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点军校管理体制研究

2016-03-11 06:59
关键词:西点军校西点委员会

陈 卓

(浙江警察学院 社会科学部,浙江 杭州 310053)



西点军校管理体制研究

陈卓

(浙江警察学院 社会科学部,浙江 杭州 310053)

在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西点军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较好地处理了学校与政府的关系、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学员与学校的关系,学校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等现代大学管理的基本理念得到了确实的贯彻,形成了其颇具“西点特色”的学校管理体制。

西点军校;管理体制;学校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

高校管理体制问题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但西点军校似乎不在其列。大概是因为其“特殊性”,人们有意无意地将它排除在高效管理体制研究的范围之外。与近年来国内充斥市场的以西点军校为名目的“励志类”读物相比,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站在今天的立场,结合现代大学理念,审视西点军校管理体制的形成过程和现状特点的学术研究并不多见。实际上,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影响的世界名校,西点军校在其20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其自身管理体制,遵循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同时又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实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从学校自治权、校长行政权、教授学术权和学生自治权四个方面可见一斑。

一 学校自治权:学校与政府的关系

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长久以来持续存在着这样一种观念:历史上曾经有一个黄金时代,大学是“学者的自由共和国”(Free Republic of Scholars),在其中,教授自己管理自己的机构。[1]不管这种“学者的自由共和国”是否在历史上真正存在过,但可以肯定的事实是:对大学自治的向往是美国高等教育界久盛不衰的信念之一。众所周知,与世界其他大学相比,美国大学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作为美国大学法人机关的大学董事会拥有比欧陆大学大得多的自主权。“美国高等教育采用得非专业委员会管理模式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依据法律或是宪章,董事会基本上掌握了学校所有的法定权力。”[2]

西点军校沿袭了美国高等教育的传统,同时又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学校直接受陆军部作战副参谋长领导;在管理上实行董事会体制。校长由一名资深中将担任,一名准将任教务长,一名少将或准将任学员总队长。董事会主要由知名人士组成,如国会参议院与众议院的议员9名,美国总统任命的名流与官员5名(如大法官、律师等)。他们每年聚会一次,审议学校课程计划、教育政策以及设施设备需求等重大问题,并负责向总统提交报告和建议。西点军校的主要权力集中在决策委员会,决策委员会是校长对全校一切重大问题听取意见和建议的主要来源。在接受校长直接领导的同时,决策委员会还必须接受陆军部的领导,一切重大决定都要交陆军部审批。同时,还要接受国会的监督。西点军校各兵种是美国本土武装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宪法上,它们隶属国会管理,要服从战争法规和条款,应由军事法庭来审判。尽管如此,西点军校在强调自身特色的同时,却并未丧失对独立性的追求,这与美国其他高校争取大学自治的历程是一样的。

自“西点之父”塞耶(S.Thayer,1817-1833)时代开始,学校与政府、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矛盾就十分明显,西点许多校长均有与政府和国会“斗争”的“光荣历史”。塞耶校长与杰克逊(A.Jackson)总统的“斗争”就是一个典型。杰克逊当上美国总统后,他推荐并赞助了三四名学员,后来,所有这些人都因玩忽职守或作奸犯科而被塞耶开除了。这些孩子到总统面前告状,努力使他相信,塞耶对待他们是多么专横独断。杰克逊“把塞耶视为最令人厌恶的人”,他恢复了学员们的学籍。自此之后,他开始取消塞耶的军事法庭委员会所宣布的一切决定,并恢复每一个向他申诉的学员的学籍。[3]此后,这类校长和总统之间的冲突还时有发生,以至于这成为塞耶主动辞去校长一职的一个重要原因。

招生和学籍问题只是学校自主权的一个方面,西点对于办学自主权的捍卫绝不仅仅局限于此。在1840-1860年西点军校的黄金时代,德拉菲尔德和李(R.Lee,1852-1855)这两位校长都专心于军校和工兵团,都为阻止陆军部将西点校长之位从工兵团拿开而进行了成功的斗争。早在1820年就有人提出,把校长之位向陆军所有军种开放,以便步兵、炮兵和骑兵军官都能分享到管理军校之职。几十年过去了,争吵仍然继续着,陆军中大多数非工兵都支持这种预定的改革。历任校长都仇视这种思想,他们援引西点军校的记录,极力捍卫工兵对这个职位的垄断,并且断言,如果没有工兵的支持,军校的进步是不可能发生的。最终,工兵的威望足够有力,可以阻止任何的变革。[4]75校长在这场持久的较量中赢得了最终的胜利,这种胜利从贬义上说是“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从褒义上讲则体现出大学的独立性和尊严。

