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数学课堂表现及应对策略

2016-03-04 16:06福建省南平建瓯市徐墩中学练仁胜
学苑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参与度初中生效率

福建省南平建瓯市徐墩中学练仁胜

浅谈初中生数学课堂表现及应对策略

福建省南平建瓯市徐墩中学练仁胜

初中数学课堂是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一个有效的途径,抓住了课堂就等于抓住了整个学习的进程以及重点。因此,对课堂效率的研究就成为一个十分必要的教学研究。而对课堂效率进行研究,势必是要研究当下初中生的课堂表现,课堂表现积极与否影响学生的课堂效率。

初中数学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反应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上,课堂参与度越高,说明学生上课越积极,课堂效果也越好。课堂沉闷,师生之间缺少互动与交流则课堂效率也会明显偏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看不见学生内在的知识结构,也不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内在感受,所以我们要观察和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思维动向,通过观察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提高课堂效率就要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参与到其中,以学习数学为乐趣,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数学课程不再沉闷。

一、初中生的数学课堂表现

整个课堂是由老师、学生以及周围的环境组成的,那么学生的上课效率也会受到这三个因素的影响。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语都会影响着学生,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以积极饱满的心情去迎接每一节课,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去影响学生的情绪。而老师也要与时俱进,能够了解当下学生的心理需求,了解本班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针。和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仅做学生学习路上的指明灯,也要了解学生的弱点,帮助学生克服弱点带给学生信赖的新型师生关系。

学生的课堂表现反映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接受情况,也是衡量老师教学情况的标准。数学课与其他课程的属性不同,数学课属于逻辑思维比较强的课程。在课堂上,学生出现说话的次数最多,多表现为与同桌或者是前后位交流或者是自言自语。其次便是发呆走神或者是在转笔、翻书,还有的出现了打哈欠的现象。而这些现象都反映了学生对课堂的态度,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也不是十分理想。而有一些学生他们积极举手课堂表现踊跃富有激情,这样的学生成绩相对理想。因此,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与课堂表现有直接的联系。学生的课堂表现能最为直观地评价一个老师和孩子的上课情况,我在和上课容易走神儿和有小动作的学生交流中知道,他们觉得数学课提不起兴趣觉得枯燥无味难学才出现这种情况的。而那些上课积极发言的学生本身对数学这门学科就很有自信,觉得很有趣。因此,我们应该着重抓住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有自信去学习数学。

二、针对初中生课堂表现的应对策略

初中生之所以会出现畏难情绪、上课走神儿、做小动作这一系列课堂问题,其实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灌输的方式为主,老师是课堂的主人,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如果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那么课堂将会变得十分精彩。

1.针对学生上课走神以及小动作的应对策略。

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走神这种情况,多是因为觉得课堂不够吸引他的兴趣。那么,我们作为老师,掌握一些上课技巧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我们要知道声音也是一种传播信息的重要符号,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声音要抑扬顿挫,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且通过声音告知学生们学习的重点,让学生能够获取有效的信息。

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声音来提高课堂效率。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让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这就需要老师开创课堂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主人,而老师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老师也可以在班级中建立几个小组,让小组之间的成员相互提醒互相监督,并且形成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加分制。最后评比出最优秀的小组,在班级中形成竞争的关系模式,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2.针对学生畏难情绪的应对策略。

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畏难情绪以及不自信的情况。如何帮助学生去克服畏难情绪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畏难情绪,学生在课堂上就会表现的相当没有自信,上课缺少安全感,不能够积极自信地投入到课堂当中。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要有更多的耐心,每个人都需要鼓励和赞美。学生更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如果老师能够鼓励那些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学生就会信心大增,对待课堂学习也会主动积极。学生喜欢老师,自然也就会喜欢这个老师上的课。因此,幽默的老师会更受学生的欢迎。我们应该做一个灵活善变的数学老师。和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做朋友,让上课的氛围不要那么沉闷,形成一个探索性的交流型合作型的新型课程。

我们要理解学生的情绪,不能因为自己是老师就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指挥学生。这样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应该以平和亲切的态度和学生交流来帮助学生去克服畏难情绪。

三、研究初中生数学课堂表现及应对策略的意义

研究初中生的课堂表现有助于老师以及家长了解学生的上课状况。而老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了解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核心,了解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就可以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当我们在进行教学反思的时候才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对课堂改革也起着十分巨大的意义,我们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有计划性地去实行新的适合本班级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而研究应对策略的意义在于学习是一个交流分享的过程,我在分享我教学经验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和更多的人去进行学习和交流。希望能够有更多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思路去进行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参与度初中生效率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鼓励自主安全活动 提升员工参与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