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5C标准指导下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三维模式构建

2016-03-06 14:59唐建福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交际

唐建福

(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永州425199)

美国5C标准指导下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三维模式构建

唐建福

(湖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永州425199)

5C标准;综合英语;交际教学设计

以美国21世纪外语教学的5C标准为指导,构建我国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三维模式,即,交际、贯连、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它是以课堂教学“知识性”、“趣味性”、以及“文化性”三者的有机结合为基础,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为目的的全新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我国高校的综合英语课堂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多年以来,综合英语课程一直是我国各大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由此可见其在英语专业所有课程中所据之核心地位。但因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即,教师主要采用的依然是语法翻译法,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语言知识的讲述,从而慢慢地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出现“费时低效”的局面,因而,如何扭转目前综合英语教学现状,提高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效果,一直是我们英语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

美国政府早在1999年就颁布了全国通行的外语课程学习标准:《外语学习标准:为21世纪做准备》,即,美国5C标准。“5C”是指五个C字母开头的关键词:Communication (交际为中心的能力培养) ; Culture(获取知识,体验多元文化) ; Connections(联系其它学科,获取多元信息) ; Comparison(通过比较,加深对语言文化特征的理解) ; Communities(利用所学外语参与各种文化社区活动)。[1]

该标准自颁布之日起主要是用来指导美国的外语教学的,但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在此,我们不妨借用该标准来指导我国高校综合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一、美国5C标准给我国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之启示

美国5C标准中的第一个C指的是在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也应以交际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众所周知,外语学习固然是以交际为中心的,我们之所以学习语言,其目的就是为了交际,而语言是人们交际的手段。课堂教学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交际行为,其中包括师生之间的交际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际,综合英语课堂教学自然也不例外。Culture指的是,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固然可以体验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同时我们还应Comparison(比较)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以消除在实际交际中存在的跨文化障碍。Connections(贯连)当然指的就是,我们之所以学习外语,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其它学科知识,以便更全面地武装自己,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在此,我们认为在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应横向联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Communities指的就是我们不仅仅是为了学语言而学习语言,而应该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外语积极参与各种文化社区活动,以便扩大自己的视野,更好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美国5C标准各自所包含的内容虽有不同,但彼此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得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彼此之间的联系犹如奥运五环一样环环相扣,不可分割。所以说,该标准为外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导航,为21世纪的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二、美国5C标准下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三维模式之构建

根据相关调查,我们发现,长期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综合英语课程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基本上是“一支粉笔,讲到底”或者是“数张PPT,播放到底”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整堂课都是老师一直在进行语言知识的灌输,而没有给学生提供任何开口的机会。另外,有些教师打着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幌子,课堂上直接播放自己从网上下载的与课文相关的课件。几乎未对其进行分析与筛选,更没有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更谈不上深入探究用何种合适的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英语课堂上自己也就直接成了课件播放者。以上种种经常会导致我国高校综合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不很理想,时常出现“费时低效”的局面。

因此,针对此种情况,完全有必要引入先进教学理念指导综合英语教学实践,提高综合英语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找到符合目前综合英语教学现状的有效教学方法,以提高综合英语的教学质量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亦是众多英语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之一。