到了麦克阿瑟(D.MacArthur,1919-1922)时代,校长的主要对手不再是总统个人,而是以组织面目出现的国会。西点军校的校长们大多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国会对这一职位的管理职能的干预。每当国会议员提名的学员被发现不合格或因违反纪律而被开除,议员们都会一再向陆军部长求情,而部长通常也会召回此类学员。校长要定期将学校使用的教科书送交国会审查。[5]麦克阿瑟担任西点校长时,最先要解决的就是学期长短的问题——虽然这是他的首要任务,也是最简单的任务之一。麦克阿瑟认为,国会意图通过将学期削减至三年以节约开支属误导行为,他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他说:“政府在满足军事需求方面的支出是某种形式的国家保险,它年复一年地带来收益。国家相对较少的军费在未来的战争中将有助于减少庞大的战争消耗及人员伤亡。而在无法预见的灾难降临之际,这些都将无法再用金钱弥补。”[6]这次麦克阿瑟得到了老毕业生及军校学术委员会的支持,这在他担任校长期间并不多见。他们都急切要求国会重新考虑此事。其中最为积极的则是潘兴(J.Pershing)将军,他在给议员的一封公开信中称:“四年对个性塑造来说非常重要……这是西点军校最大的优势。”最终国会做出让步,允许西点军校恢复四年制。[7]尽管并非每次都能得偿所愿,但校长们捍卫学校自治的态度却是十分明确的,越是优秀的校长就越会珍视这种权利。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校长往往成为捍卫学校自主权的第一人选,但并非只有校长只身一人孤军奋战。站在校长背后的,往往是一个个强大的“集团”,例如决策委员会(由校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学员队司令、参谋长和两名由校长指派的在职教授组成)、校务委员会(由校长、副校长、教务长、学员队司令、若干系主任及校长指定的人员组成)等,以及各种小组委员会(例如决策委员会下设10个小组,即:总务委员会、终身制人员选拔委员会、日程安排委员会、学员课外活动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职业教育委员会、学员生活委员会、计算机委员会、教育研究咨询委员会、牧师协调委员会)。当然,来自“上方”的视察员委员会也往往成为学校借助的重要力量。一个典型的案例发生在1837年,当年3月1日,缅因州众议员史密斯(F.Smith)提出一项法案,旨在废除用公费培养军校生和改革西点军校,使其成为一所年轻军官的应用实践学校。这是西点军校所不能容忍的。1837年6月17日,西点军校视察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反驳了史密斯,1838年3月6日,西点军校校务委员会的长者、被称为早期西点“三大巨头”之一的马汉(D.Mahan)轻蔑地指责对西点的责难是“一派胡言……怎能从那块土地上找来一位十全十美的军校校长,既要求他能处理许多日常事务,又能指挥检阅呢?”[8]24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完善的制度保障,西点军校叫板政府便显得很有底气。只要认为影响到学校办学自主性,西点的态度甚至可能很强硬。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西点军校拒斥了杜鲁门总统和其他高官支持的一项提议,即在陆军军官学校和海军学校之外再创建一所军校,所有陆军军官学校的学员和海军学校的学生在前两年都在这所学校学习。取而代之的,1954年,第三所军校还是建立起来了,它就是空军学院。[9]105西点军校这种对政府“说不”的传统可谓一以贯之,延绵不绝,深得现代大学之精髓。

二  校长行政权:校长与教师的关系Ⅰ

与英国和欧陆国家大学相比,美国大学校长享有较大的权力,直接影响大学的发展。作为董事会的代理人,大学校长依据董事会的授权成为学校的首席行政官员,同时也是教授的学术领导者。他们对外代表学校及其价值,对内领导大学的运作,因而无疑是大学最具影响力的人物。[10]西点军校的校长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是执掌行政事务的执行官,负责执行董事们的决定,遴选和引导全体教员;他拟定研修课程;他是公关主任,负责宣传学校的形象;他是财务官,或募捐或贷款以维持学校的运转;他负责纪律,在全体教员的协助下维持秩序、制定规章和处罚违反规章者;他是设计师,负责学校的校园规划发展;他是他照管下的学员们的精神顾问,不仅要关注学校的全局性问题,而且要关注学员的个人问题。[4]129即便如此,校长的权力也并非无限的。虽然在美国大学,校长权力与职责的分配并没有一定之规,各大学还可以根据各自特定的历史传统和现实需要设置不同的副校长职位,并赋予各方不同的权责,但是划分行政事务与学术事务,明确两者边界,并在此基础上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做”方面却存在着明确的规定。即使是强势的校长,也不能越权操作。当然,这种机制的建立也有一个发展变化、逐渐完善的过程。

