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眉县葡萄霜霉病严重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2016-03-09 12:46张相文何丽丽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6年10期
关键词:碧护眉县果粒

张相文,何丽丽,李 娟

(陕西省眉县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722300)

赵 骅

(眉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李 轩

(眉县园艺场)



陕西眉县葡萄霜霉病严重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张相文,何丽丽,李 娟

(陕西省眉县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722300)

赵 骅

(眉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李 轩

(眉县园艺场)

陕西省眉县种植鲜食大粒葡萄已经超过20年时间,规模种植面积已在800公顷以上,年产鲜食大粒葡萄约2万吨。以前主要以巨峰系列品种为主,栽植在首善镇醋家塬村、段家庄村、余管营等村。1996年小面积引进红地球品种,试栽成功后,于2000年开始了红地球品种的规模发展,红地球品种主要分布在秦岭北麓海拔700~800米的黄土坮塬地区,包括横渠镇武家堡村、万家塬村、红祥村、大镇村,汤峪镇上王村、楼观塬村、闰家堡村,齐镇东凉阁村等村,占全县葡萄栽植总面积的60%。

因连续多年种植,加之部分种植户管理不科学,使葡萄霜霉病病菌基数逐年增大。尤其是受2014年8、9月秋季阴雨连绵和2015年春季4月中下旬的连阴雨天气影响,葡萄霜霉病发生早,且格外严重,导致晚熟红地球品种及部分巨峰系品种葡萄叶片、果穗染病,致使部分果园果穗上的果粒染病脱落,普遍造成严重减产,部分果园绝收,损失惨重。笔者就2015年眉县葡萄霜霉病严重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葡萄霜霉病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1 发病症状

1.1 叶片发病症状

葡萄霜霉病病菌主要侵染葡萄植株的绿色部分,特别是叶片,叶片受害后,最初在叶面上产生半透明、水渍状、边缘不清晰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淡黄色至黄褐色多角形病斑。发病4~5天后及空气潮湿时,病斑部位反面形成幼嫩密集白色霜状物。病叶是病菌的主要侵染源。严重感染的病叶会造成叶片脱落,从而降低果粒糖分积累和越冬芽的抗寒力。如果生长初期侵染叶柄、卷须、幼嫩花穗,也会出现同样症状,发病严重时病梢生长停止、扭曲、枯死。

1.2 果粒发病症状

葡萄霜霉病发生严重及气候条件适合时,幼嫩果粒也会高度感病,感病后果粒颜色变为灰色,果粒表面布满霜霉。果粒直径长到2厘米时,一般不形成孢子,即没有霜霉状物。果粒成熟时较少感病,但感染的果梗可以传染给老颗粒,病粒变褐色,但不形成孢子。感染的果粒保持坚硬,甚至比正常果粒还硬,但成熟时变软,病粒易脱落,留下干的梗疤。葡萄霜霉病发生严重的果园,部分穗轴或整个果穗也会脱落。

1.3 树体发病症状

葡萄霜霉病发生严重时,常造成叶片早衰、脱落,影响树势和营养贮藏(果实、枝条、根系),从而成为果实品质下降、冬季冻害(果实、枝条、根系)、春季缺素症(叶片黄化)、花序发育不良(大小粒严重)、重复感染葡萄霜霉病(树势衰弱)以及其他病害的主要原因。

2 病原

葡萄霜霉病病菌为专性寄生菌,只为害葡萄。病菌在被寄生的葡萄组织细胞间繁殖,然后进入细胞吸收养料。

3 病害的传播及发生

3.1 靠病叶传播

病菌主要在病残落叶中越冬,冬天暖和的地方,也可附着在芽上和挂在树上的染病叶片上越冬,或在潮湿的土壤表面越冬,病菌可随腐烂病叶在土中存活2年,利于病菌越冬和春天大量萌发。

