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瑃应用子午流注针法经验撷要

2016-03-09 07:35邢潇王艳君崔林华计彦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子午流黄帝内经针法

邢潇, 王艳君, 崔林华, 计彦新

(1.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51;2.河北省中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11;3.邢台市中医院,河北邢台 054000)

·名医传承·

高玉瑃应用子午流注针法经验撷要

邢潇1,王艳君2,崔林华1,计彦新3

(1.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51;2.河北省中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11;3.邢台市中医院,河北邢台054000)

总结高玉瑃教授应用子午流注针法的经验。高教授认为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来源为《黄帝内经》,契合中医天人相应观,故运用得当则疗效确切。在子午流注针法的具体应用上,高教授认为应因病制宜,灵活应用;提出应用子午流注针法取得良效的关键除选择好适应的病症、把握好应用的时机从而创造证、时、穴三者相合的局面之外,还要精研经典掌握子午流注针法的精髓灵活应用;并对子午流注针法运用过程中的质疑做出了解释。

子午流注;针灸疗法;名医经验;高玉瑃

高玉瑃(1930-)教授家学渊深,其父高季培老先生早年师从京津名医肖龙友、郭眉臣、王春园,尽得其传,学验俱丰。高玉瑃教授16岁即开始跟随其父学医,家传有子午流注针法。由于从小耳濡目染,因此高玉瑃教授对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这一类按时间取穴的方法非常重视。其独立行医后每日清晨开诊前必先将当日各个时辰所开穴位推算一遍,记于纸上,压在案头备用。通过长期的临床运用,高玉瑃教授对于子午流注纳子法、纳甲法和飞腾八法的开穴几乎不用推算即能脱口而出;对于灵龟八法开穴的推算也非常迅速。高教授认为子午流注针法若运用得当,可速获良效,对于一些疑难病症效果也十分明显。在传承燕赵高氏针灸学术思想中,学术带头人王艳君[1]、崔林华[2]已对其治疗病证经验进行了总结。以下所述是高玉瑃教授对子午流注针法的基本认识和应用经验撷要,虽非全面总结,但可窥其大略,以资同道。

1 子午流注针法契合中医天人相应观

通过文献研究分析,高玉瑃教授认为尽管子午流注针法到金元时期才出现,但其理论是源于《黄帝内经》无疑[3]。该针法是在《黄帝内经》理论上发展精炼出来的针刺取穴方法,是契合中医天人相应的观念的,因此临床用之有效。

高玉瑃教授认为:人作为自然的产物,本身就受到自然环境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其生命活动也与自然息息相通,自然的各种特征也在人体中有相应的表现。《素问·宝命全形论》认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四季的交替、月亮的圆缺、日出日落等自然节律性的时间变化可对人体产生影响。《黄帝内经》中还有“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素问·厥论》),“月始生,则血气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及“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素问·生气通天论》)等诸多论述,反映了人体气血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那么针灸治疗是否也应根据气血随时间的变化的特点而进行针灸呢?《黄帝内经》也给出了相应的提示,如《灵枢·四时气》中提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血为定。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腧,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就是针对季节变化的针灸要求。《素问·八正神明论》中“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以及《素问·缪刺论中》“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则是根据月亮的盈亏对气血的影响而安排针刺的要求。因此高玉瑃教授认为:由于人体气血状况直接受自然界中各种节律性变化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刺治疗也要考虑时间因素。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所言,“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而子午流注针法正是基于《黄帝内经》的要求,将针刺取穴与时间因素紧密结合的产物。从高玉瑃教授本人多年的临床验证来看,无论何种子午流注针法,只要用之得当,疗效都会非常显著。从现代研究来看,无论是在临床治疗效果[4]还是在相关的基础研究[5]方面,都对子午流注针法予以了肯定。有些同道还对血压等生理指标的昼夜节律与子午流注时辰规律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6],其结果也是肯定的。因此高玉瑃教授常用“理真”来说明该取穴法的理论正确。