在西点建校之初,一些不安分的教授试图挑战校长的权力。1819年,西点军校的一位教授告诉陆军部长,“我们这里需要更少军事方面的影响,更多文职官员的影响”,他希望校长的权威被削减,国会“至少把这个机构放在了专制国家大学的位置上”,应该给全体教员在决策方面更多的影响力。陆军部长和时任校长塞耶都没有理睬他,校长继续保留了他原有的权力。[11]即便如此,人们更多关注的还是校长对于学校建设所发挥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塞耶所设置的教学课程,是他最为持久的纪念碑。他抵制住了把陆军军官学校变成狭隘的军事学校的诱惑,使其成为一所伟大的科学教育学校。学员们在操练场上、在营房里以及在夏季野训营里,学习成为士兵的技能;在课室里,塞耶及教师们负责让学员学习应用科学。这位校长的这种做法,正好迎合了杰斐逊(T.Jefferson)以及陆军军官学校其他早期支持者最初的目的之一,他们曾设想把西点军校变为一个全国性的科学机构。与此同时,他将美国教育界的主流趋势拒之门外。正如乔治·蒂克诺(G.Dikenuo)所评价的那样:“我相信,能填补他的位置的人,全国不会超过三个。……在塞耶之后,没有人能够完美地替代这个位置;就像在牛顿之后,任何人担任皇家协会主席都是有缺憾的。”[12]塞耶对于西点的贡献足以彪炳史册,这种贡献于他所处的时代密不可分。

到了麦克阿瑟时代,要想再对课程进行一番改革,就不像塞耶时代那么方便了。麦克阿瑟课程设置方面与学术委员会进行过长期而艰辛的“斗争”,他希望教授们增加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方面的课程,所有这些课程设计旨在拓宽学员的知识,使他们为新的任务做好准备。但这需要得到学术委员会成员的同意。学术委员会批准了一个经济学和政治学综合课程,即使这样也还是拖了好几年才开始实施。除此之外,再没有批准过其他科目。并且,似乎是回应麦克阿瑟的这项计划,1920年,校学术委员会在有关学科科目的报告中这样说道:“西点军校旨在为特殊目的提供特殊培训,这与普通高校的目的截然不同。”[13]接下来,麦克阿瑟尝试着到教授办公室,分别拜会这些教授,并亲自参与听课。这在以前从未有过。他通过这些方法诱劝一些教授做出了一些改变。这些变化对于校学术委员会来说来得太快了,但麦克阿瑟还是赢得了一些学术委员的支持。1921年他得到学术委员会大多数人的支持并推荐了三项改革:被指派到西点军校工作的教员在其工作第一年必须在普通高校参加其所教授课程的学习;每位教授每年必须以观察员的身份参访三所不同的高校;为避免与世隔绝的状态,面向全体学员,提供更多由权威或颇具声望人士所作的综合性演讲。[14]这是他所取得的一些成就,但相对于麦克阿瑟的期望来说还相差甚远。由于学术委员会的敌对情绪,在课程设置方面,他要求改革的努力收效甚微。

尽管在学科专业和课程教学方面受到多方掣肘,但除此之外的在其他事情上,校长往往无须考虑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权力仅限于课程安排,在这个领域之外,校长们的自主权得到充分保障,麦克阿瑟的巨大成功更多地就集中在这些领域。实际上,不用说麦克阿瑟这样的明星校长,哪怕是布鲁尔顿(H.Brewerton,1845-1852)这类“学员们最不欢迎的校长”,在学术领域之外也大有作为,对促进西点军校生活的便利贡献颇多。他铺平了平川的地面,修建了南码头以及通向码头的道路,扩大了水供应系统,并为军官及其家属建造了几幢小别墅。[15]1850年,他劝说电报公司从纽约铺来线路,并在西点建立一个办公室。[4]122这种“吸金”筹资建校的本领对于现代大学校长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

