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中的数学课堂

2016-03-04 16:06江苏省新沂市窑湾中学陆佰林
学苑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动脑动手图形

江苏省新沂市窑湾中学陆佰林

前进中的数学课堂

江苏省新沂市窑湾中学陆佰林

同样的数学课堂,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不一样的解题思路,不一样的创新思路,培养了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敢于创新,敢于创新的勇气,不一样就是不一样。我敢说我的数学课正在前进、前进、前进。

前进数学课堂创新创造不一样

数学课有的人认为1+1=2,2+2=4。这还不简单,你告诉他,让他背上十遍,不会二十遍,再不会三十遍,五十遍,我不信,没有熏不黑的锅屋。这样的数学课堂沉闷、压抑。让学生害怕,不感兴趣,同时也扼杀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反感,不想学习,更不想去创新、去创造,也培养不了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更别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根据这一现状,我结合今年开展的“学讲计划”施行方案,自己创造了不一样的数学课堂,现在与各位同仁切磋切磋。

我个人认为,说写文章要先看开头,开头写得好,能快速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想读下去。数学课堂也一样,从一开始就应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斗志。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斗志呢?首先教师要学会放手给学生,最近我看了一个电视连续剧,名字叫《爱你不放手》,里面的胡钟秀女士作为一个母亲对儿子姜希宇太溺爱,事事都先替他做好,结果姜希宇没有办法融入社会,只能整天待在家里画画儿,养小鱼,别的什么都不会。原因是他的妈妈太溺爱他了,所有的事都替他做好了,后来在姜希宇的太太徐盈盈女士的帮助下姜希宇成功地融入社会,并幸福地生活着。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学生,祖国的花朵。我们不要禁锢他们,要学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动手,动脑,我们老师只起到引导、点拨、纠正、指引的作用就行了。让他们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我在教学江苏凤凰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第三册第二节《认识图形》这一节课时,开头让学生自己动手摸一摸,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想一想,分一分,认一认。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现大多数的学生自己能分出来,因为小时候这些孩子们一定都玩过积木之类的玩具。他们对图形并不陌生,但是一定还会有一小部分学生分不出来,我认真地观察了,查看了,这个班级一共有五个学生没有分出来。如果老师一个一个地教他们,假设一个花五分钟的话,那么五五就需要二十五分钟,这样的话,课堂的任务根本完不成不说,还耽误了其他三十五个同学的时间,放弃不问吧,又于心不忍,这样这五个孩子是不是会越来越差了?一个一个声音在告诉我,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绝不言放弃。这时我想到了“学讲计划”施行方案中“兵教兵,兵帮兵”的做法,启发了我,何不让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呢?会的同学充当“小老师”教不会的同学,一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二来也帮助了不会的同学,何乐而不为呢?看看小组内“小老师”们俨然一个个“小大人”的形象,认认真真地讲解着,示范着,自豪感、自信心,洋溢在小脸上像一朵朵盛开的玫瑰花,“小学生”们认真地听着,看着,动手做着,虚心的样子,很可爱。如果是老师手把手地教他们,说不定他们还是不会呢?为什么?一是他们怕其他同学嘲笑他;二是害怕老师知道他(或她)不会没有面子;三是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都害怕老师。五个“学困生”的问题解决了,只用了五分钟的时间,同学们脸上个个洋溢着笑容,不仅仅是高兴,而是快乐的,我们的课堂又前进了一步。

学生们自己动手动脑做了,并且全班同学都会了,这时老师可以围绕这节课的内容给出一些实质的问题,让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还以这节课为例,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1.我们先从哪里发现了这些图形的?2.它们各是从哪些物体上画下来的?叫什么图形?是什么样子?3.学生依照老师给出的问题形式,自己再设计两个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4.比赛看哪个小组设计的题目最好,会被评为优胜小组,会得到老师的“甜蜜蜜”的。

问题有了,下面小组讨论开始,讨论热烈而有序地进行着。同学们争论得面红耳赤,各抒己见,但也不能讨论过长时间,要有放有收,讨论大约五六分钟就行了,看火候,讨论结束后,比赛抢答讨论结果,同学们争先恐后,看哪个小组得分最高,哪个小组先到达山顶,哪个小组就是优胜组,比赛在激烈地进行着,学生们在快乐中学到了新的知识又茁壮成长。

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我们的课堂又前进了一步,下面进行第三步展示质疑,拓展延伸,这是一堂好课的精华,也是评价一堂好课的关键。有质疑,就解惑;有质疑,就消灭,并且拓展它,延伸它。看老师是怎样做的呢?

我们还是继续以这堂课为例吧。出示拓展题:

1.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你能把这些图形分成几类?哪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2.请想到黑板前来讲讲你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它叫什么图形?是从哪类物体上画下来的?有什么特点?能用你手中的三角板画一些这样的图形吗?

让学生大胆地到黑板前讲出来,动手用自己手中的三角板画一些这样的图形,同学们的兴趣再次被激发出来,学生们个个画的图形都很好,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画得快的同学,有的还把图形用彩笔涂上了颜色,五颜六色的图形真的很漂亮。

到底这节课同学们学的怎么样,下面同学们自己梳理总结一下本节课的知识点,在头脑中形成网络知识体系。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会了什么?你会运用这些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这类问题吗?到底会到什么程度?课前老师准备好的测试题,让学生们当堂测试,当堂反馈,及时检测效果,及时巩固知识,加深印象。从反馈的结果中,教师总结经验,并及时把心得体会记下来,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以利于以后更好地教学。

愉快地结束了这节课,同学们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这节课的表现你怎么评价?让学生自己去评价自己,去感悟通过这节课你得到了什么,以便使这节课升华。向前、向前、再向前,在今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一定会让每一课都成为前进中的数学课。

猜你喜欢
动脑动手图形
我也来动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动脑动手轻松闯关
动手演示找错因
分图形
找图形
肯动脑就会成功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