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经典”乐以致用

2016-03-04 16:06江苏省邳州市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杨庆华
学苑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经典篇目启迪

江苏省邳州市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杨庆华

悦读“经典”乐以致用

江苏省邳州市运河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杨庆华

小学语文古诗文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册总会安排三、四首古诗,一两篇诸如《古今贤文》(片段)之类的韵文。对于这些经典的古诗文,教师教得有滋有味,学生学得不亦乐乎,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级中开展了“经典古诗文诵读”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出一条有效指导途径,即:“精心选材——活动引领——学以致用”,使学生悦读“经典”,乐以致用。

一、精心选材

1.选材原则。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名篇佳作,灿若繁星,作为教师,要做有心人,精心选材。选材时应遵循以下几条“选材原则”。一是师生共选;二是必须经典;三是参考名家;四是篇幅短小;五是富有韵律。

2.选材范围。立足于“经典”,定位于“小”。选择的诵读材料均来自于历代名家名篇,长不过二、三百字,短则几十字,大多都是选文的一个片段,但绝对是文章的精华部分。

3.选材内容。依据“选材原则”和“选材范围”,确立“选材内容”。

一是“名人苦读”。这类材料能促使学生在悦读“经典”的同时感受到古代名人刻苦读书终成大业的意志品质,非常励志。

二是“智慧少年”。所选材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少年的智慧,从而积累自己的人生经验。

三是“成语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现在连中央电视台都在大力宣传自成语境的中国成语。所选的材料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通过成语的学习,真正地掌握成语的精髓。

四是“明清笑话”。这类材料最受学生喜欢,要让学生在悦读中,笑中有泪,泪中有反思,悟出道理,受到启迪。

五是“聆听诸子”。诸子百家,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他们的语言灵动、深邃,给人以智慧的启迪,纵不能统览全篇,也应让学生通过悦读片段,体会其中精妙。

二、活动引领

1.授之以“渔”。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键还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才行,即“读——释——诵——悟”法。对于学习的篇目,多媒体出示后,让学生先自主读一读,然后说说自己的理解,对于理解不准确的,教师加以指导。大体理解后,练习背诵,熟练后,再悟一悟文意。这样,从字到词,从词到句,从句到篇,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理解中更好地诵读感悟。

2.以赛代练。随着学习的篇目越来越多,背诵起来自然就有了难度,这时就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保持学生的兴趣。这时可以开展诵读比赛,将学生进行分组,每轮比赛,学生都会认真地进行准备,既为自己加了分,也为组争了光,更重要的是得到了锻炼。

3.打造环境。在学习“经典古诗文”中,班级文化建设尤为重要。要以“经典古诗文诵读”为主题,进行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学习“经典古诗文”的兴趣可以长久保持。

4.特长展示。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一些“特长生”就会冒出来,他们在背诵时,可能会手舞足蹈,表情丰富;可能会口若悬河,一气呵成;可能会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这时就要给他们搭建一个特长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尽情地施展本领。多种方式的特长展示,既巩固了所学篇目,更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快乐和自豪感。

三、乐以致用

学习“经典古诗文”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总结和反思,每周根据学生的表现,总结一下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一下学生为什么会学成这样?学习几篇后,要引导学生写“学习心得”,鼓励学生说真话,谈谈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学完学期所定内容后,让学生写写《我与“经典古诗文”》,主要谈谈自己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对于以后学习还有什么样的建议。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就是为了用,学而不用,无异于白学。教师巧妙地加以引导,学生会将所学到的“经典古诗文”准确地引用,巧妙地化用,还有的甚至可以模仿进行创作。

做到以下几点,学生自会“乐以致用”。

1.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以致用”,积极肯定,修改时尽量保持原汁原味。

2.创设展示的平台。利用黑板报、班级学习园地、学生手抄报或班级小报展示学生的创作。

3.组织开展“学以致用经验交流会”,碰撞火花,启迪智慧。

猜你喜欢
经典篇目启迪
本刊近五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本刊2013-2017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谈如何接近经典——以《论语》为中心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
中共党史研究篇目索引
自然的启迪
“不等于”启迪
军事志的篇目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