2 因病制宜灵活运用子午流注针法

“效实”是高玉瑃教授多年使用子午流注针法从事临床治疗工作得到的结论。高玉瑃教授行医至今60余载,子午流注针法几乎天天使用,因此积累了大量的病例和临床经验,虽然没有使用现代统计方法进行过严格的科研对照,但对于疗效自有其深刻的体会,正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高玉瑃教授认为子午流注针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可提高治疗效果,能治疗疑难疾病和可加快治疗进程3个方面。但是要想将子午流注针法的这些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必须要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才能做到。有人认为子午流注针法有益无害,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高玉瑃教授经过长期临床观察认为,此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任何治疗方法都有其利弊,子午流注针法也一样有它适用的范畴和最佳的使用时机。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应用子午流注针法最合理,效果最好,现总结如下。

2.1发病有时,宜用纳子之法高玉瑃教授认为对于每日发病有时的疾病,运用子午流注纳子法疗效可靠。每日定时发病的特点正说明该病具有很强的时间节律性,与经脉气血日周期的变化是相应的,因此是子午流注纳子法的适用证,用之往往有显著疗效。

高玉瑃教授曾治疗一头痛患者,此患者为高玉瑃教授的同事,中年女性,无任何诱因于每日下午出现头痛,发作时头暴痛难忍几欲自杀。得病半月余,多方治疗无效。患者就诊于高玉瑃教授时为上午,经过四诊合参并未发现明显异常。仔细询问病情得知:患者每日下午大约在15点到17点之间发作,发作时头剧痛似要裂开。其他时间基本无症状,遂将其诊断为“雷头风”,并约其下午发作前再来门诊治疗。高玉瑃教授分析,此例患者无其他相关症状,舌脉等均较为正常,按照四诊合参几乎无法辨证。但是每次发作都在申时,有明显的时间性。申时为膀胱经当值,其病发部位又在头部,为膀胱经所过部位。因此只按子午流注纳子法进行分析和治疗即可。该患者疼痛剧烈如劈可按实证进行治疗,于申时刺双侧膀胱经子穴束骨以泻邪气,此病可愈。当天下午患者13点即来候诊,快到15点时患者即躁恐不宁,坐卧不安,问其原因,患者诉:“头很快就要痛了”。此时高玉瑃教授才分别在患者两侧束骨穴各刺一针,留针2 h。结果当日患者头痛未发作。次日治法及时间不变,巩固治疗1次。随访结果示患者头痛自治疗后未再发作。此例是属于按四诊合参不易辨证的情况,虽然症状很严重但疾病本身并不复杂,有明显的每日定时发作的规律性,因此使用子午流注纳子法疗效显著。

2.2穴证相合,需要按穴取时对于发病无时间规律特征的疾病如何使用子午流注针法才算合理呢?高玉瑃教授认为可在子午流注开穴时针刺,由于此时穴位本身气血充盈,穴位的主治作用虽并未增加,但可大大提高该穴的治疗效果。子午流注所开穴位需与患者的病证相符或者是有关,即“穴证相合”,这是取得良效的关键原因之一。“穴证相合”时只选用子午流注所开的穴位治疗,或稍加其他穴位配合即可取得良效。若子午流注所开穴位与疾病完全无关往往效果不佳,高玉瑃教授称之为“穴证不符”。“穴证不符”时多数需要以其他针对性的针灸处方为主,以子午流注开穴为辅或不用子午流注针法即可。故对于一些疑难重症,高玉瑃教授提倡按穴取时的方法。明代针灸家高武在《针灸聚英》中也提到“某日某时某穴开,凡百病皆针此开穴,误人多矣”,主张使用“使人知某病宜针灸某经某穴,当用某日某时其穴开时方可针之”的按穴取时法。

