工作,需要有较为明晰的标准和较为科学的测量方法。

4.总的说来,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当代大学生语言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我们所设计的试题的难度,大体上比高考试卷稍难一点,有些就是当年的高考题,而学生所得的平均分仅为63分,这个平均分是相当不令人乐观的。同时通过测试也反映出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理解能力相当薄弱。比如,在语音方面,“当年的母兔就能繁殖小兔”中“当”的正确读音选择正确的只有12.4%;在成语的正确运用方面,从四个选项“A霸权主义者总是得陇望蜀,贪得无厌。B新商业门面一间挨着一间,而公厕却如凤毛麟角,少之又少。C本次美食节汇聚了几百种风味小吃,这下杭州城的饮食男女有口福了。D敬老院的老人们饱食终日,其乐融融。”中选择使用正确的一个,所调查学生中能够做对的只有64.2%;在语言理解能力方面,就“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这句话问学生地方法院究竟允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回答正确的只有56%;还有,就这个对话“小王:我可以帮你做什么事吗? 小李:你给我从外面把门给带上。”问学生小李的意思是什么,选择正确的只有45%;在语言理解和文字结合方面,要求学生在括弧中填入适当的字:“表达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网上社区的【 】荣已经证明了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仅想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他们也想参与到互联网中来。个人主页曾风【 】一时,但不久之后便没落了。其原因有三:更新成本高,需要手工制作静态页面,【 】时耗力;综合素质要求高,要会美术、懂服务【 】维护;无人访问,反【 】机制差,很快就成了‘信息孤岛’。”能够完全填入正确的也只有35%。

就语言表达能力来说,在口头表达方面,能够做到表达清晰、流畅的,只有24.8%,多达69%的学生只能基本说清楚意思。这个比例也是很不令人满意的。在书面表达方面,能够做到表达清晰、流畅的,也只有22%,大部分的学生只能做到基本说清楚意思,逻辑上只能达到基本通顺,结构、层次有些混乱,标点符号也不能做到规范使用,该断句的时候不断,不该断句的时候又断了,甚至有些同学到一段话的末尾才用一个句号。另外,在词汇及句式的选择和使用上,很多同学表现出词汇匮乏,不能熟练运用成语、惯用语来表情达意,用词不准确,词汇不丰富,句式不灵活,不符合语言环境和语体风格等要求。

但是,令人比较鼓舞的是,85%的学生纷纷表示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非常重要,64%的同学表示具备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非常重要。这说明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能认识到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而我们的大学教育是否满足了学生的这一要求了呢?调查结果表明,只有37.5%的学生反映目前的语言口头表达水平同高中时相比提高了很多,8.5%的学生反映目前的语言口头表达水平同高中时相比没有任何进步,甚至有6%的同学反映目前的语言口头表达水平同高中时相比还有所退步。在语言书面表达水平方面,只有28.5%的学生反映目前的语言书面表达水平同高中时相比提高了很多,16.4%的学生反映目前的语言书面表达水平同高中时相比没有任何进步,甚至有11.5%的学生反映目前的语言书面表达水平同高中时相比还有所退步。这些数据表明我们的大学语言教育没有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的要求,没有能够顺应社会发展和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切实落实好对学生的语言素质教育。可见,加强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素质教育刻不容缓。

四、对当代大学生语言素质状况的反思

(一)对语言素质教育重视不够

不少高等院校并没有把提高大学生的语言素质、加强大学生的语言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加强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有些高校没有成立健全的语言文字工作机构,甚至连专门的督管人员也没有。

我们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多以应试为目的,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语言素质的培养。久而久之,在这种社会大环境的熏染下,大学生自身也轻视甚至忽略了语言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把大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上。

近年来,有些高校虽然也注意到了语言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但又流于形式。对提高大学生语言素质的关注,似乎转移到了对相关考证工作的关注上,如“普通话等级测试”。虽然通过普通话测试,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大学生提升自身的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但要科学、系统地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仅仅依靠这样的途径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二)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课程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与此相关的课程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高等师范院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开设了相关的口语教学课程,但仍未摆脱辅助课的地位,教学时数也大都为每周1-2节,教学内容仅限于教学普通话,并没有真正开成口语表达课。加上其为公共基础课,一般都是大班、合班课,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根本无法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学效果也极为不佳。而综合性大学的该类课程更为薄弱,根本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同时,语言教学模式本身也存在严重的缺漏。长期以来,我国的语言教育从小学到中学直至大学只重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即注重对语音、词汇和语法的了解和掌握,而轻视甚至忽视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教学内容枯燥乏味,也十分不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胡明扬(2007)明确指出,“过去和现在,不论是母语教学还是外语教学都把语言知识当成语言能力,而现在更是如此”[10]。这种语言教学模式,无论是对学生语言学习方法的培养还是语言素质的全面提升,都有着直接的负面影响。

