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渗透人文素养

2016-03-04 16:06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七高级中学马秋爽
学苑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课本人文意识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七高级中学马秋爽

浅谈如何在高中地理课程中渗透人文素养

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七高级中学马秋爽

综合素质的提高离不开人文素养的渗透教育,地理学科文理兼备的独特学科优势,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渗透教育策略进行一些分析。

高中地理渗透人文素养

当今社会成绩至上,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往往被忽视了。地理学科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若能精选教学素材,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不会对知识讲解造成影响,还会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确立行之有效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渗透人文素养

情感目标即具有人文关怀意识的教育目标,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为出发点,直接关系到地理教学活动的实施,影响到教育效果的好坏。人文素养教育目标包括“全球”意识、“环境伦理观”意识、“人口道德观”意识、“资源道德”意识和“尊重多元文化”意识的整合。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人文素养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二、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提高地理教师人文素养,在言行中向学生渗透人文素养的教育

教师是学生阅读的道德书籍,学生在课内外与教师有着频繁的接触和交流,对自己的老师充满敬重和信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要求地理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更需要教师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形成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储备,广泛涉猎各种相关学科的知识。

三、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课堂中渗透人文素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形成是地理教学成功的重要表现。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中地理教学环境也在发生变化,老师需要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在教学中,老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体验,利用不同教学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四、对课本内容进行整合加强课本素材挖掘,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课本是高中地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教材内容中渗透着许多人文精神。将课本中与人文素质相关的内容进行调动,才能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发展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地理老师要对课本内容进行整合、筛选,针对教材,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老师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应该更新教育观念,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从我开始,从我们每一位地理任课教师开始。真正地在我们的地理课程中渗透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课本人文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意识不会死
人文绍兴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人文社科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