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词语的传播及其变异探究

2016-03-11 06:59
关键词:别字新词变异

李 珂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7)



时尚词语的传播及其变异探究

李珂

(湖南工业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7)

时尚词语的传播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语言传播过程中,时尚词语变异后的表达内蕴非常丰富,一是为了追求一种新奇的表达效果,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二是通过使用别字、字母词、数字词以及改造旧词、使用图形符号等方式,表达难于用语言直接描绘的精神世界,这样既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又可意会其中的各种微妙的心境情绪。但部分词趣变异的被游戏化、表义不明确且停留于浅表的新词语,容易造成汉语系统的内部混乱,应该通过引导和规范语言,进一步促进语言文字的创新和发展。

汉语;时尚词语;词语变异;规范

一 时尚词语的传播概况

语言一直是人类重要的传播工具,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新闻媒体和“民间语文”的使用频繁,新时期时尚词语方兴未艾,其结构的类推、词义的演变、用法的发展和社会语用心理的变化都十分迅捷,很值得语言学工作者跟踪、审视与研究。

在网络媒体的传播效应下,时尚词语大量涌现,新义不断增加,很多新的词语用法被吸收到普通话中,一批批时尚词语“闪亮”登场,为现代汉语词汇增添了强劲活力和新鲜气息。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 时尚词语平均每天出现的频率在五个以上,每年上万个左右的时尚词语不断涌现。时尚词语代表着最新的文化和思想潮流。

时尚词语的突出特点就是反映事物或现象的敏锐性,词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能直观迅速地反映社会的发展。时尚词语的传播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当人们在语言交流中,常常因为语用的需求创造新的词语,特别是在虚拟、自由的传播空间中,对新奇、新颖的追求,成为时尚词语迅速产生的原动力和内驱力。

时尚词语的传播途径:一是利用汉语构词法创造新词。如“热”:留学“热”、汉语“热”、炒股“热”等。二是从方言词、 大众传媒、专业词语、 外来词中衍生。如来自湖南特有的方言时尚词语。如:“确实” “帅呆” “策”等,粤方言在经济浪潮的作用下大量进入普通话。如:“认同” “资深” “峰会”等。方言词在区域上扩大化。三是网络词语的活跃。时尚新词语大部分在网络上传播。网络以最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年轻人为主体,他们充满了创新意识、猎奇心理,他们追求新奇、表现自我,显得与众不同,具有反叛精神,敢于颠覆传统,因此,在使用词语上,经常会创造一些超出常规、构思巧妙的新词。新词新语的创造可以体现自身价值,并以引起别人的兴趣和关注。[1]这类词语表达方式独特,趣味无穷,雅俗共赏。网络词语中可用来吐槽表达无奈感慨或戏谑的词语很多。如:“QQ” “博客”“网虫”等。随着科技文化的普及,很多的专业术语用在了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并赋于了崭新的意义。如:“工程” “充电”等。国内外文化的相互碰撞 ,彼此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产生了一批外来的新词语。如:“的士”“酒吧”等,外来词逐渐本土化。有些时尚词汇增加了现代汉语词汇的某些义项,比如“沙发”“灌水”“潜水”等。

产生时尚词语的背景总是与社会、文化、观念等的变迁密切相关。所以最能产生时尚词语的地方总是起于社会的某些最活跃的领域、人群、媒体,甚至某些地区。时尚词语折射着社会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反映了民众求新、求异、从众等社会心理。根据时尚词语反映的不同社会文化心理特征,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商业心理及经济文化类,如:“老板”“性价比”等。宽容和谐的温馨类,如:“以人为本” “中国梦”等。针贬时弊的反腐倡廉类,如:“小金库” “权力股”等。人际关系的交际称呼类,如:“美女” “帅哥”等。广告语中的新词与时尚词语为吸引受众,迎合受众趋时、求新、尚奇、从众的文化心理。广告中运用的新词与时尚词语类型丰富,表达效果好,而不同类型的广告在运用新词与时尚词语时呈现出不同特点。词语是时代的“晴雨表”,时尚词语是“晴雨表上的水银柱”,灵敏度高,常见诸报端或新闻标题之中,表达效果殊好,有的甚至能引领某方面的社会潮流,很有重视与研究之必要。如:“正能量” “新常态”等。影视、网络的宣传对新词语的流行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近年来,影视、网络等媒体出现了很多我们感到很新鲜的词语,这些新词语就会迅速流行。大众传媒先影响语言,进而影响到思维和观念。“超女”“犀利哥”等词就是现今一种极为流行的文化现象。

二 时尚词语中的变异现象

时尚新词语的存在和流行是客观事实,给语言发展演变带来新的气息。时尚新词语又是一种特殊的词语变异现象,时尚词语大多数产生词语的变异。所谓词语变异是指说话人为达到一定的修辞和表意功能,在语言的传播交流中,故意地突破词语使用上的常规,而产生出来的词语形式和意义。词语变异可以是词语意义用法变化的反复出现,也可以是词语临时活用。[2]临时性是词语变异的显著特点。“在言语中没有任何东西是集体的,它的表现是个人和暂时的”。[3]词语临时的活用,然后反复出现,高频率的使用,并得到社会的认可,最后广泛使用开来。这种通过沉淀成为一种通行的用法,造就了时尚词语“一夜成名”的现象。词语变异先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中, 一次性“消费”缺乏常规语言的稳固性,尽管是临时性的,但一旦获得人们的承认,就具有相对稳定性。词语变异现象来自多方面的原因和条件, 基础广泛而且深厚。它既与语言、心理、文化等世界密切相关。必须深入探讨词语变异产生、存在的原因和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评价词语变异运用的优劣,才能灵活地运用语言,充分发挥词语变异的言语功能。[4]时尚词语变异产生、存在的原因和条件非常丰富,一是人们为了追求一种新奇的表达效果,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二是人们通过使用别字、字母词、数字词以及改造旧词、使用图形符号等方式,常常能够表达难于用语言直接描绘的精神世界,既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又能意会其中的各种微妙的心境情绪。