3.2 靠雨水传播

一是春天气温达到11℃左右,雨水多时,病菌经过雨水的溅射,随风雨飘散到新叶上,在游离水中萌发,在适宜的气候环境条件下,病菌从萌发到侵入寄主约需90分钟。病菌通常在晚间生成,暴露在阳光之下数小时即失去活力,侵染一般在早晨发生,从侵染开始到表现症状约需4天。二是如果夏天连续不断地每隔8~15天交织出现暴风雨,病菌在易感病的嫩叶及新梢上侵染,使病害在葡萄园内迅速蔓延传播。北方果园,葡萄霜霉病于6月开始发生,7月增多,8—9月进入发病盛期。三是秋季8—10月老叶虽然具有抗性,但生长出的幼嫩叶片仍可以感病。近2年,由于受春季降雨早的影响,陕西眉县葡萄霜霉病5月就开始发生。

3.3 受温湿度影响

凡增加土壤湿度、大气湿度和寄主湿度的因素,均有利于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因此,频繁向树上喷药及土壤频繁灌水是引起葡萄霜霉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如果适宜病菌生长的温度及湿度同时发生,就会为葡萄霜霉病的循环侵染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葡萄霜霉病菌最适生长温度是25℃,最低和最高温度分别为10℃和30℃。湿冷的冬天和潮湿的春天,接着出现气候暖和及湿度较大的夏天及秋天,以及果园郁闭、不通风透光、果园湿度降不下来等都是葡萄霜霉病严重发生流行的主要原因。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适地适栽

不在降雨频繁的秦岭北麓区域栽植高度感染葡萄霜霉病的品种,如红地球、维多利亚、京秀等。

4.2 选用抗病品种

不同葡萄品种对葡萄霜霉病的感病程度不同。陕西省眉县主栽的红地球葡萄高度感病,可选择较抗霜霉病的红芭拉多、夏黑、巨峰、户太八号、早丰、阳光玫瑰等系列品种栽植。

4.3 采用避雨栽培

葡萄避雨栽培是以避雨防病为目的将塑料薄膜覆盖在树冠顶部的一种方式,是设施栽培中最简单实用的方法。葡萄采用避雨栽培后,能够有效地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可减少靠风雨传播病害的发生,特别有利于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控,可大幅降低病害侵染程度和喷药次数,全年喷药次数可减少40%左右。采用“单架式”避雨设施从葡萄开花前覆膜到葡萄采收完揭膜,全年覆盖6~7个月,中晚熟品种果穗套袋后以晴天和多云天气为主时可临时揭膜,使枝蔓、叶片、果穗在全光照下生长,有利于营养积累和花芽分化,并能有效地减轻强光高温伤害。

4.4 农业防治

(1)彻底清园。秋天落叶后,将脱落的病残落叶、病穗、病果清理干净,修剪完后再彻底清理1次,特别注意及时摘除挂在树上没有脱落的带病叶片,及时收集清理带菌的枯枝、落叶等,带出果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尽量减少越冬病菌基数。

(2)科学施肥。改变传统的施肥观念,采用先进科学的平衡配方施肥理念来推广长效生物有机肥加速效无机复合肥,推广大量元素加中微量元素有机全营养的平衡配方施肥模式,培养出健壮的树势,来提高和增强果树的抗病能力。

(3)及时排水。建设完善的排灌系统,大雨过后及时把水排出园外,防止园内积水,降低果园湿度,减少葡萄霜霉病再侵染机率。

(4)合理负载。成龄果园每亩产量应控制在2000千克左右,给葡萄叶片、枝条、根系、花芽各个部位生长留下合理适量的营养物质,培养出强健抗病的树势,确保葡萄树年年丰产、年年优质。

(5)推行防病新理念。提倡使用植物源类营养调节剂碧护与稀土、高钾叶面肥和杀菌剂同时混用防治葡萄霜霉病,即植物内源激素类营养平衡物质、中微量元素、杀菌药剂同时配合使用,充分发挥调节平衡、补充营养、强壮树体、防病抗病的综合效果。试验证明,碧护与叶面肥及杀菌剂同时混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葡萄叶片、嫩梢、果穗等营养器官质量,高质量的营养器官可有效预防或减轻葡萄霜霉病的发生。对已经发病的果园,每次在喷治疗药剂中都要加入碧护、NEB光合菌、高钾、稀土等微量元素叶面肥,可大幅减少喷药次数,提高防治效果。

