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治喑取阳明

2016-03-09 07:35李迎春谢强黄晓萍邱宝珊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阳明经咽喉阳明

李迎春, 谢强, 黄晓萍, 邱宝珊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广东广州 510405;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南昌 336300;3.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广东佛山 528203)

论治喑取阳明

李迎春1,谢强2,黄晓萍3,邱宝珊1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广东广州510405;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南昌336300;3.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广东佛山528203)

从阳明经与喉的生理、病理的相关性探讨从阳明经论治喉喑的思路。认为喉喑的发病部位在喉,喉的生理、病理依赖阳明经功能的正常,阳明经功能的正常亦有赖于喉的生理功能正常。喉喑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与阳明经功能失调有密切的关系。“治喑取阳明”在临床上主要从阳明热盛证、阳明气虚证及阳明阴虚证进行辨证论治,采用治阳明之法调理脾胃功能对治疗喉喑疾病有良效。

喉喑;阳明经;阳明热盛证;阳明气虚证;阳明阴虚证

喉喑是以声音嘶哑为主要症状的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部位主要在声带,多见于外感后或职业用嗓者。古今医家多从脏腑论治本病,如古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七·治咽喉口齿》:“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荆芥汤”;《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声瘖》载“胃火上炎者,竹叶石膏汤;肝胆火盛者,柴胡清肝散之类主之”;《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六·声音门》提出治久病音哑“元气不足,肺卫不滋,宜补气养金润燥,若虚劳之人,则宜滋肾水,润肺金……”。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耳鼻咽喉科学》中指出该病急者多从肺论治,缓者多从肺、脾、肾论治[1]。由此可见喉喑以脏腑辨证施治为多见[2-3]。然而,喉喑为发生于声带的疾患。声带是一对具有弹性的黏膜皱襞,是发声之基础,由声韧带、肌肉、黏膜组成,呈白色带状,边缘整齐[4]。无论从形态亦或从功能而论,声带都应归属于中医“筋”的范畴,“筋”的迟缓、软弱无力称之为“痿”[5]。故喉喑者亦可参照痿证进行辨治。《内经》中的“治痿独取阳明”同样适用于喉喑,治喑亦应从阳明论治,由六经辨治喉喑特别是从阳明辨治更为直接和适宜。

1 治喑取阳明的理论基础

1.1经络生理相关性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统称阳明经。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入属大肠。其分支从锁骨上窝上行,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夹口两旁,左右交叉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经气于迎香穴处与足阳明胃经相接。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出其端”。《灵枢·本输》亦有曰:“足阳明挟喉之动脉”,由此可见两条阳明经均有经络循行于咽喉部,与咽喉的功能密切相关。

喉为气机出入上下之所,有行呼吸、发声音、护气道之功能,其后缘为食道入口。声带生理功能的正常依赖于阳明经。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接受从咽喉而下之水谷进行受纳与腐熟,化为精微,再升清敷布于全身包括咽喉。中气充喉,喉得濡养,声道通畅,气满喉门则发声清亮有力。阳明经位居中焦而功于斡旋,其生理功能以降为主,以通为用,喜燥恶润,喉腔亦为清空之窍,喜空恶满。阳明经气和降,有助于喉腔清灵,与脾气升发相辅相成,声户运动自如,声音得出,丰满圆润。

同样,阳明经的生理功能的完成亦有赖于喉生理功能的正常。会厌与喉开合正常则食物能入胃内,不致误吸。正如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提出:“会厌与喉,上下以避开合,食不厌精下则吸而掩,气上则呼而出。相交为用,缺一则饮食废而死矣”。另一方面喉为气道,气道通畅则气有所入,宗气充沛,阳明得气之温煦和推动则受纳腐熟功能正常,气血之源充足。可见阳明与喉的生理关系相当密切。

1.2病因病理相关性阳明经与声户在病因病理上互相影响,互为因果。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若阳明气血功能异常,则声户运动障碍而致声音异常。若阳明气血亏虚,中气虚乏则可致声嘶乏力,发声易于断裂不续,控制不能自如。若食辛辣炙煿,致阳明经热盛,腑气不通,中焦蕴热,循经灼喉则可致声门红肿,声嘶。正如《景岳全书·卷二十八》曰:“胃气直透咽喉,故又为阳明之火最盛”;又若过食寒凉,损伤中土,胃失受纳,运化失职,则可出现阳明气虚,气虚不能鼓动声带,声户黏膜淡白,声户闭合乏力;另阳明与太阴互为表里,太阴脾失健运,水液运化失常,湿浊上犯声户,见声户黏膜肿胀,或有息肉等。正如《普济方·卷六十三·咽喉门》曰:“足阳明之脉,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是知咽喉者,脾胃之候也。脾胃有热,风毒乘之,其气上冲,经络胥应,故咽喉为之肿痛”。

声户功能异常亦可影响阳明经的生理功能。五谷之品能进入中焦,其与会厌与声户关系密切,声门不能正常闭合则饮食不入胃,胃无所受纳,气血乏源,且宗气的生成与喉息息相关。宗气由喉吸入之清气与脾胃后天化生之气组成。喉功能异常,宗气形成障碍则可致全身气机运行生成异常。

2 治喑取阳明的应用

从阳明治喑,历代医家有所论述。《灵枢·经脉》就提出:“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气病气逆则喉痹瘁瘖,针刺丰隆……”。在《灵枢》其他相关篇章亦有论及,如《灵枢·寒热病篇》曰:“暴瘖气鞕,取扶突与舌本出血”。从阳明治喑可分以下证型论治。

