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3D打印技术辅助开展乳腺肿瘤手术的护理配合

2016-03-08 15:36谭艳谌永毅蔡欣李旭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22期
关键词:医生肿瘤手术

谭艳 谌永毅 蔡欣 李旭英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 长沙 410013)



一例3D打印技术辅助开展乳腺肿瘤手术的护理配合

谭艳 谌永毅 蔡欣 李旭英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 长沙 410013)

乳腺肿瘤; 3D打印技术; 护理

Breast neoplasms; 3D printing technology; Nursing

随着3D打印技术及打印材料的不断研发,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更是与日俱增,除了应用于关节外科、口腔科,3D打印技术也常用于肿瘤外科的治疗中[1]。3D打印技术是术前通过提取患者CT或MRI等影像数据,利用三维重建、逆向工程、CAD等技术“量体裁衣、度身定做”,并通过3D打印制作出1∶1的3D模型,为医生和患者提供触觉与视觉上的体验,帮助医生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对疾病的诊断、术前手术方案的设计、术前手术操作的、术中辅助手术操作以及术后恢复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极高的应用价值。2015年12月,我院乳腺整形外科对1例乳腺肿瘤压迫臂丛神经、腋神经的患者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患者肿瘤的形状及血管、神经走向模型并实施个性化手术,手术效果良好,患者已顺利出院,现将患者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7岁,于2002年诊断为乳腺癌并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左肩抬高无力,予以化疗,化疗后行左胸部放疗,期间腋窝溃疡迁延不愈,2015年9月在外院行“左胸壁肿物切除活检术”,病理显示为左胸壁高级别梭形细胞恶性肿瘤。于2015年11月26日以左乳癌根治术后、左腋下肿物伴溃疡、左全臂丛损伤收入我科,查体左侧腋窝可见一大小约5 cm×4 cm肿块,局部隆起,破溃,周围红肿,范围约15 cm×10 cm,肿块质地硬,活动度差,右侧乳房及腋窝未见明显异常,左上肢3度凹陷性肿胀,左肩抬高无力,CT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压迫臂丛神经、腋动静脉,全臂丛神经部分受损。

患者有手术指征,手术复杂,完善胸部CT三维重建及腹部CTA,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出1∶1的患者肿块及血管、神经的3D实体模型,请胸外科、骨科、放疗科等相关科室专家会诊,在三维重建模型对应部位进行数据分析,制订手术方式、手术步骤,并在实体模型上演练手术过程从而使得复杂的手术规范化、精确化。患者在全麻下行左胸壁肿块扩大切加DIEP皮瓣修复术加左腋窝淋巴清扫术。手术历时11 h,成功将肿块完整切除,术后均未出现神经、血管及其他脏器损伤,保留了患者的上肢,术中出血约200 mL,未输血。患者术后一周左胸部切口伤口敷料干洁,皮瓣血运良好,左上肢无水肿,引流管顺利拔除,嘱患者逐渐加强功能锻炼,出院后定期来院复查。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访视 3D打印技术辅助开展肿瘤手术是我院开展的新技术,患者对此种手术方法缺乏了解,因此医生和护士要向患者介绍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的优势,使用患者1∶1仿真模型给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模拟展示,并说明术前注意事项、手术过程及手术的先进性、安全性,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自信心,加强患者的配合。

2.1.2 手术前准备 护士提前熟悉手术相关步骤,列出器械、物品清单并与手术医生反复核对,把手术所需的物品、器械及药品等准备齐全在手术间,术前1d检查手术床、无影灯、电刀、超声刀、吸引装置等物品是否运转良好,将各仪器定位放置,确保性能完好,减少术中因频繁进出手术间而增加感染的机会。参与手术人员应术前学习3D打印相关知识,参加全院大会诊术前讨论,配合预演手术过程,熟悉手术相关步骤,提前熟悉手术方式,做好特殊用物的准备工作,手术日严格无菌消毒,常规戴双层无菌手套。

