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探讨

2016-03-04 16:06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张海娟
学苑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梯形情境探究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张海娟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探讨

江苏省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张海娟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中核心的能力之一,也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不能离开课堂这块主阵地,而是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如何结合数学课堂,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从巧妙创设情境教学;巧妙借助实践活动;巧妙利用合作探究三个方面阐述。

自主学习情境教学实践活动合作探究

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自主获取知识是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学生将来持续学习的重要能力。想在数学课堂有效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将课堂变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课堂,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获得数学能力的提升。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重要的因素,只有让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释放活力,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一、巧妙创设情境教学,有效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灌输知识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更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思维的僵硬,不知道如何发散思维来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变、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所谓情境教学,就是把生活引进数学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

比如在讲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设计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教室中找到与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关的物体,在规定时间内找到个数最多的学生,获得教师奖励的一朵小红花。又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一章节时,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角:1.找一找。让学生尝试找一找校园情景图中的角。2.说一说。说一说生活中在哪里见过角。3.指一指,让学生指一指实物中的哪个部分才是角。学生在情境活动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存在哪些角。处于中低段的学生,思维能力都比较差,在学习中不能很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具体的生活实物或者生活场景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巧妙借助实践活动,有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渠道,纵观小学数学教材,它设计了不少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同时,教材上的内容也蕴含着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素材,教师要巧妙地加以挖掘和整理,使学生在综合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数学,并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讲授四年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节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一个24点的游戏,即让学生从扑克牌中任意抽取四张,然后根据扑克牌的数字,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使得最后的结果为24。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四则运算的学习中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更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如在讲授五年级梯形面积一节时,教师可以开展互动教学:即让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然后让学生将这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已经学过的简单图形,当他们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我就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部分间的关系,试着自己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出用一个梯形推导面积公式的设想,并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讨论,于是,有的通过折纸,有的通过割补,分别从不同角度验证得出结论。可以说,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梯形面积公式,更能挖掘学生潜在的智力,使每一个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从而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巧妙利用合作探究,有效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探究学习是最能拓展学生思维的教学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通过合作探究,学生就可以获得多种学习思维方式和解题思路,从而不仅能拓展学生思维,还能强化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剖析的能力,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讲授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一节时,教师可以采用类比生活中事物的方法来让学生认识圆、圆心、直径、半径。如校园内的圆形花坛,如果在其中添加一个喷水装置,那么应该放置在花坛中的哪个位置,喷头喷洒的距离又该如何确定,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常见的生活问题为开端,让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分组讨论,最后让小组代表进行汇报交流。合作探究方式不仅能借助直观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圆,圆心和直径的概念,还能让学生在分组学习中有效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可以说,合作探究在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创新运用合作探究,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构建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模式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举措。想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并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课堂模式,使学生能够正确利用课堂实践和教师的引导,在情景教学、分组探究学习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积极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真正达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习效率的目标,最终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发展。

[1]韩兵.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师.2010年27期

[2]王淑娴.加强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教学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年02期

猜你喜欢
梯形情境探究
梯形填数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梯形达人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