4.5 化学药剂防治

一是提倡提高喷药质量,尽量减少喷药次数,建议在雨季来临之前进行规范性预防,即间隔10~15天喷1次杀菌剂,一般以营养类药剂与保护性杀菌剂混用为主;二是根据地域及气候变化情况,确定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期,发芽后至开花前是葡萄霜霉病重点防治时期之一,同时应注重雨季、立秋后的防治;三是葡萄霜霉病发病初期,一般先形成发病中心,可先对发病中心进行重点控制,然后视病害发生程度再进行全面防治。

(1)发病前预防。葡萄萌芽前7~10天,第1次喷药用碧护5000倍加30%王铜(氢氧化铜)保护性杀菌剂800倍液喷雾,此次加入碧护能起到预防“倒春寒”冻害和促进萌芽整齐的作用,还能增强药剂的预防效果。第2次喷药在萌芽后7~10天进行,用碧护15000倍加NEB光合菌叶面肥加10%氰霜唑水分散粒剂(科佳)1000倍液喷雾。第3次喷药在开花前10天时结合葡萄拉穗进行,用碧护5000倍加安融乐(助剂)5000倍加70%甲基托布津悬浮剂1000倍液喷雾预防,随后间隔10~15天用碧护15000倍加稀土20克加50%保倍水分散粒剂3000~4000倍喷雾预防。碧护加氰霜唑特别适合葡萄花前、花后使用,使用时在杀菌剂里最好加上1次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喷雾,以提早预防葡萄黑痘病的发生。

(2)发病初期防治。5月底至6月初是葡萄霜霉病发生初期及斑衣蜡蝉、红蜘蛛发生时期,此时正值葡萄营养器官幼嫩生长阶段,特别要注意喷药浓度,尽量交替使用杀菌剂,科学搭配杀虫杀螨剂,预防药害的发生。间隔7~10天喷1次碧护加叶面肥加杀菌药剂。用碧护10000倍加安融乐5000倍加10%氰霜唑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碧护10000倍加NEB光合菌叶面肥加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30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2.5%噁酮·霜脲氰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葡萄霜霉病,如发生金龟子、红蜘蛛为害时,可及时加入2.5%绿色功夫乳油3000倍液、15%扫螨净乳油1500倍液等药剂。

(3)病害严重发生期防治。7月中下旬至9月是葡萄霜霉病及多种葡萄病害交叉重叠严重的发生期,在选择药剂时尽量选用内吸及渗透效果好的治疗药剂。防治上及时用碧护5000倍加NEB光合菌叶面肥及高钾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加10%氰霜唑水分散粒剂800倍液,或80%烯酰吗啉(博爽)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2.5%噁酮·霜脲氰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喷雾防治。葡萄套袋后及采收后用半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喷雾防治。葡萄霜霉病严重发生的果园,要科学搭配“碧护”、高钾中微量元素叶面肥、防治效果明显的保护性药剂与治疗性杀菌药剂,尽量同时混合使用。间隔6~7天用碧护5000倍加NEB光合菌叶面肥或高钾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加保护性及治疗性杀菌剂,连喷3~4次,可有效治疗和控制葡萄霜霉病的发生。有葡萄灰霉病发生的果园,可加入4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防治,应注意防治药剂要交替使用,以防止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猜你喜欢
碧护眉县果粒
“果粒橙”的快乐时光
陕西眉县逸凡家庭农场:种植“阳光玫瑰” 走上阳关大道
脏脏珍珠奶茶的制作
眉县召开关心下一代工作联席会议
让猕猴桃“跑”起来——眉县猕猴桃产业“销售链”调查
陕西眉县首届猕猴桃园现场直播分享会成功举办
葡萄干的加工工艺
杨梅果粒饮料加工中果粒制备条件优化
碧护在加工番茄上的应用试验初报
冬季使用“碧护”可防果树受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