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6-03-03 06:48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1期
关键词:情境游戏农村

李 映

(四川省旺苍县张华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旺苍 628205)

浅析农村初中数学课堂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李 映

(四川省旺苍县张华镇中心小学校 四川旺苍 628205)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最实际、最有效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本文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对农村初中学生的现状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分析。针对这些情况,本人提出以下几点:

一、农村初中学生的现状分析

1. 学生家庭的负面影响 干扰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追求

农村中学(特别是偏远乡镇的)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一无所知。另外,农村家长多数都没有学问,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这些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信心。

2. 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读书无用论的冲击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推动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但不容忽视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脑体倒挂,知识贬值等现象使中学生产生困惑,久而久之便认同了读书无用论,对学习的价值判断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沼之中,产生了厌学情绪。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从哪些方面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入”能得法,“导”有趣味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很多有经验的老师都非常重视导语。导语设计得好,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激起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清人李渔说过:“开卷之初,当认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起始课若入能得法,导有趣味,不但能将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散放的心很快吸引到课堂学习的目标上来,而且能引人入胜,激发同学们听课情绪,甚至对这堂课的成功,乃至整个数学教学效果,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导入的作用是引起注意、激发动机、建立联系和组织指引。当然,引导要得当,不要喧宾夺主,占用过多的宝贵时间。引导的内容要与课题联系紧密,才能更快让学生回到课堂上。

比如,在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我是这样进行的:先让学生任意画几个三角形,量出每次所画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我对学生说:“你们敢不敢考考老师?只要你们说出任意两个角的度数,教师就一定能够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话音一落,学生学习情绪一下就高涨起来了,都想难倒老师,但都被老师答对了。我问“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呢?”学生们齐答:“想”。这样圆满的完成了新课的导入。我先用学生活动的模式让学生考教师,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激发起学生也要学会的强烈动机;教师的引入既建立在已学的基础上又完全紧扣新知识,加强了新知识之间、知识与引入之间的联系。指引学生三角形内角和是有规律可循的,揭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创造成功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有赖于成功,这是心理学给我们的又一启示。事实证明:一般情况下,不断获得成功,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学习兴趣也在不断的巩固和加强;而屡遭失败,经常受批评的、斥责的学生,其学习兴趣就会日渐衰减,直至完全丧失。由此可见,兴趣和成功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要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课堂提问中,较难的问题请水平较高的学生回答;较容易的题目,则要请水平较低的学生回答。不可让回答问题成为优秀生的“专利”,否则会让差等生自暴自弃,降低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在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时地、恰到好处地、巧妙地给以启发指点和鼓励,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这样因人而异、难易有别的提问,使每一个学生都可能取得成功而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从而感受到成功的欢乐,学习兴趣自然就浓了。

例如我班有一位叫郭珍华的学生,数学基础差且胆子小,怕老师提问。我在课堂上提一些较容易的问题要她回答,开始她不敢回答,在我的微笑、信任的眼神和鼓励的话语下,她回答的很好。全班同学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使该学生感到莫大的欣慰和鼓舞,数学成绩一步一步提高了。经常运用表扬、奖励的手段鼓励学生,特别是那些基础较差成绩落后的学生,只要有进步,那怕是微小的进步,教师也要及时表扬,这样才能使他们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单纯的知识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每个学生都扮演情境中的一个角色。这样,学生上课就是在情境中参加各个活动,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

例如:教学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一课时,把一节课的内容编制成“有理数大家庭”这样一个情境,把例题和练习题设计成家庭里发生的事情,让学生扮演了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整数、分数等角色。在“有理数大家庭”里,哪些属于整数,哪些属于分数……学生在游戏中得到了学习的乐趣,在乐趣中掌握了知识。

四、优化练习设计,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是学生学习成果体现的载体,也是检验教学成败的关键。如果学生在练习中看不到自己的学习成果,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重视练习的设计,要有梯度,解题应不仅仅限于完成书面习题,有时也可以用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变化的学习方法比单调的练习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对思维敏捷、基础扎实的学生,应为他们选择一些难度大、易于开发思维的题目。对学习一时有困难的学生,作业量要小些,题要容易些,总之要力求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都有所得,都有自我表现、获得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教师应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情境游戏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