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妙用

2016-03-03 16:39李丽丽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小伟小敏弟子规

李丽丽

在我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最令我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问题。我几乎每天都要在班级强调课间不准打闹,教室内不准做游戏,不准大声喧哗……可即使我不耐其烦地唠叨,班级里还会经常出现一些不文明言行,在学生的心海没有激起一点涟漪,没有产生心灵的共鸣,可以说是收效甚微。不仅如此,有些事学生都不知该怎么做。比如,结合母亲节开主题班会时,我让学生说说该如何孝敬父母,他们一脸茫然地看着我,我问他们母亲节你想做点什么。除了一句:“妈妈,我爱你!”再没有其他的答案。这让我不得不反思,我们要培养的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品”应该是排在“学”前面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弟子规》这本书,我发现它从孝心、诚信、爱心到学习,几乎涵盖了生活、学习中的所有行为规范,这不正是学生需要的吗?于是我在班级里开展了学《弟子规》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理解背诵,并让学生彼此监督,去找其他同学身上与《弟子规》不相符的行为,比如:《弟子规》中说:“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某某同学的红领巾戴歪了,没有做到《弟子规》中的这一点;《弟子规》中说:“列典籍,有定位,读看毕,还原处。”某某同学,下课后书桌上的书本很乱,没做到这一点……就这样通过监督、提醒、改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越来越少。

渐渐地,学生真的变了,一切日常纪律都不需要我去唠叨,《弟子规》已经融入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中。我们班原来有一个男生小伟,仗着自己长得又高又大,经常打架,可以说是屡教不改。每次打架之后他也表示后悔,可没几天又会“旧病复发”。可学了《弟子规》之后,我发现很久没人告状说小伟打人了。一次课间,我无意间听到小伟和同学说:“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我今天要让你心里服气……”我听了,觉得当初的“小魔头”真可爱,也感受到了《弟子规》的神奇——神奇的育人效果。还有一次我们班的小敏生病了,她妈妈给我打电话请假,我顺便说了一句:“小敏是一个有管理能力的孩子,在家表现怎么样?”她妈妈在电话那头异常激动地说:“李老师,你可不知道,这孩子在家特别任性不听话,我们有一点儿不顺她的心,她就歪着脖子和我们喊。可最近不知怎么了,我让她干点啥,不用说第二遍,她马上就去干,跟我和她爸说话也不大喊大叫了,变化可大了。”我说:“这都是《弟子规》的功劳,因为《弟子规》中说了:“父母呼,应毋缓,父母命,行毋懒。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以前常说:中国乃礼仪之邦。可综观现在社会,我们还能担得起这个称号吗?先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不要再被我们遗忘在角落了。从《弟子规》开始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我相信还为时不晚,因为《弟子规》中说:“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至。”

(作者单位:克东县金南小学)

编辑∕于金苗

猜你喜欢
小伟小敏弟子规
一个劳动委员的心声
弟子规
屋顶上长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