麦克阿瑟具有颠覆性的“开放办学”理念能最好地体现出西点校长的自主权,以及这种自主权得到正确行使时能给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麦克阿瑟指出,西点军校由国家创建,受到国家支持,目的是为战争提供领导者——具有领导民兵才能的军官。从这一前提出发,麦克阿瑟想尽办法促使学员与外界接触。在很大程度上,拓展学员的视野就意味着给予他们更多的特权,这招致了老毕业生的愤怒。与学术委员会不同,校友们又没有什么势力,只能抱怨或有时咒骂几句了事。麦克阿瑟每月发给5美元现金,供他们自行支配。他给高年级学员周末6个小时的休假时间。暑期则不同,那时学员们会得到2天的休假和相对的自由——可以到纽约市区走一趟。在春季的学期里,一年级学员可以随意出入校门。所有的学员都可以接收到普通的信件以及从家寄来的包裹,并不用再提交给战术教官检查。麦克阿瑟给一年级学员在基地军官的社会交往中低级军官的地位,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打电话,参加聚会,甚至可以与军官及其夫人们打牌。较高的三个年级的学员则可以自行结社,选出主席、副主席及其他负责人。[16]相比学术领域,大学校长更容易在行政领域上取得成功。

时至今日,西点军校面临着世界高校发展的普遍问题,随着大学与政府、社会的联系日益密切,以及大学的财政压力不断增加,大学校长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筹集经费和加强与联邦及州政府的关系等外部事务上,而将大学层面的学术管理,如课程、学术人员和研究问题的协调等交由教务长来分担,教务长与各学院的院长,负责学术事务政策和建议的学术评议会,以及由行政人员和教师共同组成的各种委员会的联系日渐增强。[17]在这种背景下,任何“雄才大略”的校长都需要审慎而客观地估价自己应当扮演的角色和能发挥的作用,这就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正确处理教授学术权的问题。

三 教授学术权:校长与教师的关系Ⅱ

教授治校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这个基础上,不同国家之间有表现出各自的差异。德国教授那种通天般的特权是美国大学教授所不能奢望的,即使在美国大学内部,不同学校之间的区别也很明显。例如在坎布里奇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普林斯顿董事掌权,哈佛校长治校,耶鲁教授做主。实际上,哪怕是“校长治校”的哈佛,校长权力较之其他美国高校显得更大,但也是在遵循“教授治校”的基础上行使权力的。早在建国初期,美国高校教师就为争取自身的权益而进行积极努力。经过教师们不断的努力,1826年,法人会与监事会联合颁发了哈佛新的“法令与法规”。新的法令与法规将学院的治理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外部治理主要负责决策和经费分配,内部治理则负责招生、训练以及教学指导,并赋予教师在招生、学员纪律、住宿安排以及教学方面的控制权。“如果说教师们在争取外部控制权方面失败的话,他们则在争取内部控制权方面赢得了胜利,而且这种胜利此后从未受到任何挑战。”[18]西点军校中的教授治校主要体现在内部治理方面,这种治理主要是通过学术委员会实现的。

在西点军校创建之初,教授的权利就被明确规定下来。当时需要一个终身任职的规模扩大的教员队伍,国会提供了一个自然和试验科学教授职位、一个数学教授职位和一个工程学教授职位。这些教授与绘图和法语教员以及工兵部队一起组成了西点军校。法律要求每个军校学员“必须从某个从事学术的教员那里得到正规学位”,这一条款成为建立学术委员会的基础,学术委员会由终身教授组成,由校长主持工作。学术委员会负责监督课程规划、检查军校学员,以及为授予学位和签发委任状提供建议。[19]自此教授治校的基础用法律的形式得以奠定。

在这样的体制下,任何对课程的改革如果不经过教授这一关,几乎都是不可能推行的,即使是塞耶那样强势的校长也不例外。按照塞耶的计划,西点的制度包括:课程几乎完全为必修课程,学员分成小组,时常进行客观评分,传授并要求学员掌握大量内容。军校拒绝向选修课制度做出任何让步。20世纪50年代,监察委员会曾要求学术委员会研究在第一或者第二学年末开设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主修课的可行性,或许还要授予主修科学和工程的学员理科学士学位,授予主修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学员文学学士学位。学术委员会经过研究,拒绝了这一建议。它列举了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原因。只有取消原有的课程,才能增加选修课,而原有的每一门课程都有坚定的捍卫者。在最后两年里设立选修制度,会使人们质疑前两年的课程——为什么一个将要主修社会科学的学员,还要学全部数学课程?事实将会证明,选修课难易程度不同,这将破坏评分和评级制度的一致性。最后,选修制度会在全体学员中间产生分化作用。[9]209