(一)以交际为中心综合英语课堂教学

在过去,人们曾强调交际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但他们中绝大多数的人往往对交际教学法理解过于狭隘,他们仅仅认为交际教学只管听说,不管读写。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非常片面的。我们认为,综合英语课堂上的交际教学应该辐射到听、说、读、写、译等各个层面,以促进我国各大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没有交际,就不会有学习的存在,而要使交际顺利进行,首先必须要以听、说两个环节为条件。众所周知,说是以听为条件的,就像小孩开始学习说话一样,他只有先听到了什么,然后才会学会说什么。同样的道理,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交际的顺利进行也是以听为先决条件的。为了学生流利的说,教师必须首先要为学生输入合适的听力材料。对学生进行听的方面的训练时,应该遵循由浅入深,由慢到快循序渐进的过程,泛听与精听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克拉申曾经说“人类获得语言只有一种方式——通过理解信息或通过接收可理解输入”(Krashen 1985:2)。[2]正如克拉申所说,对外语学习有效的的输入必须是既不太难也不太容易理解,而是应与外语学习者水平相当的语料。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水平也是不断地提高的。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自从我国高校实行扩招政策以来,大多数高校生源专业学识水平差距悬殊,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进校的总成绩虽然相差无几,但是他们之间的英语学业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同时发现,这种情况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表现非常严重,具体表现在,对于英语学习而言,有些学生表现几乎可以说得上就是“听力上的聋子”或者就是“口语上的哑巴”,通过了解,我们发现他们之间有些学生是中专对口专业毕业的,这些学生的英语底子非常薄弱,对他们来说,听不懂英语,开不得口是非常常见的现象。所以,在综合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会针对他们的水平挑选合适的语料,当然,随着学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也应相应地提高输入语料的难度。以交际为中心的综合英语课堂教学自然离不开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综合英语课堂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可以有如下几种:值日报告、课文背景知识介绍、回答问题、主题讨论、课文重点段落背诵等等。综合英语课堂中学生朗读自然也是一种交际方式,其中朗读的方式有:个人朗读、分组朗读、全部集体朗读等等。这实际上是一种输出的方式。华东师范大学邹为诚教授(2000)认为可理解性输出在外语学习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输出可以迫使学习者关注语言形式,从而引发学习者内在的语言需求[3]。谈到交际,自然应该包括口头交际与书面交际,这自然就涉及到了写作与翻译。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写作与翻译练习,教师可以进行面批面改,以便给学生以及时的反馈。对于学生课后完成的写作与翻译练习,教师可以借助现代网络的作用,利用邮箱或QQ等工具给学生以反馈,这种师生之间及时进行的交际能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外语学习的提升。

(二)以联系为中心综合英语课堂教学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都与其它事物发生着联系,而我们的学生又各有所长,所以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在教学大纲所允许的范围内,联系其所擅长的学科知识,从其它学科中选择一些具有现实意义和趣味性、挑战性的知识,供学生从中吸取营养,在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做到横向联系,同时也应做到纵向联系,以激发每位学生外语学习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认为,浓厚的兴趣则是学习的发动机,它会给人以强劲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对综合英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时,他们才会主动地去学习该课程,从而从过去“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现在“我要学”的主动局面,这样以来,综合英语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进行《寂静的春天》一文的课文分析时,在谈到作者对杀虫剂的使用问题的观点时,教师可以引入辩证法的观点,引导学生以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教师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是可以激发在政治学科知识方面有专长的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其实,课后的练习设置也体现了这种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比如:《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二单元“How Reading Changed My Life?”课后练习翻译2、3题:这小说里有一个值得记住的故事,讲的是刘备如何尽量不引起曹操对他的雄心的怀疑,因为如果引起怀疑,他的生命就会有危险。当曹操称他为真正的英雄时,刘备吓得筷子都掉了。但是他聪明地掩盖了他那令人怀疑的举止。如此这般句子翻译的设计无疑会勾起学生对小说《三国演义》中相关历史知识的回忆,当然自然也就会激发其外语学习的兴趣。总之,教师在综合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针对每位同学的不同爱好展开话题讨论,以激发其外语学习兴趣。

认知图式理论认为记忆不是复制,而是根据大脑中已有的图式重构将要记忆的内容,即将新认识的事物与已有的图式进行融合的过程。所以,在综合英语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密切联系原有的词汇知识,运用音与形的关系,同时把词汇习得与语法学习结合起来,通过激活已有的语言系统,找出新词汇与该系统的联系并把新词汇纳入到这一系统中去,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合理系统地将新知识结合进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习得并保持知识;通过运用认知图式理论,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记忆生词,巩固对旧词的记忆,提高词汇拼写的准确性,减轻记忆单词的负担,促进他们学习词汇的积极性,为外语的全面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讲解biocide一词时,我们可以从pesticide,raticide二词中提取-cide这一后缀,从biology,biological二词中提取bio-这一词根,最后推出biocide一词的意思。

