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酸腐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2016-03-08 11:03袁军伟李敏敏赵胜建
河北果树 2016年3期
关键词:果粒裂果醋酸

袁军伟,李敏敏,赵胜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066600)

葡萄酸腐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

袁军伟,李敏敏,赵胜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066600)

1 病害特征

葡萄酸腐病主要危害着色期的果实。发生酸腐病的果穗主要表现为六大特点:一是有腐烂的果粒,套袋葡萄在果袋的下方有一片深色湿迹(习惯称为“尿袋”);二是果穗上有粉红色的小蝇子(这是酸腐病区别于炭疽病或白腐病的关键);三是果穗有醋酸味;四是烂果内可见到白色的小蛆;五是腐烂的汁液沾染的地方(果实、果梗、穗轴等)均产生腐烂;六是果粒腐烂后干枯至只剩果皮和种子。

2 致病因子

葡萄酸腐病是真菌、细菌、昆虫联合危害的结果。酸腐病的病原真菌是酵母菌,北京农学院李红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葡萄酸腐病相关酵母菌的分离纯化得到一株酵母菌,并鉴定为有孢汉逊酵母可参与糖的转化,把糖转化成乙醇;酸腐病的病原细菌是醋酸菌,可把乙醇转化为醋酸;酸腐病的病原昆虫是醋蝇,其在酸腐病发生及传播中主要起载体作用。

3 发生规律

葡萄酸腐病发病时期一般始于7月中旬,发病初期果粒表面会出现褐色水渍状斑点,并有汁液渗出,随着斑点逐渐扩大,果粒变软,果肉变酸,且有大量汁液从伤口流出。流出的汁液进一步引起腐烂,最后导致整穗葡萄酸腐。发病时间从7月中旬开始直至采收结束(即9月下旬),尤其是7月中旬至7月下旬发病最重,以后随着果实含糖量的进一步增多,发病逐渐减缓。伤口是葡萄酸腐病发生的前提,葡萄一旦出现伤口,酵母菌就会在伤口处将糖转化成乙醇,吸引醋蝇前去活动,乙醇遇到醋蝇携带的醋酸菌即被氧化成醋酸,产生的酸味吸引更多的醋蝇前来,醋蝇在这样的环境下取食,身体上同时沾染了酵母菌和醋酸菌,飞到其他果实上产卵后,卵孵化出幼虫在果粒上面爬行,会产生伤口,扩大危害。

不同品种之间葡萄酸腐发病率有明显的差异,绯红、里扎马特、黑大粒、巨峰葡萄酸腐发病率最高,其次为里扎马特、酿酒葡萄(如赤霞珠),无核白、白牛奶等品种,红地球、龙眼、粉红亚都蜜等品种较抗酸腐病。品种的混合栽植,尤其是不同成熟期的品种混合栽植,会增加酸腐病的发生。早熟品种进入封穗期,果粒上色时间较早,发病早,晚熟品种一般较晚,但是早熟品种的发病为晚熟品种提供了有利的传播条件。

7-8月降水偏多,阴雨高湿是该病发生的有利条件,利于酵母菌的生长;干旱天气后的突然降雨或者浇水,很容易产生裂果,也利于酸腐病的发生;葡萄植株生长旺盛,田间植被茂密,会造成果穗附近潮湿、少光的小气候,利于病菌的生长,从而有利于酸腐病的发生;土壤缺钙、赤霉素(GA)的使用浓度过大都是导致果粒严重破裂、诱发酸腐病的原因。

4 防治措施

4.1 预防措施 对葡萄酸腐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要治早、治准、治狠。

4.1.1 晚熟品种尽量不要与早熟品种混栽 早熟品种的发病会给晚熟品种提供病原扩展的机会,加速病原的繁殖,增加田间病原基数,从而逐步加重该病在晚熟品种上的发展。

4.1.2 重视早熟品种酸腐病的防治 在已经混栽的葡萄园中,应加强对早熟品种酸腐病的防治。防治酸腐病前期要狠,把病原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在田间,发现有损伤的果粒要及时摘除,不给病原提供繁殖扩展的机会。

4.1.3 加强对其他病害防治 要加强对白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病害的防治。凡是对以上病害防治效果

较好的果园酸腐病发病率也较低,在葡萄发芽前喷洒硫制剂是全年防治这些病害的基础。防治白粉病的重点是在发芽前与发芽后,干旱天气利于其发生发展,一般喷洒硫制剂即可有效防治。防治白腐病的重点是在开花后的一段时间内,可以喷洒代森锰锌进行预防。防治炭疽病的关键期在葡萄开花前与开花后,推荐使用的杀菌剂有多菌灵、代森锰锌等。

4.1.4 加强栽培管理 控制氮肥的使用量,避免葡萄植株徒长,及时进行摘心、缚蔓、整枝等工作,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田间过于郁闭,避免给病原菌带来适宜繁殖生长的环境。减少裂果,干旱天气灌溉要注意小水勤灌,浇水要选择在早上和傍晚,避免中午温度高时浇水。土壤钙缺乏也会引起裂果。要加强对葡萄园钙肥的补充,一般时间在落花后3~4周内要补充完毕,补钙要重点喷洒果穗,每周喷洒1次,可有效防治因钙缺乏引起的裂果。赤霉素的使用浓度严格控制在100 mg/kg以内,使用次数最多2次,第1次于5月中旬用80 mg/kg的赤霉素进行浸穗,可有效拉长穗轴,防止果穗过于紧密引起烂果;第2次于6月上旬用100 mg/kg的赤霉素浸穗,刺激果粒细胞分裂,以达到增大果粒的目的。

4.2 治疗措施

4.2.1 糖醋液诱杀醋蝇 制作糖醋液容器诱杀成虫,将容器分别挂于田间多个地点,利用醋蝇对糖醋液的趋性对其进行早期诱杀。

4.2.2 化学防治 对醋蝇的防治目前主要还是以化学防治为主,生产上可选用10%歼灭3 000倍液、80%敌百虫800倍液等。也可采用40%辛硫磷1 000倍液,并注意交替使用。醋酸菌、酵母菌可以采用80%必备400~600倍液进行防治,喷药时期选择在葡萄的封穗期至果粒开始上色时进行,成熟早的品种防治时期应早,成熟晚的品种防治时期应适当推迟。从封穗期开始,一般防治2~3次,一般性的防治可以喷洒80%必备600倍液+10%歼灭3 000倍液或者80%必备600倍液+80%敌百虫1 500倍液,遇到有明显的病害症状时,一般采用80%的必备400倍液+10%的歼灭2 000倍液对果穗进行重点处理。对于套袋葡萄果穗的防治,在防治的关键时期,可以摘除果袋进行果穗处理,自封穗期开始使用3次必备,10~15 d一次。发现酸腐病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剪除病果粒,用80%必备400倍液+歼灭3 000倍液涮病果穗,处理果穗后套新袋,而后整个果园立即喷一次触杀性杀虫剂。

S436.631.1+9

B

1006-9402(2016)03-0031-01

2016-04-15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基金项目(CARS-30)资助。

袁军伟,男,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葡萄育种,E-mail:junweiyuan@126.com。

*通讯作者:赵胜建

猜你喜欢
果粒裂果醋酸
裂果严重的屯屯枣 怎就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果粒橙”的快乐时光
设施大樱桃裂果原因及预防措施
脏脏珍珠奶茶的制作
醋酸棉酚对人舌鳞癌Cal-27细胞侵袭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裂果,你真的懂吗?
葡萄干的加工工艺
杨梅果粒饮料加工中果粒制备条件优化
小麦B淀粉醋酸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醋酸甲羟孕酮治疗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