就西点军校发展史而言,从内战结束到“一战”结束的岁月被称为教授的时代。1839年陆军部将西点军校校长的职位从塞耶时期的终身制改为短期轮换制,任期通常不超过5年。同时教授仍为终身职位,不久他们不仅成为他们所在系的主宰,而且联合起来通过学校委员会这一机构掌握了整个学校。他们对于校长的态度就好像军队部门和兵团对待非军人出身的陆军部长,也就是说,他们只是容忍他们的存在而自作主张。而且直到世纪之交,几乎所有的教授都是内战前的毕业生,他们维持原状的决心坚如磐石。[4]215多数教官都曾在军中从事教学工作,在那里,他们常常教导那些资质有限,或者宁愿到别的地方,也不愿在沉闷的室内听人讲解中国人性格或来复枪工作方式的人。因此,需要特别重视教学技巧,目的是吸引并令他们保持注意力。西点也重视这一方面,这里的教官可以利用比全国任何其他学校都丰富的音像资料。西点军校的教官专心教学,他们没有“不发表作品就完蛋”的忧虑;因为他们都是军官,几乎都有终身职位。他们不用到处参加会议以期寻求新职位,也不用沉湎于学术生活中的其他例行做法。从这个意义上看,当时的西点军校教师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普通院校的同行,多多少少享受了一些德国教授的权利。

对教授的治学权的肯定,实际上也是对校长权力的限制。1899年,校长米尔斯(A.Mills,1898-1906)建议,要求每个学员签署一个声明,声言自己在做学员期间没有欺辱一年级学员,这样才有资格毕业或度长假。那些不愿意签署这份声明的学员毕业或度假期限要延后一个月。但不久后他撤销了这份请求。内战后,西点军校图书馆很小,那儿的书都是有关外部军事科学方面的,而且质量差极了。校长皮彻(T.Pitcher,1866-1871)觉得“与美国三流大学的图书馆相……尚有不如”,他要求通过一项法律,给予西点军校图书馆特权,每一本版权属于美国的图书西点都可以复制一本,犹如国会图书馆有权接受每一本美国版权的图书的免费版本一样。但是这项法律一直没有获得通过。[4]180教授的抵制往往令校长既生气又无奈,哪怕校长是出于“一片赤诚之心”,哪怕校长的确高瞻远瞩更具战略眼光,但这就是教授治学的代价。

当我们有感于教授们的墨守成规时(这实际上是“象牙塔”自身的运行逻辑),同样要看到高度的自治带来的是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了适应不断进步的学员,教员们也在提高自身素质。指导员在承担西点军校教学工作前必须有1至2年学习民事大学研究生课程的经历,这一做法被广泛采用,大多数指导员都已经获得文科或理科硕士学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占到总数的一半之多。对于那些没被附近比如哥伦比亚大学夏季班录取的指导员,许多系都在夏季为他们开设了岗前培训或进修课程。社会科学系还定期送一名教员赴贝鲁特大学学习,以期他将来能够教授近东历史,或者赴东南亚学习,为他今后教授远东历史作准备。[9]116那种认为终身制职业必然带来消极怠惰的观点,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知识人对自尊和自我实现的强烈需求,而教授作用的发挥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

时至今日,对西点这所现代化军校做出平衡、公正的判断很难。它不喜欢被拿来与民间院校相比,因为它与它们不同,它有着特殊使命;虽然如此,它仍然从事着教育青年的事业。它对民间学校的课程和教学计划已经不再有影响,反而受它们的影响。尽管如此,它仍然保持了自己的特殊性。它奉献给西点学员一种在民间院校大多阙如的东西。教员和学校管理者所做的一切,从最高等的微积分课程到第一节校内高尔夫球课,都只考虑一个目的——为学员毕业之后担任军职作准备。西点军校的所有讲师都把全部工作时间用于教学,而教授则专心致志地提高讲师的教学能力。各个大学忙于收集知识、储存知识、推动知识进步、发表研究成果,往往忽视本科学生;而西点则以一种近乎宗教般的奉献精神,专心培养它的学员。今天的西点军校与塞耶初创时的军校迥然不同,但是很多东西——而且不仅仅是那些表面的东西,仍然一如从前。

