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气促患者进行急诊处理的效果研究

2016-03-08 20:01马大伟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3期
关键词:典型性胸闷急诊科

马大伟

(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安徽 滁州 239000)

结合以往的临床研究来看,急诊科的临床医生对气促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诊断,并做好相应的分诊准备以及对此类患者及时进行救治具有重大的意义,是有效地控制其病情发展的关键[1]。为了探讨对气促患者进行急诊处理的临床效果,笔者对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气促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气促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36例。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2.68±5.27)岁。这60例患者入院后,我们对其均进行了临床检查,其均存在气促、胸部憋闷等症状。在这60例患者中,出现阵发性干咳症状的患者有8例,出现头痛、头晕症状的患者有12例,出现心悸、食欲减退、焦虑不安症状的患者共有20例,出现四肢麻木、乏力症状的患者有8例,出现胸痛症状的患者有2例,出现气紧症状的患者有10例。这些患者的发病时间在30min~24h之间。在这些患者中,因患有呼吸道疾病而导致气促的患者有30例(50%),因患有心脏疾病而导致气促的患者有7例(11.7%),因患有焦虑症而导致气促的患者有9例(15.0%),因患有颈椎病而导致气促的患者有14例(23.3%)。

1.2 治疗方法

这60例患者入院后,急诊科的临床医生仔细询问其病史,对其进行体格检查,并对其进行血压监测及12导联心电图检查,必要时对其进行24小时心电监护。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及尿常规检查,为其检测血清肌钙蛋白、心肌酶谱及电解质的水平,并对其进行正侧位胸片及肺功能检查。对伴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进行B超检查,对伴有头晕症状的患者进行颈椎X线检查。临床医生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根据《急诊内科学》中的相关标准对其的病情进行诊断。对于存在胸闷症状的患者,临床医生先为其使用鼻导管进行吸氧治疗,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①对于因气胸导致气促的患者,如果其肺内压缩小20%以上,应及时对其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②对于因病毒性心肌炎、甲亢及心包积液导致气促的患者,应将其转至内分泌科、心内科接受相应的治疗。③对于因非典型性哮喘、急性支气管炎导致气促的患者,可首先针对其实际病情对其进行相应的支气管扩张治疗和抗炎治疗,为其使用必可酮气雾剂及舒氟美进行治疗。如果患者出现明显气紧的症状,每20min为其喷2喷万托林气雾剂,并观察其心律的变化情况,然后对其进行补液治疗及使用广谱抗生素进行治疗。④因颈椎病导致气促的患者,可给其静脉滴注地质银杏达莫或葛根素,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局部理疗。⑤对于因一氧化碳中毒导致气促的患者,应及时为其使用鼻导管进行吸氧治疗,并为其使用三磷酸腺苷、辅酶、浓度为20%的甘露醇及大剂量的维生素、细胞色素C进行静脉滴注,并对其进行高压氧治疗。⑥对于因焦虑症导致气促的患者,可给其使用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并使用维生素B1、B12及谷维素进行治疗,以调节其机体植物神经的功能。此外,临床医生应及时对气促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缓解其气促的症状。

2 结果

经急诊处理后,在这60例患者中,有57例患者被治愈。在其余的3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患有颈椎病,有1例患者患有非典型性哮喘,有1例患者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对这3例患者进行后续治疗后其气促的症状有显著改善。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上以气促为主诉就诊的患者日益增多。有研究发现,该病对应的伴随症状呈多样性表现,这使得对此类患者进行鉴别诊断的难度较大。在临床上,气促患者常会出现胸闷等症状。在本次研究中,所选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一般,且均无哮喘病史。有研究认为,在出现阵发性胸闷症状的气促患者中,发病原因为非典型性哮喘患者所占的比例较高,且此类患者多存在气道炎性反应增高的表现。另有研究显示,当非典型性哮喘患者并发COPD后,其会出现呼吸流量指标下降的表现。如果患者未出现气道炎性反应增高及肺功能异常等表现,可确诊其患有神经官能症。在对气促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鉴别诊断时,对其进行肺功能检测的意义重大[2]。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发病的早期其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多表现为感冒的症状。此病患者多为儿童和青壮年。当此病患者发生感冒2周左右时其会出现气促、胸闷、心慌等症状,易将其病情误诊为感冒未彻底痊愈。结合以往的临床研究来看,除胸部症状以外,当患者的心肌受累明显时,其可能会伴有乏力、头晕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烦躁不安、肢体末梢皮肤呈青紫色、面色灰白及四肢冷湿等症状,并会突发心源性休克。因此,此类患者的病情一旦被确诊,应立即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由颈椎病引起的心脏病又叫做颈源性心脏病。此病患者的颈椎间盘出现退行性改变,导致其颈椎骨、肌肉、韧带也出现退行性改变,从而导致此处的神经根、血管及颈脊髓出现临床症候群。临床上将此病叫做颈椎综合征。骨赘压迫此处的交感神经节,并会对患者的颈下神经节节间支锁骨下袢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进而使其出现假性心绞痛。另外,此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胸闷、气促、胸前壁疼痛、心悸等症状,且会伴有心率、血压的改变。在本次研究中,主诉出现气促、心前区闷痛、心悸的患者,其临床症状与心绞痛相似,而且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头晕的症状。对此类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及心脏彩超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患者机体的血糖及血脂水平均正常,对其进行体检发现其颈椎的活动能力轻度受限,故确诊其患有颈椎综合征[3]。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气促患者进行急诊处理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盛慧球,陈影,陆一鸣等.发热伴胸闷、气促和心包积液1例[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2,07(1):47-50.

[2] 胡肖伟.咳嗽气促伴面色苍白[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1,18(4):373-374.

[3] 王珍,屠春林.表现为胸闷,活动后气促的运动神经元病变1例[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93.

猜你喜欢
典型性胸闷急诊科
胸闷气短就医前先做五项功课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胸闷 疾病发病前兆
《思考心电图之166》
地基处理典型性施工效果分析
胸闷,疾病发病前兆
捕捉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以纯净的心写纯净的人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技巧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