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

2016-03-12 04:05闵春芳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鼻内镜

闵春芳

(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 开封 475000)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分析

闵春芳

(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开封475000)

【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鼓膜置管术,观察组在鼓膜置管术的基础上实施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换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患儿的听觉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鼻内镜;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鼓膜置管;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在儿童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听觉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耳鸣、中耳腔内积液、耳阻塞感和听力下降[1]。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吹开咽鼓管、穿刺鼓膜和切开鼓膜置管等,其中鼓膜置管术多运用于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的后续治疗[2]。本研究旨在探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5~12.5岁,平均(8.25±1.25)岁,病程4~19个月,平均(10.81±4.45)个月,听阈值为(40.18±6.62)dB。观察组患者年龄4.7~12.4岁,平均(8.13±1.31)岁,病程为5~18个月,平均(10.7±4.41)个月,听阈值为(40.17±6.64)dB。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以及听阈值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所有患者均发生鼓膜内陷,颜色为琥珀色或淡黄色;有鼓气耳镜以及电耳镜的临床检查资料;经纤维鼻咽镜检查可见后鼻孔被腺样体堵塞率大于70.0%,或鼻咽侧位片上鼻炎软组织厚度显著增加。排除无法正常配合研究或治疗者;排除临床资料不全者。

1.3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均实施鼓膜置管术,过程如下:行静脉复合麻醉及气管插管,选择直径为0.27 cm的耳内窥镜,放在鼓膜前下方,安装鼓膜通气管、鼓膜穿刺针,在临近两点处进行穿刺,穿刺后不撤针,沿鼓膜穿刺针方向,将膝状镊子放入鼓膜通气管,使膝状镊子两端分别位于鼓室中和鼓膜表面,并于鼓膜切口处对其进行固定处理。应用吸引器吸除积液,若积液过于黏稠无法吸出,则在鼓室内注射α-糜蛋白酶注射剂和地塞米松注射液,随后再次吸除。观察组患者在鼓膜置管术的基础上实施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过程如下:由患者鼻部插入细导管,并从口腔部位导出,将鼻咽部位完全暴露,在鼻内镜直视下,以低温等离子对腺样体组织进行完整消融,消融深度和咽部后壁持平,操作过程中避免损伤咽口以及双侧圆枕,手术完成后利用低温等离子止血。

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评定标准: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语频听力恢复至正常水平,鼓膜恢复正常评定为痊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鼓膜内陷状态有所恢复,具有较好的活动度,且语频听力提高10~15 dB评定为显效;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鼓膜仍呈内陷状态,且活动度较差评定为无效。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定性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观察组痊愈19例,显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4.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观察组发生流脓1例,对照组发生中耳感染4例、流脓3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儿童多发疾病,对听力可造成严重损伤。小儿耳道管腔长度较短,直径较大,且其与咽鼓管平行,因此咽部发生感染后病菌会扩散至鼓室,进而引发分泌性中耳炎[3]。

鼓膜置管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常用方法,该手术方法能够发挥临时性咽鼓管的作用,并且对咽鼓管功能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由于鼓膜置管术在直视下操作,易对鼓室、外耳道以及鼓膜解剖结构造成损伤。而通过耳内窥镜有效开阔了手术视野,降低了手术过程中的损伤。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与鼓膜置管术相结合能够有效切除分泌性中耳炎病灶,对于患儿听觉功能的恢复具有显著效果[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官树雄等[5]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换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对于患儿的听觉功能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杏丽,高志光,赵金花.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5,6(5):94-97.

[2]马俊华.耳内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5,35(9):80-81.

[3]胡文良,孙学威,李玲香.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穿刺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22(3):147-148.

[4]刘艺昌.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J].中国实用医药,2014,13(3):95.

[5]官树雄,冯锡坚,朱水英.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研究[J].临床医学,2014,34(1):10-11.

(收稿日期:2015-11-14)

【中图分类号】R 726.1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4.089

猜你喜欢
分泌性中耳炎鼻内镜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分析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手术疗效分析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射频治疗会厌囊肿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致鼻中隔穿孔的临床分析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评价
婴幼儿中耳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初探
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3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