2.1阳明热盛证素有积热,复感外邪,内外热结,热盛为火,上犯声户,证见声音重浊不扬,喉痛声哑,发声痛,吞咽痛;检查可见声带、室带弥漫性红肿,杓区红肿高起或见黄白小点,兼有壮热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脉数。治宜清泄阳明,化痰开音,可选清咽利膈汤加减,偏于阳明经证者选用白虎汤加减。

2.2阳明气虚证气虚,喉门失养,则声音嘶哑,日久不愈,讲话费力;气虚鼓动声户无力则语音低弱;气虚声出乏源,故语不持久,声时缩短;气属阳,上午阳气主事,气虚则上午重,下午轻,声带失养,湿浊停聚,故声带淡白或淡红增厚;常常兼有少气,倦怠之征,舌淡胖,苔薄白,脉细。正如《内经》中提到“治痿独取阳明”,宜补益肺脾,充喉宏声,可选参苓白术散加减。

2.3阳明阴虚证阴津亏损,喉失濡养,气失所充,故声音不扬,沙哑失润;阴亏难复故日久不愈,阴虚火旺,故喉门鼓膜淡红或暗红,少润无泽;精亏不能化气,血行缓慢,久则气血瘀滞,声带边缘增厚,声门闭合不全。多兼有咽干,喜清嗓,盗汗等。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降火开音,可选玉女煎或沙参麦冬汤加减。

以上各型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均可加用针刺治疗[6-7]。古代医籍针灸资料较多,如《针灸甲乙经》中记载喑不能言,合谷及涌泉、阳交主之。《证治准绳·杂病·瘖》对治喑取阳明可谓解释详尽,其曰:“……其二取足阳明,经云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卒瘖,取之所另是也……其三取手阳明,经云暴瘖气哽,取扶突与舌本出血,舌本廉泉穴是也”。在临床上常选用的主穴有开音1号[8]、水突、扶突,配穴常用合谷、商阳、足三里、丰隆等。针刺方法在《灵枢·经水》中有描述,其曰:“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泻也。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意指足阳明经血气盛大,只有深刺和久留才能达到散气泻邪的目的。当然,临床也有不少医者选用耳针、穴位注射及推拿按摩[9]等。

3 验案举隅

陈某,女,32岁,2015年10月18日初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主诉为声嘶1年余。患者1年前因言语过度出现该证,就诊时声音低弱,语不持久,疲劳后加重,诸证上午重,下午轻。平素咽喉部异物感,喜清嗓,少许痰,色白。检查见双披裂及双侧室带淡白,少许红斑,附着少许分泌物,声带前1/3处稍隆起。自诉5年前有胃溃疡病史,已治愈,偶有反酸,胃胀。舌质淡胖暗,苔白,脉细。诊断为慢性喉炎(证属阳明气虚证)。方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处方如下:白扁豆30 g,白术15 g,茯苓15 g,甘草6 g,砂仁6(后下),山药15 g,桔梗10 g,莲子30 g,党参30 g,薏苡仁30 g。共7剂,每日1剂,水煎服。同时配合针刺治疗,选穴开音1号(双)、廉泉穴、足三里穴(双)、合谷穴(双),留针20 min,留针期间嘱患者深呼吸,行吞咽动作,针刺1周3次;1周后患者上述症状改善,但仍有声嘶,异物感、痰均较前减少,舌淡胖,苔薄白,脉细,患者不愿继服中药,遂以针刺继续治疗,选穴仍同上方。治疗4周而愈。

在临床实践中,笔者观察到治喑特别是难治性喉喑选择从阳明入手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治疗手段可多样化,不必仅局限于从阳明辨证选用中药内服治疗,亦可选用针灸包括针刺、耳穴、穴位注射等多种方法联用,可为喉喑的治疗提供一种简、便、效、廉的治疗方法。

[1]熊大经,刘蓬.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2]张明,尹成美.喉喑的辨证施治[J].中国社区医师,2002,18 (14):32.

[3]徐克强.试论喉喑与气虚的关系[J].江苏中医,2001,32(5):8.

[4]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32-433.

[5]何婷婷.“治痿独取阳明”刍议[J].吉林中医药,2008,28 (5):322.

[6]周开斌.黄鼎坚教授针刺治疗声嘶经验[J].广西中医药,2003,26(6):31.

[7]陈国琴.针刺治疗喉喑32例疗效分析[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11):31.

[8]李迎春,龚慧涵,陶波,等.针刺开音1号穴配合颈夹脊穴治疗声带小结25例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7 (3):239.

[9]杨美芝.李爱华,曾红文.治痿独取阳明新探[J].按摩与导引,2003,20(3):9.

【责任编辑:贺小英】

R256.16

A

1007-3213(2016)04-0592-03

10.13359/j.cnki.gzxbtcm.2016.04.034

2016-03-08

李迎春(1976-),女,副主任中医师;E-mail:doctorlyc@126.com

广东省科技厅课题(编号:2011031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杏林传承计划项目

猜你喜欢
阳明经咽喉阳明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高中生物错题集建立的实践研究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电子鼻咽喉镜在腔镜甲状腺手术前的应用
家用小方治疗咽喉肿痛
杲杲冬日阳明暖好时光
从阳明经论治黄褐斑浅析
罗阳明:大瑶山里的年轻博士
论泻南补北不可以治痿取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