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作文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6-03-04 16:06江苏省新沂市合沟中学孙光明
学苑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火苗多角度火柴

江苏省新沂市合沟中学孙光明

多角度作文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江苏省新沂市合沟中学孙光明

如何把组织学生进行多角度作文与培养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呢?本文通过三点来阐述:一、进一步明确“角度”在作文的方法与技巧中的地位;二、进一步明确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类型,是搞好多角度作文的前提;三、多角度作文技巧训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作文多角度创造性思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陆游《游山西村》的一联名句,它描写了作者家乡山阴农村的自然风光;重重山峦,条条溪水好像挡住了去路,可是山回路转,又是一个绿柳成荫,山花烂漫的村庄。现在往往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路逢生的境况。笔者引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组织学生进行多角度作文结合起来,就可能把作文时处于“疑无路”的学生引入“又一村”的新境界。如何把组织学生进行多角度作文与培养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呢?我以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进一步明确“角度”在作文的方法与技巧中的地位

作文的方法与技巧,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角度。恢恢乎游刃有余,就因为他选准了进刀的角度。从什么角度入手,决定了文章的观点和材料,也决定了文章的立意和技法。角度一变,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都跟着变,有人把写作的角度形象地比喻成一根“魔杖”,似乎不无道理。

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感受也不同,生文自然也各别,所谓“真知灼见”,只能知哪面见哪面,见哪面说哪面的理,真理是相对的。同一个题目,入手的角度可以因人而异,断不可求其一律。具体材料总是一个多面体,客观世界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时代变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跟着变,笔下的材料虽然依旧,但立意可以截然不同,作者用“当代人”的情绪、愿望和呼声,可以反映出前所未有的时代精神。由此可知,角度在作文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往往取决于作者长期孕育而成的感受力,不以单凭一时的“顿悟”和“闪现”。平时不在“角度”上多花心思,要想一下找到正确的角度,恐怕是办不到的。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明确“角度”在作文的方法和技巧中重要地位,认识了这一点,就能自觉地进行多角度作文技巧训练,就能在训练活动中自觉地去培养创造性思维。

二、进一步明确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类型,是搞好多角度作文的前提

1.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类型有:求异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想象性思维。求异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主要思维方式。“文章最忌随人后”,怎样才能使文章不“随人后”呢?我们可以从“反弹琵琶”中得到启示。所谓“反弹琵琶”,就是看到一种现象后,立刻想到它的反面,这叫做“反思”或“逆向思维”。逆向思维也是求异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往往有益于创造发明。理解了求异性思维,就能运用它鼓励中学生在进行多角度作文训练时,从不同角度立意,发挥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思维。

2.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就是从一个中心点放开,向外扩散,去寻找要解决问题的全部可能。运用发散性思维构思立意,目的在于拜托习惯性思维程序,不至于造成思维僵化、阻碍和狭窄;以另辟蹊径,标新立异,追求新、奇、巧;做到“人无我有”“人弃我取”“人有我优”。

3.形象性思维。想象就是人们头脑中创造过去未曾遇到的事物形象或将来可能出现的形象过程。一切发明创造都离不开想象。想象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而多角度作文的训练更应注重中学生的创造想象,因为创造想象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在进行多角度作文训练时,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三、多角度作文技巧训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一般命题作文,由于受规定命题的约束,学生的思维往往被引到某一点上,这就制约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学会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使学生能充分表现其各自思维的独特性,使其创造性思维在作文中得到发展的机会。例如,一位老师让学生做过这样的多角度作文:老师一手拿火柴盒,一手取一根火柴,将火柴擦亮,直至火柴燃烧完毕。然后启发学生讨论,你想到了什么?由学生发表自己的认识。经过讨论,产生了以下绝然不同的观点:

1.点燃的火苗:小小的火柴的光亮,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点火苗是值得珍惜的。

2.火柴的燃烧:火柴虽小,也很平常,但其燃烧的意义却不小,火柴梗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它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给人以光明和温暖。

3.火苗的产生:火苗是各种条件互相依存的产物,火苗不是孤立的现象,必须认识客观事物间的关系,包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

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已获得的认识,就其某一点,展开联想扩展开去,联系生活实际,写成议论文。例如,1.火苗的作用,可由此联想到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可联系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所阐述的“志、力、物”的关系。也可以联系到现实生活中怎样爱护人的积极因素,就此展开议论。2.火柴燃烧这一现象,则可以广泛联系自身无所求,只求做奉献的社会现象。例如:教师或其他社会工作者等,阐发一种高尚的情操,可贵的精神。3.火苗的产生,可以联系如何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学会全面观察事物的方法,从而解决对复杂社会现象的认识问题。

这样进行多角度作文的技巧训练,就能促进学生在训练中不断思考,思路纵横驰骋,创造性思维在实践中得到培养。总之,只要我们潜心于多角度作文的训练,努力培养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少在作文时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学生,定能进入“又一村”的“柳暗花明”的境界。

猜你喜欢
火苗多角度火柴
一道三角函数问题的多角度思考
糟糕!小火苗不见啦!
红枫林
对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角度思考
红枫林
一道数列题的多角度思考
一束火苗
多角度写好读后感
火柴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