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用型大学建设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

2016-03-13 02:01宋士涛吴素霞彭友舜张建平
广州化工 2016年2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双师师资队伍

宋士涛,吴素霞,彭友舜,廉 琪,张建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600)



浅谈应用型大学建设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

宋士涛,吴素霞,彭友舜,廉琪,张建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600)

当前,应用型大学建设已经是高等教育改革领域里的一个热门话题,大量地方本科院校相继走上了转型发展之路, 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升本高校发展的要求。应用型大学建设要转变观念、强化科研工作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重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思想观念转变是先导,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实践基地建设是保障。

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基地;师资队伍

2014年5月国家正式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该决定中对于高等院校的改革是提出了方向性的要求[1],要求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院校转型发展,因此,建设应用型大学已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领域里的一个热点话题。当前,我们国家包括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很多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明确提出了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定位,转型发展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新升本高校发展的要求,但对于从一般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应该怎么转,有哪些工作需要做,还有许多问题没有研究透彻,同样,没有应用型大学建设理论指导的办学实践也遇到很多现实的困难,这已经成为制约高校转型发展的障碍。下面,就应用型大学建设中的观念转变、科研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四个方面谈下自己的一点认识。

1 转变观念,加强应用性大学建设认识

进行应用型大学建设,首先要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应用型大学概念。没有思想观念的转变,高校就很难实现真正的转型发展。应用型大学不等同于高职院校,而是大学的一种类型,同样可以建成高水平大学;应用型大学建设不仅适用于理工类专业,同样适用于人文社科类专业,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各行业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生成才和增强创业能力为目标,因此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要把办学思路和定位转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来,转到培养应用性人才上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校转型发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2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应用型大学要培养既要达到本科教育要求,又要具有应用与实践技能、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人才[2],如果连培养学生的老师都不具备这些素质,又怎能培养成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应用型大学建设必须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应用型大学教师不仅要熟悉教育规律和具有一定理论教学经验,同时又还要具备行业背景和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

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是高等院校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立足所在,也是高校服务社会功能体现。要实现服务地方的目标,离不开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应用型大学建设最终目标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而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和核心要素,因此,要求教师既要有职业水平又要具备实践能力。一方面要重视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让教师到一线企业去学习生产技术和生产技能,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同时又要聘请实践一线的高层次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开设企业课堂,让学生了解一线生产最新技术和发展状况,以促进师资队伍双师功能的实现。只有具有这样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方能组建科研团队,承担横向项目,顺利将科学与生产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科技攻关与成果转化进行。

3 强化科研工作的地位

科研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赋予高校的四大功能之一,是高校水平本科院校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应用型大学区别于高职院校的重要标志。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并非弱化科研工作,而是更应重视科研,尤其是与企业联合的科研工作。

首先,科研有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根本任务,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科研工作来支撑,因此教师的科研能力对于应用型大学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教师没有科研能力,怎么去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又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说要有应用性的学生,就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科研能力。这样教师才能充分了解行业一线并能够解决行业中不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的真正融合。其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还肩负着博士、硕士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做保障,这些目标就很难实现。

4 重视实习实训,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当今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应用型大学实训实习基地就是学生锻炼自身能力、培养应用能力的场所。实习实训是学生学业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实习,实习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践经验,还能帮助学生积累企业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的创业和就业能力。

当先,时常听到很多大学应届毕业生抱怨工作难找,甚至有一些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同学都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而被公司拒绝的原因就是缺乏工作经验,那么大学生怎么才能既不耽误专业知识学习又能积累工作经验呢?可以说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训就是最好的积累工作经验的方式。学生在工厂实习,通过跟一线工人师傅学习,亲身体验生产操作过程,既可以弥补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也可以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应用到实践过程中来,又能够通过实践过程来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实习实训还能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增加学生的企业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提高毕业后就业能力。现在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都会进行面试,有的企业就趁这个机会让学生做一个实物或问一些比较实际的问题,大多数毕业生由于平时忽略了实习,很简单的实际问题都答不上来,这就是不重视实习最直接的表现[3]。

5 结 语

现阶段,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还处于初级阶段。转型发展过程思想观念转变是先导,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实践基地建设是保障。当然,如何建设适应应用型大学发展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如何促进应用型大学的建设,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实习实训环节是学生踏入社会工作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保证学生实习环节的顺利进行,如何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水平也是应用型大学建设中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EB/OL].中国政府网, 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zyjyggyfzqkxwfbh/xgbd31088/Document/1373573/1373573.htm.

[2]王振良,时晨,郭和平. 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师资队伍探析[J]. 学理论, 2014(4):260-261.

[3]张战友, 赵鑫禹,佟筱枫,等. 应用型大学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9(8):175-176.

Discussion on the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bility of Chemical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SONGShi-tao,WUSu-xia,PENGYou-shun,LIANQi,ZHANGJian-ping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ebei Qinhuangdao 066600, China)

At present, the application of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is a hot topic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a large number of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have embarked on the road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t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University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should change idea, strengthen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 statu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training high quality applied talent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ought idea is the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is the ke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base is the guarantee.

applied university;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teaching staff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研课题(JYZD201217)。

宋士涛(1978-),男,副教授,主要从化学专业教学工作。

吴素霞(1978-),女,讲师。

G4

B

1001-9677(2016)02-0180-02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双师师资队伍
“海南乡村振兴与数字治理实验室” 辐射带动我校科研工作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
河南省本科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