(三)社会大环境的潜移默化

虽然春秋战国时期论辩和游说之风盛行,言语科还被列入孔门四科,但在两汉以后,随着封建集权的空前加强,“君子讷于言”、“寡言为贤”、“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沉默是金”等信条应运而生,而且影响极为深广。再者,我国的主流文化——儒家传统文化观念崇尚“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反对“巧言令色”,以含蓄讷言为美德,视能言善辩为油滑,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说话的心理定势。现在仍有相当多的学生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就是信奉“慎言是福”,而认为口才好是缺乏涵养、不够沉稳的表现。

五、提高当代大学生语言素质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强化认识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外在体现。要大力宣传良好语言素质的重要性,让大学生意识到良好的语言素质是一名合格大学生必备的素质。它不仅可以促进学习、提升人际交往的效果,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及其将来事业的成功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只要我们把语言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与社会的需求、大学生自身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就能有效地调动大学生语言素质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高校要充分利用课堂、讲座等机会,向大学生宣传具备良好语言素质对其全面成长和将来事业的重要意义,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其重要性,进而转化为大学生的积极行动。当然,高校教师也要率先垂范,教学语言标准规范,而又不失生动幽默,给大学生以积极影响和有效熏陶。

(二)完善相关的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模式

高校除了开设“普通话”课程外,还应开设着重培养大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课程,如“交际语言学”“人际关系与口才”“演讲与交际”、“论辩学”、“写作”等等。把“普通话”课作为基础课,把“交际语言学”、“写作”等作为提高课。同时,这些课程都应列为必修课程,规定教学时数,从课程和学分上加以保证。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采取笔试口试相结合或者考试成绩和平时语言交际能力的表现相结合等,甚至可以把语言素质水平视为大学生在校期间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把语言素质的达标列为大学生毕业的一个必备条件。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从语言知识的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大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中心,教师的地位也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实践能力的指导者和质量的监控者,让大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多听”、“多说”、“多读”、“多写”。

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提高大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口头交际方面要培养大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得体地运用语言,根据交际目的整体把握话题和推进话题,根据交际中发生的情况(如避免交际中断或增加交际效果等),有策略地(这些策略有解释、更正、强调、重复、夸张、迂回、回避、圆场、委婉、猜测等)、灵活地处理语言以及语言的文明程度。书面交际方面要培养大学生能够合乎一定语体恰切、清晰、连贯地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也就是说,无论是口头交际,还是书面交际,不但要做到表达准确、条理清晰,而且还要看交际的效果,要根据交际对象、时间、场合等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完满实现交际目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还必须注重语用规则和交际策略的传授,要有意识地选取各种不同的语境,让大学生置身于真实或模拟的语境中,学会各类语境的基本交际方式,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开展各种语言交流活动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延伸,不仅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也是大学生实践锻炼、发展自我的大好空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有形资源,尽可能多地为大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提升创造机会。一方面,要大力组织、扶持和引导相关学生社团,如普通话推广协会,朗诵协会、诗歌协会、论辩协会演讲协会、写作协会等的建设,通过社团活动的影响力,既能引起同学们对语言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又能在学生中形成榜样示范力量。另一方面,要适时举办各种竞赛,如辩论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主持人大赛、征文大赛等,使大学生在比赛中语言交际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

当代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社会的骨干。只有整个社会都重视起来,相关部门积极行动起来,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语言素质,以使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以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有效、社会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2]陶本一.语文教育和语文素质[J].语文建设,1996(4):29.

[3]胡培安.语言素质的内隐与外显因素[J].社会科学家,2001(7):82.

[4]刘明翠.学生语言素质的一种模糊综合评判法[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81.

[5]谢伦浩.论语言素质教育[J].现代大学教育,2002(3):91.

[6]淮亚莉,刘洋.浅谈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素质问题[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3):42-43.

[7]高跟娣.论素质教育中的语言素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6):62.

[8][9]斯大林.斯大林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24-525.

[10]胡明扬.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J].语言文字应用,2007(3):6.

(责任编辑:向欣)

The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 Quality

YAN Yaping

ChineseDepartment,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Abstract:Nowadays the educational circles and the whole society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strengthen the qual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s a very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 quality education has not been attached enough importance and researched fully.In view of this, we first explore the definition of the language quality, the structure of the language qualit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language quality, in order to make people have a clear standard in efforts to improve the language quality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trengthening language quality education to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960 questionnaires and 640 students verbal investigation and 340 writings, we obtain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 quality, in order to make all walks of life have a more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 quality.Finally, on the basis of deep reflection on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 quality,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 quality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 qualityinvestigation;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6)03-0098-07

[作者简介]闫亚平(1980—),女,河南信阳人,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收稿日期]2015-08-24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对策研究
浅析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一见钟情》现实意义简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