别字变异现象是其中之一,人们在媒体传播中为追求新奇的心理刺激,故意地选择别字组成词语,使规范词语产生变异,以其貌似错误的语言表达方式获得因变致奇的表达效果,从而有效地增添语言的生动幽默,增强语言的感染力。时尚词语中的别字,是指本应为甲字却故意写成了乙字,以同音替代字的情况居多。例如: “大虾”代替“大侠”,寓意网虫因长期伏案电脑以至驼背腰弯,形似大龙虾的形状,而得名。还有“斑竹”“班主”“版竹”等代替“版主”;“幽香” 代替“邮箱”;“美女”代替“霉女”;“菌男” 代替俊男”。别字与原字正反相衬,充分体现了人们思维独特。时尚词语变异后形神俱佳、生动有趣。另外,还有谐方言读音的汉字方言的近音替代字,如:“偶”(我)、“泥”(你),因其字形变异读音变异,表现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词语变异现象常常源于对常规用法的“偏离”,而这种“偏离”实际上就是语言变化的指示器。表现在打破了语言规范,超常超越语言规范、逻辑事理、表达习惯的,即所谓的“无理而妙” “言之成理”。超常运用大量使用新创词、缩略词和赋予一些词全然不同的含义,缩略语、数字组合、情感符号或图形符号,尽量彰显语言的形象性。其紧缩结构简洁,适合交谈的即时性,并追求高效、快捷的社会效益。加快了语词的传播速度。

一些简单的汉语拼音和少量的字母拼写也可以表达复杂的含义。 例如:“zzzzz”几个z连在一起,形象的再现睡着后呼噜声此起彼伏,抽象的声音被激活了。图形符号可以体会到对方的情绪,形成 “可互视、可互听”的近距离传播效果,既生动活泼又形象传神,同时得到身心的愉悦和放松。在时尚词语中,中英文混用,还有模仿一些流行歌曲的歌词,国内外经典电影对白或台词,以及古典名著的经典语句进行仿拟,来展现他们的个性和满足他们“标新立异”心理。[5]

三 时尚词语的变异规范问题

时尚词语的变异日益增多,时尚词语变异产生的新奇效果受到人们的追捧,但同时也因其使用的随意性导致错字、别字、怪词比比皆是,不规范引起人们的担忧。这就需要我们既要有批评的眼光,又要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单纯以一般的词语规范的特点来要求。时尚词语的变异一是为了追求一种新奇的表达效果,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二是通过使用别字、字母词、数字词以及改造旧词、使用图形符号等方式,常常能够表达难于用语言直接描绘的精神世界,既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又可意会其中的各种微妙的心境情绪。但有些词语有词趣变异的被游戏化的特点,表义不明确且停留于浅表的新词语,容易造成汉语系统的内部混乱,对语言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时尚词语的规范问题亟待解决。

图形符号、字母词、数字词虽有的音标其义,有的音形义全变了,完全不符合汉语的构词法。在汉语词中夹杂英语, 比如“你Out了”还有“吃饭”“睡觉”加上“ing”等。从现代汉语的语法角度来看,这些词都是语言滥用不合规范的,而这种语法在网上的大量流行,对传统语言造成肢解和破坏,引起交流障碍。时尚词语具有一定的流行性,很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再流行。语言是一个系统工程,语言在传播过程中的“审美疲劳”会使不经常使用的词语会自然被慢慢淘汰。很多早期的时尚词语,如“酱紫”(这样子)“CU”(英语再见)“米虾米”(没什么)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有的词语甚至已经基本消亡了。

人们一味地追求新奇的、陌生化的词语,背离现有的言语规范和模式,不断地创造出新异的言语形式。在这种求新求异心理的驱动下,人们便大量译借和仿造许多新词,并赋予新词以新义。作为语言文字工作者,可以通过引导和规范语言,进一步促进语言文字的创新和发展。

[1] 李珂.时尚“哥”族新词及其社会文化心理透视[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77-80.

[2] 李珂.时尚新词语的变异动因及其规范化[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11-114.

[3]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65.

[4] 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63.

[5] 胡青青.校园流行语的语言变异现象[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53-156.

责任编辑:黄声波

Disscussion on Fashion Words Spreading and its Variation

LI Ke

(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Hunan 412007,China)

The spread of fashion words is a sign of social progress.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he mutated fashion words own rich expressions. One is in pursuit of a novel expression effect, enhance the appeal of language; the other is by the use of wrongly written or mispronounced characters, Letter words, Numbers, and reforming the old words, as well as graphical symbols, which are often able to express inner world that cannot be described by language directly. Not only enriched the modern Chinese vocabulary, but also expressed a variety of subtle emotional state of mind. But part of the mutated new words are gaming, expressing meaning is ambiguity and superficial. These words are easily caused mis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system. By the way of the language guide and language criterion, We can furtherly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language.

Chinese; fashion words; word variation; standardization

10.3969/j.issn.1674-117X.2016.04.021

2016-07-31

株洲市社科课题立项“时尚词语的传播及其社会文化现象研究”(ZZSK16101)

李珂(1973-),女,湖北武汉人,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学、编辑学与传播学。

H031G206.3

A

1674-117X(2016)04-0104-03

猜你喜欢
别字新词变异
声音·数字·新词 等
变异危机
变异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兰亭集序》中的“错别字”
《兰亭集序》里别字多
学诗偶感
变异的蚊子
外教新词堂
形的变异与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