四 学生自治权:学员与学校的关系

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中,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学校管理机构和重要力量,“学生自治”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一项基本特征。当然,不同学校对于这一原则的践行存在差异。有些大学象征性地安排一名学生代表作为有投票权的大学董事,以此表明对学生利益的重视;其他一些学校则让学生代表参加董事会但没有投票权。然而,“无论是否参加董事会,学生们如今都可以在诸多的政策问题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大学内部的参议会上,学生组织和学生报纸对大学诸多管理事务发挥作用,并通过学校管理部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校董事会。”[20]在这种机制作用下,“学生会主席,一旦穿越重重障碍成为学生们的代言人,也就变成大学管理的合作伙伴。至少在某所最成功的大学中,他们可以成为大学中心领导委员会的成员。”尽管如此,比这种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们能紧密参与院系事务并接受有关课程、教学方法以及考试系统的正式咨询”[21]。在这种建制之下,学生有责任(至少是以主要参与者的身份)制定各种学生社团规则和学生应该遵守的纪律。学术和社会行为属于特别授权的范围,它常常通过颁发荣誉证明的形式,赋予某些学生一定的责任。[22]

自主的学员管理制度已经形成西点军校提高学员领导能力的根本途径。“责任”是西点校训三大核心内容之一(另外两个是“荣誉”和“国家”),目前国内诸多关于西点军校的励志读物,在浓墨重彩地渲染西点学员高度的责任感的同时,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种基于权利基础之上的责任形成体制。责任是与权利结合在一起的,高度的责任感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主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的基础之上。西点军校采用与部队管理体制相似的学员管理模式,即学员按部队编制体制统一集中管理,在专职军官督导下,由学员自主实施管理和训练。西点军校将全校4 100名学员编成1个学生旅,下设团、营、连、排、班、组。不同年级的学员担任不同等级的职务,并被授予不同的学员军衔。四年级学员担任旅长、团长、营长、连长和排长以及各级参谋;三年级学员主要担任班长,监管下面两个年级的学员;二年级学员担任组长,指导1-2名一年级学员。[23]在这种编制里,学员因为年级、专业的差异而被混合编排,他们在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根据课程的需要,学员在教育和训练时会被安排到不同的课堂和场地。这种指挥体系等级分明,职责明确,令行禁止,它与实战部队相对接,在培养学员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方面收到明显效果。

实际上,学生自治是西点建校以来一以贯之的做法。在内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点军校的变革几乎都是由军校学员自己倡导出来的,这些变革几乎全部是用来消磨上课、学习和训练之余时光的法子,这些法子是学校行政部门和全体教员所不支持的。尽管学校行政部门和全体教员并不支持,但是学员的势力太大,他们又能提出看起来正当合法的理由,所以也不能视而不见。学员们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的,例如为了参加最有名的“第一百个夜晚”(标出离毕业还有100天的那个时间点)的娱乐表演,每个班级都想出了理由:新生期盼着升格为第二年级人;第二年级人期待着休假;第三年级人期望着他们最后一年的此时此刻;第四年级人盼望着买军服、毕业、分配军队和休假。与人们想象中古板沉闷的军校生活截然不同,“第一百个夜晚”活动给人留下了特别难忘的印象。[4]1251860年9月,一个不知名的学生组织甚至还在军校里搞了一次虚拟总统竞选,278名学员中有214人参加了投票,整个过程弄得煞有介事,不亦乐乎。[24]

正如前面提到的,到了麦克阿瑟时代,西点军校的传统惯例(诸如学员在校期间不许吸烟、不许看晨报、不许收邮包、不许在周末离开营房等规定)被打破,这些措施在西点的整个改革中虽然微不足道,但在学员中却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满足了他们的自尊心,调动了积极性。此外,他还领导修改了军校的条令条例,要求在条令条例中体现民主精神,指出:“条令条例应包括高年级和低年级学员的责任和义务,应规定低年级学员和学员队的基本利益。在西点必须提倡民主精神,提倡个人为国家做贡献,与此相对立的东西决不允许存在。”[8]56这种保障学员基本权利,在权利和责任对等的基础上将“民主精神”与“个人为国家做贡献”相提并论的做法,是时下不少强调“绝对服从”“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合理的是锻炼,不合理的是磨练”的所谓“西点精神”所不能理解的。

