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文化视野下美育指向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2016-03-03 06:48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1期
关键词:身心美育青少年

刘 品

(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 浙江温州 325100)

青少年文化视野下美育指向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刘 品

(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 浙江温州 325100)

现阶段中小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同质化情况较为严重,特色缺乏。标语、图书角、班规制定等程序化的内容较为常见,基于学生个性的人文环境的优化则被忽视。美育指向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追求,易成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创新的生发点。

青少年文化 美育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一、概念的厘清

具体论述之前,须对本文涉及的几个关键概念加以厘清:

1.青少年文化,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对文化给出了一个经典定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群人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以及他们的物质形式。”因而,青少年文化,可以认为是“青少年”这一特定群体所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以及物质形式。

2.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特定环境中,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活动文化等等。其中班级精神文化“既是班级文化建设的起始,又是其目标,班级的其他文化建设由它延伸和辐射以影响班级成员。”

3.美育,即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教育家蔡元培认为:“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二、概念的联系

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为何要与青少年文化对接

1.反思:现阶段班级文化建设存在较多问题

现阶段,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重视文化的“硬件化”建设而忽视人文关怀的营造的现象十分突出。“硬件化”建设指的是标语、图书角、班规制定等程序化的内容,基于学生个性的人文环境的优化则被忽视。

2.呼唤:德育活动的设计贴应近青少年身心特点

(1)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所谓青春期,大约时间跨度在11.12岁至5.16岁,又被称为“困难期”、“第二反抗期”。其特点是:一、以性器官成熟为标志的生理巨变,让青少年有种“长大成人”的迷失感;二、“疾风暴雨”式的巨大情绪波动与渴望异性交往的“青春期躁动”并存;三、心理上成人感与半成人现状之间的矛盾常常成为他们与老师、家长冲突的根源;四、过度“自我”,同伴认同非常重要,批判成人。

(2)当前,学校的很多德育活动形式的设计,往往是从成人视角出发,青少年学生的参与兴趣较弱,效果也不佳。这与我们没有潜心研究青少年身心特征规律有密切关系。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要遵循的原则之一,便是“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可见,如果我们选择了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喜闻乐见的形式,教育会更有成效。

3.明确:青少年学生应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的主体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与学生都是主体,“双主体”之间是互补、合作的互动关系。在实际工作中,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对于班级文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要努力激发学生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建设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在参与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得到思想的提升和能力的进步。

三、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为何要有美育指向

1.美育的重要性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一文充分肯定了美育的重要地位:“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审美教育具有两个特性:“一是培养人的自由天性的特性;二是培养人的创造力的特性。”这与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一致的。

2.审美指向是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创新的生发点

现阶段,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同质化情况较为严重,特色缺乏。标语、图书角、班规制定等程序化的内容较为常见,基于学生个性的人文环境的优化则被忽视。审美指向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追求,其内涵和外延与一切精神文化特别是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相一致,具有拓展的广度与探究的深度,易成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创新的生发点。

3.应充分发挥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要努力激发学生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并非意味着我们可以无限度放手让学生去设计和实施他们心目中对班级精神文化的构想。

青少年学生因为其身心发展的过程性和不确定性,审美品位的流行性趋向,在具体的班级建设中,视野和能动性是受限的。班主任要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指导他们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主人,在具体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进行引导,既要让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与青少年文化进行对接,又要使其具有积极正确的审美走向。

综上所述,笔者将观点提炼如下:现阶段中小学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同质化情况较为严重,特色缺乏。标语、图书角、班规制定等程序化的内容较为常见,基于学生个性的人文环境的优化则被忽视。美育指向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追求,易成为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创新的生发点。同时,我们所采取的德育策略往往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文化需求相去甚远,忽视了他们的建设主体地位。但在明确青少年学生这一班集体建设的主体的同时,也应正视其局限性。班主任要在具体的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进行引导,既要让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与青少年文化进行对接的,又要使其具有积极正确的审美走向。

[1]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1999.

[2]史华楠.校园文化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3]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174

猜你喜欢
身心美育青少年
论公民美育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青少年发明家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教师
给身心降个温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