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2016-03-03 06:48吕明叶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1期
关键词:汉语言人文素质教育

吕明叶

(湖南工商职业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5)

试论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吕明叶

(湖南工商职业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5)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缩影,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要路径。因此,本文将从人文素质的内涵出发,着重分析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深入剖析汉语言文学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通过汉语言文学,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策略。

汉语言文学 大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关系

一、汉语言文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1.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是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及个性全方面发展的教育,具体包括思想、道德、心理以及专业知识各个方面的教育。而在汉语言文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在完成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及人生观。

2.汉语言文学教学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非主流文化意识形态、不良信息,都将对青少年身心成长造成消极影响,正如当前我国部分大学生存在的不健康人生观、不健全道德观、不正确的世界观及价值观等。因此,在大学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只有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帮助大学生转变错误观念,规范自身行为,提升自我素质,最终成才。

3.两者关系

汉语言文学是人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汉语言教学的内在要求和主要目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缺乏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时代感,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将人文教育内容引进汉语言教学中,既能激发的学习兴趣,也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提升学生思想意识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因此,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先导,设置适宜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最终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1.部分大学生缺乏健全人格,理想信念迷茫

部分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逐渐产生了攀比、奢华的心理。还有些同学由于自律意识较弱,自制力不强,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络商城等各种虚拟的环境中,无法自拔。久而久之,有些大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不愿与别人沟通交流,迷失了自己进入大学校园的远大理想与信念。有的甚至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不择手段,触犯了法律,从而误入了人生歧途等。

2.重理论知识,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汉语言思维习惯,不同程度地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性,这就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事实上,当前仍然有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只重视课本理论知识,没有将汉语言与新媒体进行深度融合,忽略课堂互动与实践性研究,缺乏对人文素质的培养,轻视对大学生正确汉语言文学思维方式与习惯的形成与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能力的培养等。

三、汉语言文学教育中优化人文素质培养策略

1.坚持以情育人

为促进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当将以情育人理念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并置于重要位置,优化教学理念,选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三观。也就是说,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情感来培养学生做人观念。尤其是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单纯的知识育人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要求,大学教育在教学宗旨及教育目标上具有一定特殊性,更应当坚持与时俱进,将以情育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策略,提升学生的三观,并培养学生对美的判别能力,以汉语言文学教学为平台,以人文精神和内容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从而切实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2.坚持以德育人

在以情育人的基础上,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应当坚持以德育人,就是说,基于大学院校自身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并开展德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这就对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师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还应当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精神面貌,时刻发挥榜样带头作用,在人文素质方面对学生进行引领和激励,从而真正提高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在以德育人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学教师可以从教材内容入手,准确把握时机开展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判别美与道德的能力。

3.坚持以景育人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多媒体的教学,它可以将原本生硬、抽象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到学生面前。因此,在大学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需要充分地利用好这一辅助工具,以“景”育人。面对课堂上优美的文章,其中蕴含着多少细腻的情感,教师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的具体特点以及他们的生活,进行情境的创设,并且针对性地加以引导,让他们在模拟场景的影响下,亲身感受到文学所蕴含的情感,通过这样氛围的建设,就能够提高他们对“美”的鉴赏能力。同时也就进一步促进人文素养的提升。同时,合理地运用好现代的教学辅助工具,还能够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学习的内容与范围,打破空间的限制,让汉语言文学生能够自由地徜徉在各种学习环境里。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地开展。

4.坚持以实育人

随着时代的变化,教育领域不再是只关注课本内的知识,而是更加在意生活与学习的联系,教师们也已经意识到只将学生和课本联系在一起并不能提高真正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教育出来的不过就是会“背书”,能“写作”的机器。因此,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精神层面的生活,还必须将教学活动与他们真实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比如在课堂上适当地引用他们平时喜爱的、能够接触到的文学作品,当然也可以是小说、漫画,将这些东西和课本的内容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文学能力。这样开展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师生和谐,还能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底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中设置汉语言文学,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有着非常大的意义,鼓励各大高校高效开展汉语言文学的课程,重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势在必行。

[1]韩红军.素质教育环境下,提升大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28).

[2]胡艳.高职院校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研究[J].语文建设,2012(14).

猜你喜欢
汉语言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