最能体现西点军校学生自治的莫过于享有盛名的荣誉委员会。众所周知,西点人对荣誉制度的尊崇一直发展成为一种西点特色,正如艾森豪威尔(D.Eisenhower)所说:“我想,每个熟悉西点军校的人都会赞同,西点军校与其他所有学校截然不同之处在于,西点军校长久以来不仅拥有一套‘荣誉’制度,而且这套制度确确实实地在起作用。”[25]从管理角度看,如果要让这种荣誉制度延续下去,就必须要有规范的管理机构,而警戒委员会经常半道改换规定,因此荣誉委员会应运而生。西点的荣誉体系由荣誉委员会操纵,一切有关荣誉的问题都要由荣誉委员会裁决。耐人寻味的是,如此重要的组织,其成员却是由学员们自行选举产生的。荣誉委员会一般由4年级和3年学员组成,经过民主选举产生1名主席、2名副主席(分别负责教育和调查)、1名书记、4名学员团代表。荣誉委员会负责对学员进行荣誉问题教育,解释《荣誉准则》,管理《荣誉制度》。委员会对指控违反荣誉案子的诉讼程序要严格按规定进行,要保证对被告的调查充分客观,保证对被告案子的审理公正无私。荣誉委员会的每个成员都必须严格履行职责,根据职务不同,各人责任也有区别。原则上,军校的行政管理机构不干预荣誉委员会工作,荣誉委员会拥有相对独立的权力。[8]91

西点军校学生组织能力之强大,活动内容之丰富,开放程度之高,并不亚于美国的许多普通大学。学院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与附近大学生相互交往,互相学习。也可以去做其他大学生们能做的事情。学校经常举行舞会,邀请附近大学的学生参加。在学习训练之余,许多学院以“公共事务小组”的形式走出校门,为社会服务。他们帮助军队医院、少年犯管教所和各种青年组织做有益的工作。“学员公共关系委员会”大力提倡学员到普通中学去给初、高中学生辅导,并鼓励通过全国的电台和电视台宣传、演讲、谈论他们在军校的经历,宣传军校的生活。[26]学员的活动不仅包括常见的吹拉弹唱,而且还包括很多其他内容。例如:“辩证协会”在食堂里举办“第一百个夜晚”活动,包括戏剧表演、唱歌、笑话和诗词朗诵。所有的军官都参加这个活动,能够听到学员模仿者抖露出他们的缺点。

虽然与其他综合性大学比较起来,西点的课外活动相对有限,但通过对这些活动的组织和参与,学员的自主自治能力得到了提升。西点的课外活动主要围绕两个辩论协会——辩证协会和阿摩斯协会展开。这两个协会都是模仿美国其他大学的样式,在美国大学里拥有两个相对立的协会的传统久已形成,一般都命名作“博爱协会”“辩证虚无协会”“雅典娜协会”“哲学发烧友协会”以及“哲学法则协会”等。在大学和西点军校里,俱乐部取代了政治学课程,因为在辩论中,学员们讨论理论化的政治问题——“思想自由一定要赋予所有人吗?”和“天才人物会在西半球腐化堕落吗?”——以及讨论当前的和全国性的事件——“密苏里妥协符合宪法吗?”和“保护关税符合人民的利益吗?”[27]在学会的请求下,校长德拉菲尔德曾邀请美国著名政治家、南北战争时期的北军将领巴特勒(B.Butler)前往辩证协会演说。在周六晚上的聚会上,没有外来演讲者的时候,辩证协会就分派4名会员去演说,6名会员去辩论。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很多综合性大学相比都毫不逊色。学员的自主参与和学校的学术繁荣,两者构成了良性循环,西点精英就是从这样的环境中走出来的。

