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精神脊梁,培养造就“四铁干部”

2016-03-10 07:04奚洁人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6年3期
关键词:脊梁理想信念纪律

奚洁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对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提出了四点要求,首先强调“要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并强调培养“四铁”干部,就是要补钙壮骨、立根固本。

第一,挺起精神脊梁,培养造就“四铁”干部,就要自觉坚定“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

共产党员必须始终坚定对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崇高信仰和信念,在政治方向和重大原则问题上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当前,这种“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不仅体现在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坚定自信上,而且要体现在始终坚定我们的目标自信和战略自信上。所谓目标自信,就是坚定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最终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坚定和自信。所谓战略自信,就是对协调推进和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坚定和自信。

关于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讲过两段非常精彩的话:一是“理想信念就是人的志向。古人说:‘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这是讲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是强调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可以使我们志存高远、无往不胜,最终实现那个远大的目标。二是“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可见,坚定理想信念,就是要始终挺起精神的脊梁;要挺起精神的脊梁,就要不断的补钙壮骨,立根固本。“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既是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党性上的又一次集中“补钙”,又是我们党探索补钙壮骨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新举措。

第二,挺起精神脊梁,培养造就“四铁”干部,就要坚定这份“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要有“铁一般担当”

忠诚,是担当的前提和基础,有了铁一般忠诚,才会有铁一般担当。古人曰:“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意为忠诚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事关人的前途和命运。我们讲的忠诚,已经超越了个人的利害得失,而是强调领导干部对党和人民应尽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首先,必须坚持对党绝对忠诚,对党高度信赖,做到热爱党、拥护党、永远跟党走。要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其次,对人民绝对忠诚,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政治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如古人所云:以百姓为天,以百姓心为心。值得强调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已经将忠诚、担当提高到了执政理念的战略高度,指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坚持“铁一般担当”,一方面要锤炼敢于担当的基本品格和素养。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为官避事平生耻,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胸怀,即胸中装什么?要胸中有党,胸中有民,胸中有责,胸中有梦,即事业的执着追求。要胸中有局,即要有大局意识、整体意识。勇气,即我们要有勇气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要“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那么格调是什么?格调就是做人的气度、品位和境界。如不计名利,宠辱泰然,意志坚韧,处事淡定,能做到“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等。另一方面,从思想方法和领导责任角度看,所谓领导干部“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就是要名副其实地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一是要有清晰的岗位角色意识和责任主体意识,担当起与岗位职责相应的责任;二是要善于准确把握并勇敢地承担起自己履职阶段特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三是要敏锐地洞察所面临的机遇及其矛盾和问题,坚持负责任地抓住机遇而不是丧失机遇,勇敢地解决问题而不是回避矛盾,更不能“为官不为”或只想做太平官、潇洒官。领导干部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的重要讲话精神当作立根固本,挺起精神脊梁的座右铭。

第三,挺起精神脊梁,培养造就“四铁”干部,就要自觉构筑“铁一般纪律”的精神防线

维护“铁一般纪律”必须将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而且自律是根本、是高线,就是要突出强调遵守纪律的自觉和自愿性,这也是中国伦理文化强调修身为本和我们共产党人党性修养的优良传统。贯彻严以修身、严以律己的本质要求,就在于要突出其自觉和自律性。这种自觉和自律,有三道重要的精神防线:

首先是信仰自觉,即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铁一般纪律”的自觉性。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正是这种崇高的政治信仰和革命理想,是坚守铁一般纪律的精神基础。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无数革命志士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正是他们强大的精神脊梁,挺起了不屈的胸膛,捍卫了我们党铁一般的纪律,保护了自己的同志与党的事业不受损害。今天,虽然具体的环境和任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建立在信仰自觉基础上的“铁一般纪律”,仍然是我们增强党的团结、凝聚党的力量、提高党的战斗力、开创党的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法宝。

其次是道德自觉,即建立在以道德理想自觉追求基础上的“铁一般纪律”的自觉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要求领导干部学习借鉴包拯的“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修身理念,自觉以清心为本,坚持正道、正派、公正的道德价值追求。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他还曾举《左传·昭公七年》中的正考父为例说:“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这个故事意思是说,正考父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试想,具有这样谦卑自律之道德境界的高官,遵守铁一般纪律,自然是自觉自愿的了。当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谆谆教导,就是要求我们共产党人在道德自觉和行为自律的高度构筑起廉洁自律、遵纪守规的精神防线。而现实中我们有的领导干部,却与此相反,他们在职务上“进”了,但在思想上“松”了,行为上“退”了,放弃了自己原有的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行为规范的自律,失守了道德自觉的精神防线,所以每次职务上的晋升提拔以后,反而往往变得越发自以为是,甚至目无纲纪,行为张狂,这就是他们犯纪的思想根源之一。

再次是戒律自觉,就是把党的纪律看作是不可逾越的屏障壁垒的底线意识和行为准则,这是自觉遵守“铁一般纪律”的最后一道精神防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领导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戒”,就是要有戒律自觉。这种自觉性体现在:一是对纪律要有自觉的“敬畏意识”,即“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二是要有清晰的戒律内涵意识,即要明白“铁一般纪律”的具体内容。从党纪党规角度看,至少要增强党章意识、党纪党规意识、党内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意识,以及“必须管好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默许他们利用特殊身份谋取非法利益”的“齐家意识”。要明白,纪律包括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而最根本是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排在首要位置。三是要有自觉遵纪守规的执行意识。铁一般的纪律,需要钢一般的执行,纪律如果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就会成为当作摆设的“花瓶”或吓人用的“稻草人”。所以,“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各级领导干部要高标准地坚持从严从实要求,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不断提高自己的戒律自觉性,并以自己的模范执行,为在全党打造“铁一般纪律”的政治生态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首任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

责任编辑:袁志平

猜你喜欢
脊梁理想信念纪律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党是民族的脊梁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纪律
纪律是所有成功的基础
你的脊梁,我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