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潮流里的教学高度与人性温度
——以《顺乎世界之潮流:晚清》为例

2016-03-03 06:48唐金彬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1期
关键词:中体西用鸦片战争历史

唐金彬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云南昆明 650106)

历史潮流里的教学高度与人性温度
——以《顺乎世界之潮流:晚清》为例

唐金彬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云南昆明 650106)

历史教学不应该是知识的堆积和教师的说教,而应该是师生在历史的对话中感悟人物的心理活动、行为举止、具体行动及其结果的综合表达。而历史是以人物的时空活动为载体、以论述者为依托、以学习者为受众的学科体系。由于历史的复杂性、宽泛性、时代性、人文性等特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史实及其解读策略等都会形成对历史事实的不同认识和理解,从而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也由于不同的历史观和教育观,使不同时代的人们形成对同一历史事实的认知差异甚至对立的评判观点。在信息数字化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更加开放与包容,人们更加理性与善思,这就为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素材和更加立体的思维,也使得历史更具有人性的温度,从而引领教学达到新的高度。本文以《顺乎世界之潮流:晚清》为例,阐释历史的人性温度和教学高度的有机融合。

一、渗透新理念,创新设计思想

《顺乎世界之潮流:晚清》一课是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史的重要内容,它是我们学习和认知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拯救国家和振兴民族的行动过程和精神价值的重要载体。19世纪40年代以后的中国,在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之下国门洞开,西方观念与中国传统观念激烈碰撞,先进中国人开始了一条漫漫学习西方工业文明之路。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其层次不断提升,广度不断扩大,影响不断深入。从“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到“中体西用”思想和洋务运动、维新思想和戊戌变法、民主共和思想和辛亥革命……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的推进,虽有不足之处,但其思想的光辉依然值得我们思考,值得我们纪念。在这些思想者的推动下,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社会观念不断更新,国家和社会的变化有目共睹。

在教学设计中,我以时间为轴,以事实为据,以人物为线,层层展开。通过史料的呈现与解读,让学生真正体会面对波澜壮阔的时代大潮,敢于站在历史的潮头大声呼号并采取行动的思想者的勇气、责任、使命和担当。学会冷静分析时代背景与思想者的主张,揣摩他们的心理及其社会背景,感悟他们的行为与主张的历史温度。驳斥那种只管责难和批判的心态和站在制高点上指手画脚且毫无智慧的辩解。历史重在借鉴、反思、提升,我们更应该对历史具有一定的同情和谅解。

本文以“近代先进中国人视界的嬗变”作为副标题,围绕“视界”嬗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理清历史进程,分析学习内容,用智慧和宽容、批判与肯定的心态去分析历史、阐释历史、洞察历史,在历史思维的形成中体会历史的博大与深邃。

二、分析时代背景,感悟历史潮流

历史的发展必定有其特定的背景和环境,唯有在特定的历史时空里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史实和人物活动。所以,历史教学要用新的观点为指引、以理性的思维作保障、以充分的史料解读为依托、以贴近历史时代和历史事实为根本,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历史的博大精深。

在近代中国思想发展史中,鸦片战争是重要的历史节点,也是中国从古代跨入近代的节点,其影响十分深远。因此,教学中常以《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形势图》和《鸦片战争形势图》的空间分布呈现历史,丰富教学内容,同时配以材料解读,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概况及其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有较为直观的认识。

材料一 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调动了10多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残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

——高翔《近代的初曙》

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给中国人带来了什么?这是一个能够让学生大吃一惊的问题,但只要冷静思考,这又是一个好问题。双方调动的军队数量和战争结果的不可思议,武器装备的差异和从未见过的战争模式的冲击,战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和通商口岸的开放等……使得一批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陷入了深思。正是这种思考,才让更多的人渐渐放眼世界,观察世界的变化和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渐渐理解了什么是工业文明,什么是历史潮流。但在传统文化体系根深蒂固的中国,“两千年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知识精英和统治阶层都能够迅速明白和体会这种文明和潮流。也正因为如此,在当时的时代大潮中,能够认清时代潮流而积极寻求进步和变革的人是多么的伟大。他们是能够在历史的迷雾中看到前方的人,是在战争冲击中迅速做出良性反应的智者和爱国者。从而对林则徐、魏源等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主张开展教学,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评判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三、学习思想智慧,叹息变革不易

在历史潮流的激荡之中,不断涌现出关注世界变化、关心祖国命运的智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救国的使命,但也在时代的禁锢中明白了变革的不易。下面,通过魏源、李鸿章的事迹来深入理解,面对历史潮流,推动变革和进步真的不易。

首先,以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认识其思想的特点、内容及其时代境遇,并学会分析原因,深度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状态。

材料一 据统计,当时国内有士绅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多达三百多万人,然而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 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 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遭到无端非议的《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周英杰《lt;海国图志gt;的孤寂与荣光》

材料二 《海国图志》在1853年流入日本,一度成为日本追求海外知识幕府志士的必读书。《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

——《大国崛起.日本》

通过这一板块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在鸦片战争的打击下,中国社会上层依然还沉静在茫然不知所措之中,缺乏学习西方和变革的勇气和战略,一帮遗老遗少们依然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徘徊不前,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魏源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认识到西方文明的先进和中国技术的落后,要抵御外国侵略必须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然而,这种思想并没有在中国产生震聋发聩的作用,反而在近邻日本产生了巨大影响,使日本迅速走上改革之路,避免走上被殖民的命运。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沉思。

然后,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洋务思想为指引,探究“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和智慧。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1864年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 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两个材料的呈现,让学生感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内忧外患背景下,以李鸿章和郑观应为代表的精英人士提出了救国的变革主张,他们均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标,论述了各自的救国方略,也明显存在差异。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的思想得到社会上层的支持而得以践行,以“改良政治”为核心的变革方略显然没有得到重视。同时,在洋务思想的发展中形成的“中体西用”思想更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反思。

材料三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做事极不容易。同治年间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倘若当时没有恭亲王等在京内主持,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在京外推动,那么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以后的中国还要麻木不仁,好像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一样。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 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史思辨录》

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的知识精英们在面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困惑与煎熬,认识他们的彷徨与选择、坚守与舍弃、调整与适应、传承与融合,体会在撕裂中国传统的历史潮流中不得不融入世界潮流的近代社会及其时代潮流中的人物,体会他们在推动历史进步中的困惑与执着,感知他们面对的困难和阻力,也更能够体会提出“中体西用”思想的无奈与智慧。

我们敬畏思想者的思想力量,我们执着于祖国的发展与进步,回顾时代潮流中的人和事,是为了在批判继承中汲取智慧,用思想指引未来。让历史具有人性温度和教学高度是每个历史教师的责任。

猜你喜欢
中体西用鸦片战争历史
“中体西用”概念的嬗变与发展:基于近三十年学术研究的思考
汉宋调和与“中体西用”论的生成——兼论曾国藩、张之洞的经学史定位
THE DRUG WAR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高三复习的概念教学——以“中体西用”为例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浅论“中体西用”中的“实用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