西点军校是美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丛林中的一朵奇葩。一方面,由于其军事院校的性质,“着装编队”“野兽营”等在普通院校看来多少有些残忍、野蛮、有违人道主义的做法,在西点军校一直存在,虽然时有争议,但却至今延绵不绝,甚至成为一种符号,一种体现“西点特色”的标签。国内诸多“管理学”“领导学”“成功学”,在传授成功法宝时往往对此津津乐道。另一方面,西点军校是一所学校,从学校管理的角度而言,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是其生存发展的精神基础,只有在保证学校的独立性、教授在学校的管理权以及学生的自治权的基础上,“着装编队”“野兽营”等做法的教育属性才能得到保障,西点军校才不至于沦为一种“病态的大学组织”[28]。西点军校之所以能在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生存环境中保持其生命力和特色,其核心不在于一些彰显军校色彩的具体训练方法,而在于它建立了一套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在这套体制中,学校自治权、校长行政权、教授学术权和学生自治权有着明确的界限,并在学校运行的过程中形成了良性互动,从而较好地处理了学校与政府、校长与教师、学员与学校的关系。

[1] COWLEY W.Presidents,Professors,and Trustees.The Evaluation of American Academic Government[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0:28.

[2] 詹姆斯·杜德斯达,弗瑞斯·沃马克.美国公立大学的未来[M].刘济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6.

[3] CROFFUT W.Fifty Years in Camp and Field:The Diary of Major-General Ethan Allen Hitchcock[M].New York:Harvard University,1909:64-65.

[4] 安布罗斯.责任、荣誉、国家:西点军校史[M].洪庆明,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5] Belknap to Ruger,September 19,1874[A].National Archives,Record Group 94,Office,Adjutant General.

[6] MACARTHUR D.Douglas MacArthur Reminiscences[M].New York:McGraw-Hill,1964:78.

[7] BAUMER W.West Point:Moulder of Men[M].New York:D Appleton-Century,1942:18-19.

[8] 于大清.目击西点[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

[9] MASLAND J,RADWAY L.Soldiers and Scholars:Military Education and National Policy[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1957.

[10] 欧阳光华.董事、校长与教授:美国大学治理结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41.

[11] WEBB L.Captain Alden Partridge and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M].Ala:American Southern,1965:157-158.

[12]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The Association of Graduates of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Bulletin Number 1[M].New York:West Point,1826:11.

[13]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Annual Report of the Superintendent[R].New York:West Point,1920:6.

[14]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Annual Report of the Superintendent[R].New York:West Point,1921:15-25.

[15] BOYNTON E.History of West Point,and Its Military Importance During the American Revolution[M].New York:D. Van Nostrand,1863:245.

[16]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Annual Report of the Superintendent[R].New York:West Point,1922:7-8.

[17] CLARK B.& Neave,Guy R.The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volume 2)[M].New York:Pergamon Press Ltd,1992:1234.

[18] BRUBACHER.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A History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M].New York:Harper & Row,1958.29.

[19] UPTON E.The Military Policy of the United States[M].Washington:Govt. print,1902:94.

[20] 博德斯顿.管理今日大学[M].王春春,赵炬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3-34.

[21] 夏托克.成功大学的管理之道[M].范怡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4.

[22] 肯尼迪.学术责任[M].阎凤桥,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154.

[23] 王强,丛广年.西点军校办学特色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1(6):63.

[24] SCHAFF M.The Spirit of Old West Point[M].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07:164-165.

[25]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Report to the Superintendent by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Committee on Service Academies[R].New York:West Point,1949.77-78.

[26] 李慧.美国“西点军校”从严治校、高标准育人的一些经验:我国警察院校建设及警察教育训练可借鉴的[J].警学研究,1997(1):34.

[27] RUDOLPH F.The American College and University[M].New York: A. Knopf,1962:137-138.

[28] 荣光宗.病态大学组织的成员病理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51.

责任编辑:黄声波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West Point

CHEN Zhuo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Zhejiang Police College, Hangzhou, 310053 China)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ore than two centuries, West Point follows 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has implemented the basic ideas of modern university management, such as school autonomy, faculty governance, student autonomy. West Point has possessed a distinct personality, which embodies a series of “West Point features”.

West Point; management system; school autonomy; faculty governance; student autonomy

10.3969/j.issn.1674-117X.2016.04.016

2016-03-12

2015年浙江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时期高校‘交往德育模式’改革”(JG2015194);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社会资本视野下的科层制学校改革”(2015SCG310)

陈卓(1981-),男,湖南怀化人,浙江警察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德育原理与教育社会学。

G647

A

1674-117X(2016)04-0075-08

猜你喜欢
西点军校西点委员会
甜蜜的家常西点
西点行记
跟踪导练(五)(2)
编辑委员会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
五彩西点 缤纷夏日
五彩西点 缤纷夏日
[指导委员会]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