高玉瑃教授在治疗一些疑难病或常规治疗无效的疾病时,常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主要穴位推算好开穴时间,“约期而治”。高玉瑃教授曾治疗一位28岁的青年男性,该患者患频发性室性早搏多年,常年服西药控制。因其要结婚育子,担心所服用的药物会对后代有影响,故自行停药。停药后,早搏频发而不能正常工作,因而前来就诊。经过推算次日上午巳时为丁巳时,按子午流注纳甲法推算为血归包络开大陵穴,按灵龟八法推算正值开内关穴,于是要求其次日上午9时来诊治,取双大陵、双内关穴并配双公孙穴治疗。治疗一次后患者就未再来诊治,几日后路遇患者,询问治疗效果,患者诉上次针灸之后早搏现象即消失,未再进行其他治疗。此病案为典型的按穴取时的病例。仅按子午流注纳甲法及灵龟八法开穴即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高玉瑃教授认为《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言“知其往来,要与之期”为按穴取时、约期而治的理论依据。前例“雷头风”患者也是应用这种方法。“约期而治”人为地造成了证、时、穴三者相合的局面,疗效往往较好。这一点在子午流注纳子法中较易做到。

2.3精研经典,需要灵活运用高玉瑃教授认为运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疾病疗效的好坏,并不只在于算穴、开穴的准确与否,更主要的是在于医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子午流注的内涵,能不能因病制宜活学活用。当然能够算准穴位这是基础,但这也只是初步。如果只会算什么时间开哪个穴,然后机械地按时取穴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的。取效的关键是对子午流注道理的深刻理解,及对中医天人相应理论的把握。只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才能够随症变通,用好子午流注针法。《黄帝内经》在理论上奠定了子午流注针法的基础,是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依据及来源。后世医家对子午流注针法的发挥多是对《黄帝内经》理论的挖掘和应用。因此要想学好子午流注针法就必须充分重视《黄帝内经》,并细心研读。此外对后世发挥和应用子午流注医家的论著也要“精其心而穷其法”,如此才能对各种时间针法融会贯通,真正掌握。这样在使用子午流注针法时才能灵活而不呆板,在临床应用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高玉瑃教授曾治疗一位常年失眠患者。该患者为女性,45岁,身体消瘦,胃脘不适,面色萎黄,纳差不寐,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细数。高玉瑃教授辨证为胃阴不足,气血两虚。治疗采取益气养血,健脾和胃的方法,选穴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公孙、胃俞、脾俞、照海、太冲、太溪、安眠穴。经过一段时间的针刺治疗,症状时好时坏,疗效不稳定。于是要求患者每日上午来诊,所选穴位遵循原治疗方案不变。结果患者病情很快得到明显改善。此例病案中高老师并未直接根据子午流注选穴,只是将治疗时间固定到上午,即辰时和巳时。这两个时辰分别是子午流注纳子法中胃经和脾经当值之时,因此可以加强针灸对脾胃的调理作用,故而取得良效,高玉瑃教授称为“借力”。这正是高玉瑃教授对子午流注针法的活学活用的体现。

3 子午流注针法应用释疑

对于多年来同道们对子午流注针法的一些疑问,高玉瑃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进行了探索式的讨论。现对其有代表性的观点介绍如下。

