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2016-03-04 16:06江苏省常熟市东张中学陈亚云
学苑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单导学学法活动

江苏省常熟市东张中学陈亚云

新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初探

江苏省常熟市东张中学陈亚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可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将活动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形成活动结论与自我反馈的“菜单”化设计。在初中教学中,活动单导学模式是在学案、教学案、导学案上发展而来,教学中更突显了“活动”性与“单”的作用。对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教学理念,积极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本文阐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并介绍了行之有效的设计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活动单导学设计

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学生主体地位可得到体现,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而言,活动单导学的实施载体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合理设计问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是一种动态活动式的教学方案。教师利用活动单导学模式,设计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掌握更加牢固的历史知识。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会对历史情景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培养了自身的创新精神与发散思维。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

1.教学活动设计从学情出发,注重创新。教学活动设计主要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所以初中历史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合理制定目标和设计活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站着的是教师,学生被动地听着教师讲解,课堂上简单地记着笔记,学习效率不高。课堂中学生看的是教学资料,只能根据教师的资料与思路进行学习,学生的个性得不到体现。由于结论依然存在,不需要学生去思考和创造,教师为学生讲知识点,分析问题,学生只需要死记硬背即可,这样无法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活动单导学模式能够有效改变课堂中的这些现状,“活动”是整个教学的主线,载体为“活动单”,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激发出来。初中历史教学采取活动单导学模式,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掌握知识。

2.转变教学观念,变“讲堂”为“学堂”。

在教学中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变“讲堂”为“学堂”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学”,所以教师要根据提示学法与暗示学法的要求,加强学法训练,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与解析,让其接受有效的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效率,这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必须要做的工作。对于学法指导,教师要精心设计和做好示范,让学生在观察教师示范时有所得,将学法总结出来。一是明示,整个操作过程为“明示”→“领悟”。也就是在设计活动单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对学法从浅至深加强领悟,从而掌握学习的规律,以此实现学法指导的目标。二是暗示,整个操作过程为“领悟”→“明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步骤、有意识地在各教学环节中渗透某个学法,在重点地方指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己总结经验,加深“领悟”。之后教师再进行明示,由感性认识逐步转变为理性认识。

二、初中历史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设计

通过实践和探索,初中历史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可采取如下程序,即“创设情境——实施活动——检测反馈”。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历史课的导入需要教师多费心思,这是由于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学生无法直接观察,教师也不能进行实验演示。对此,教师要精心营造各种历史情境,将学生置于设置的情境中,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意愿。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教育价值。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将多媒体利用起来,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观看相关历史影视视频后,能够产生直接的感受。通过对多媒体的利用,立体地呈现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历史的效率。例如,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讲解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开国大典相关视频,之后让学生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样可以活跃教学氛围。之后,教师展示课前准备好的五星红旗,在国歌进行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讲台上模仿毛主席的声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通过导入这样的情境,立即调动了学生的兴趣,纷纷登台模仿,整个课堂氛围非常活跃。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历史知识,还感受到了学习的轻松愉快,提高了学习效率。

2.实施活动,合作探究,培养学习能力。

(1)活动一: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学生由于有了“活动单”,就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就会明确课堂中的学习目的和小组活动需要完成的任务。为保证小组学习任务顺利完成,由于明确了每个学生的任务,这样会在小组中踊跃发表自己观点,并在其他学生的发言中获得启发,以此对自身观点进行完善,自己的思路也更加扩宽。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教师要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设计各种形式的小组学习活动,在小组之间开展讨论、竞赛、辩论等活动。教师要立足于历史教材,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灵活采用各种小组合作模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样能够提高他们学习上的认知。例如,在学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认为“文化大革命”本来是对的,只是被某些人给搞歪了,或者是自己了解的与教材知识不一致。对此,教师要设计小组实践,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社会上亲自调查,掌握最直接的信息,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各组的调查结果,进行交流,最后在老师的点拨下做出总结。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2)活动二:重视实践,增强体验。

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能够让各种层次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下,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并掌握更加牢固的历史知识。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表演活动,让学生自导自演,再现历史事件及人物,或者是开展游戏、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掌握历史知识。例如:在《改革开放》授课过程中,由于这段历史距今很近,为增强学生的感悟,教师要设计实践活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经济由此腾飞,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教师要求学生将中国改革开放新气象展示出来。学生通过歌唱、表演、演讲、故事、图画等方式,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支持改革开放的特点,在展示活动成果阶段,整个课堂氛围极为欢乐。学生参与这些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在快乐中获得真知,巩固学习成果。

3.课堂反馈,分层巩固,教师拓展提升。

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中,还要重视课堂检测,通过进行适量的课堂练习检测,能够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设计课堂检测过程中,要将与“活动单”相关内容处理好,并合理拓展与补充活动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认知结构。教师要让学生独立自主进行操作,由于初中历史课时较小,容量大,学生及家长的重视度不够,所以必须要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让学生独立完成适量的反馈作业,如此一来,不仅能及时准确地反馈学生学习情况,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在课堂全神贯注、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同时可以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总之,教师要顺应新课改的浪潮,不断改革创新,采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如活动单导学模式等。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学习的载体是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并加强合作活动,同时以“课堂反馈与评价机制”为保障,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会与会学、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理念体现出来,从而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实现新课程改革下初中历史教学目标。

[1]牛丽华.浅谈如何让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活起来[J].学周刊.2015.(20):141

[2]丁川.浅析如何有效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6):144

[3]曹宏.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17):138-141

[4]韩纶绍.浅谈新课程下如何上好一堂初中历史课[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76-77

猜你喜欢
单导学学法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关于“活动单导学”模式的事件与思考
“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减少小组合作学习中伪活动的研究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