(三)以文化为中心综合英语课堂教学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二者紧密相关。[4]一方面,语言是传递或传授文化的重要工具,文化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离开了语言,文化便失去了重要的传递途径;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形式,一旦失去其文化的内容,便失去了社会交际的实际意义。[5]仅有语言知识,没有文化知识和语言输出能力,是无法成功地进行交际的。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重视文化背景知识教育是完全必要的,否则,就会落后于客观的需要。胡文仲教授(1992)指出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十分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6]这就告诫我们,外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而且更应该包含文化教学,外语教师基本上在这点上已经达成共识。Lado(1964)在倡导语言结构对比的同时,也提出了要对不同的文化进行对比,以帮助学生克服外语学习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所引起的学习上的困难。[7]

5C标准中的其它三个C主要强调的是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认为,在综合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对课文进行分析时,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外国文化,同时也应该涉猎中国文化,比如,在讲授《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六单元“How Do We Deal with the Drug Problem?”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谈到美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禁酒令时,完全可以谈谈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林则徐禁烟运动,以及后来的鸦片战争,在谈到酒的悠久历史的时候,既然谈到了美国的朗姆酒,也可以不妨谈谈我国宋朝时期宋高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这样的历史典故。教师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激起历史知识掌握得好的同学能产生语言输出的强烈愿望。开发学生对所学语言和文化本质的洞察力,通过比较所学语言与本国语言达到能理解语言的本质,通过比较目的语文化和本国文化达到能理解文化的概念。例如,《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第四单元《第欧根尼与亚历山大》(Diogenes and Alexander)一文中涉及到“犬儒哲学”的问题,教师不烦将此哲学相关理念与现代社会中“愤青们”那种愤世嫉俗的观念进行对比,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犬儒哲学”之精髓。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当中就有“愤青”类的学生,这自然而然就会激起这类同学的同感,使他们感同身受,所以理所当然能激发他们语言输出的强烈愿望。同时,我们英语教师在进行综合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不同主题的社区活动。我们所开展的主题教学活动有:外文诗歌朗诵,英文书法大赛,英文故事演讲活动,英文话剧,即兴演讲比赛等不同的主题活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举办各类讲座、竞赛、演讲、文艺演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搞各种联谊活动,当然此类联谊活动的主题应融合各种文化元素,加强学校与社区、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的联系,使学生从往日的“象牙塔”中走出来,积极参与多元文化社区活动,早日接触社会,在活动中学习综合英语所涉及的各种文化知识,在实践中吸取文化营养,在实际运用中巩固和提高综合英语学习水平。

三、结束语

美国5C标准指导下的综合英语三维教学模式,即,交际、贯连、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它是以课堂教学“知识性”、“趣味性”、以及“文化性”三者的有机结合为基础,让所有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掌握目标语言和学科知识,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为目的的全新教学模式,以适应我国目前高校转型时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实践证明,该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我国高校的综合英语课堂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陆效用.美国21世纪的“5C”外语教育[J].外语界,2001(5) :22-27.

[2]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3]邹为诚.论语言输入的机会和条件[J].外语界.2000(1) :58-62.

[4]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5]邓炎昌,刘润青.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6]胡文仲.文化教学与文化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 (1) :3-7.

[7]Lado,R.Language Teaching:A Scientific Approach[M].New York:McGraw-Hill,1964.

Constr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Model in Integrated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under Guidance of 5C Standards

TANG Jian-f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Yongzhou Hunan 425199,China)

5C teaching standard; integrated English class; communicative teaching desig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wo-dimensional model in integrated English class under the guidance of 5C standard,that is,the model of combining communication,connection,and culture,is aimed at improving students’over-all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cultivating students’critical thinking abilities,and removing cultural barriers in communication,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knowledge”,“interest”and“culture”,which has both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meaning in guiding our integrated English class teaching.

H319.3

A

2095-2708(2016) 02-0122-04

2015-12-10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英语教学研究专项课题(编号:XJK014YYB01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交际
情景交际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情景交际
交际羊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