2.2 术中配合

2.2.1 巡回护士配合 (1)手术间的温度保持在22~24 ℃,湿度40%~60%,患者入室前应检查各种仪器和设备是否在备用状态,在患者易受压部位用剪压贴加以保护,预防压疮的发生。(2)严格执行手术室安全核查制度,接患者时应检查患者术前准备情况,手术部位体表标识,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共同核对患者信息,术前、关闭切口前后与器械护士清点用物,核对数目是否相符。(3)患者取平卧位,上肢外展,做好保暖工作,术中使用充气式加温毯对患者进行保温,防止患者体温过低或升高引起组织皮瓣血管的痉挛影响DIEP成活。(4)建立静脉通道,患者手术时间长,一定要确保液体的顺利供给,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配合麻醉医生进行麻醉,注意保持各管道通畅。(5)术中根据需要及时调小电刀功率及调节无影灯,满足术野操作需要,确保术中吸引通畅。(6)严格无菌操作,保持手术室、手术人员、手术操作无菌,建立完整的灭菌监测登记制度,保证灭菌质量和灭菌追踪。(7)术中密切关注生命体征、尿量、皮肤颜色及失血情况,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按医嘱及时处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认真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和手术安全核查表。

2.2.2 器械护士配合 术前参与利用3D模型进行的手术讨论及手术模拟演练,提前熟悉手术步骤和配合要点。器械护士提前20 min洗手上台,将器械、物品、材料妥善放置、整齐有序,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所需用物,确保数目准确;协助手术医生消毒术野皮肤、铺单,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无瘤操作,避免一切可能的污染;根据术前制订的计划,按照在3D实体模型上的演练进行实际操作,准确无误地配合手术。DIEP游离后,第一时间需要用现配现用的肝素钠水(500 mL生理盐水加低分子肝素钠12 500 u)加2%利多卡因20 mL冲洗血管管腔,防止血凝块形成;大网膜在没有离断的情况下用36~38 ℃温生理盐水包裹,保持湿润;游离的腹壁DIEP皮瓣边缘与缺损边缘间断缝合,行乳房塑形,吻合血管;正确连接各种工具,妥善保管及移交标本。整个操作要轻巧细致,能快速、准确地传递手术器械和材料,传递时轻拿轻放,用过的用物要及时回收,快速地配合手术医生操作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3 讨论

3D打印技术是目前全球最尖端的技术之一,它是一种以数字化模型为基础,运用黏合材料,按照某一坐标轴切成有限的多个剖面,后一层层堆积打印出来,最终形成一个立体实物模型的技术[2]。在医疗方面,3D打印技术可以便捷、快速地为患者量体裁衣,可以更直观地协助医患沟通,帮助临床医师术前全面地评估病情、设计更为合理的手术方案,具有显著的临床效益。3D打印的生产模式会改变医师现有的治疗流程,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应用的逐渐拓广可为临床医师提供广阔的应用前景[3]。肿瘤患者因患者年龄、体质、体型等方面的差异以及肿瘤生长部位、大小、类型各不相同,因此,患者的手术方式也是大相径庭。目前3D打印技术在肿瘤中的应用初现端倪,利用打印技术制造出与患者体内实际情况完全一致的肿瘤实体,使恶性肿瘤的体外研究更接近人体真实情况。根据CT值打印出肿瘤的范围,指导肿瘤的界限,对肿瘤准确的切除提供准确参数,帮助医生制订个体化的手术计划,实施模拟操作演练,避免术中误伤神经、减少出血及创伤和并发症、加快恢复、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治疗效果[4]。我院3D打印技术在肿瘤手术患者的应用属于新开展项目,该技术使得手术护理配合更直接、快捷、有效,其先进性及高精度性对手术室护士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人员术前做好细心的准备,做好手术间的人员管理,术中熟悉手术步骤,与手术医生默契配合。在我们日后的护理工作有待更多病例的积累,并多加以分析总结,探索出更加规范有效的护理方法,更好地配合医生工作。

[1] 李振化,王桂华.3D打印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7):1203-1205.

[2] Rengier F,Mehndiratta A,Von Tengg-Kobligk H,et al.3D printing based on imaging data:review of medical applica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Radiology and Surgery,2010,5(4):335-341.

[3] 吴帆,王立军,崔慧先.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15,28(10):113-116.

[4] Cartiaux O,Paul L,Francq BG,et al.Improved accuracy with 3D planning and patient-specific instruments during simulated pelvic bone tumor surgery[J].Annals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4,42(1):205-213.

谭艳(1987-),女,湖南长沙,硕士在读,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李旭英,E-mail:1259734926@qq.com

R473.73

B

10.16821/j.cnki.hsjx.2016.22.035

2016-04-28)

猜你喜欢
医生肿瘤手术
最美医生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手术之后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ceRNA与肿瘤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床旁无导航穿刺确诊巨大上纵隔肿瘤1例
《肿瘤预防与治疗》2015年征订启事
中西医干预治疗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10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