(1)对于时差问题,高玉瑃教授在临床工作上一直应用地方平太阳时作为计算标准进行推算。(2)对于真太阳时和古代十二时辰是否平均分割的问题[7],高玉瑃教授自己只是按地方平太阳时开穴,并且以两小时为标准将一天平均分配为十二个时辰。(3)对于纳子法子午流注与营卫运行的周数不符的问题[8],高玉瑃教授认为人体气血盛衰的周期并非是单一的,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到年周期、月周期、日周期和时周期,这就像是大海有大潮、有海浪、有浪花。五运六气学说可以说是较大的周期,四季更替就是以年为周期,而《素问·八正神明论》中的“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就是明显的气血随月变化的周期。纳子法子午流注的依据是气血每日旺衰的周期的变化。营卫一日五十周于身是更小周期的变化,只是潮汐上的波浪而已。也就是说当“月郭空”时,虽然子时胆经的气血仍会相对旺盛,但也不会达到“月郭满”之子时的程度。营、卫一日五十周于身与日周期的气血变化关系也是如此。(4)对于子午流注的开穴方法,自古就呈多种方法并存的局面,缺乏统一的标准[9],高玉瑃教授认为这与子午流注针法的沿革有关。何若愚认为确实存在一些时辰无穴可开的情况,因此在《子午流注针经》中明确提到“凡我同声之友,见其违阙,改而正之,庶行之久远而无弊焉,不亦宜乎”[10],这正是一个科学的态度。因此各代医家多有补充发挥,造成目前多种方法并存也是必然。高玉瑃教授目前使用的纳甲法就是单玉堂先生的补穴方法,即142530的开穴规律[11]。但同时高玉瑃教授也提出自己对子午流注补穴的看法,认为后世临床各家根据自己的经验,补穴方法有所不同,各有各的道理,临床效果也都不错,但与原有穴位的疗效还是有差距的,毕竟只是权宜之法。这种差距的造成与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原理有关。因此在治疗中高玉瑃教授提倡首选徐凤《针灸大或》原有开穴。(5)纳子法补法的对冲时辰针刺问题。对于有的同道提出的纳子法补法是否应该选择子午流注值最小的时辰(即对冲时辰)进行针刺[12]的问题,高玉瑃教授认为,一般认为按纳子法计算子午流注值的最小时刻在对冲的时辰[12],如心经午时当值气血最为旺盛,到其对冲时辰子时气血降低到最小值。如需泻法则应选用午时针其子穴,如需补法则应选择午时之后的未时针其母穴,而不是选择气血最少的子时针刺。这是因为未时是心经气血高峰过后开始下降之时,此时行补法正合《黄帝内经》所言“追而济之”之意。而子时心经气血衰败至极,物极而必反,气血马上面临由衰转旺的变化,此时行补法似不符经旨。

4 结语

高玉瑃教授家传渊深,治学严谨,在子午流注针法方面颇有研究。高玉瑃教授认为子午流注针法理论来源主要依据为《黄帝内经》,即“理真”;疗效上,通过自身数十年临床实践显示子午流注针法应用得当确有良效,即“效实”。根据其临床体会,应用子午流注针法取效的关键是选择好适应的病症、把握好应用的时机及掌握精髓,灵活应用。对于子午流注针法具体运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高玉瑃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建议后学者多研究经典掌握子午流注针法的精髓,活学活用,使该针法进一步完善并发扬光大。

[1]王艳君,崔林华,袁军,等.高玉瑃治疗面瘫经验撷要[J].中国针灸,2015,35(5):479.

[2]崔林华,邢潇,薛维华,等.高玉瑃教授针灸治疗头痛经验撷要[J].中国针灸,2015,35(12):1285.

[3]殷克敬,王瑞辉.中国时间医学的代表——“子午流注针法”探源[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26(1):1.

[4]宋爱利.子午流注针法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8):2551.

[5]李永方.择时选穴针灸法的实验研究概况[J].辽宁中医杂志,1991(4):45.

[6]孟建晓,毛静远,侯雅竹,等.血压昼夜节律与子午流注时辰规律的相关性[J].中医杂志,2015,56(16):1378.

[7]向谊,黄伯灵.真太阳时的时辰间距并非相等[J].中国针灸,2002,22(6):395.

[8]卓廉士.从卫气运行看子午流注之纰缪[J].中国针灸,2008,28(12):884.

[9]张勇,张英,邢玉瑞.子午流注针法近十年研究述评[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28(6):60.

[10]阎明广.子午流注针经[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6:25.

[11]张福顺.子午流注142530针法掌诀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2000,16(2):47.

[12]乔新,谷岩春.子午流注值的函数和映射表述及其临床意义[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4):2.

【责任编辑:贺小英】

R246

A

1007-3213(2016)04-0612-04

10.13359/j.cnki.gzxbtcm.2016.04.039

2016-02-29

邢潇(1976-),男,副主任医师;E-mail:xx19760619@163.com

王艳君(1962-),女,主任医师,教授;E-mail:wangyj8055@sina.com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项目(编号:2014038);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项目(编号:2015145)

猜你喜欢
子午流黄帝内经针法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子午流注选穴艾灸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中药口服配合子午流注开穴法治疗失眠31例临床疗效观察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