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6-03-13 02:01方振峰曹晓琴凌智群
广州化工 2016年2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内容药物

方振峰,曹晓琴,凌智群,万 明,张 涛

(江汉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湖北 武汉 430056)



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方振峰,曹晓琴,凌智群,万明,张涛

(江汉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湖北武汉430056)

天然药物化学是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中一门重要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效地掌握学科知识,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急迫的问题。本文针对地方高校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天然药物化学的课程特点及教学实践经验,在教学内容的更新,多学科的联系,教学方式的改变,新型考核体系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和探讨,希望能对本课程的进一步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

天然药物化学;学习效果;教学改革;探讨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科学,是高等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整个药学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1]。近几年社会上充斥着废除中药和废除中医的说法[2],这与我国几千年来中医药的传统文化不相符合,因此,随着国家中医药工程的建设和国际上中药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学生掌握中药的现代研究方法,使中药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另外,随着现如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3],让学生能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的相关知识,并且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得以应用,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是刻不容缓的。我校是一所地方性高等院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对于如何上好天然药物化学这门课,如何因材施教,更好的符合学校人才培养要求,我们针对天然药物化学这门课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和思路,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里仅作探讨。

1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多学科的联系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材施教、整体优化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4]。

通过观察发现,现在很多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能保持长久的集中,许多学生上课看似在听讲,其实是在神游,还有少数在躲着手机上网。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获取知识的有效性,是我们教学时需要思考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发现在教学内容上,如果老师的课程内容图片较多,或结合某个知识点讲个相关的故事,而不是枯燥的讲解课本上的内容,那么学生的注意力会有较大的提高,因此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是上好天然药物化学这门课程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内容上,必须以应用型为主,兼顾部分以后准备读研究生,有志做科研的同学。所以,上课内容主要集中在每章节的提取分离部分,重点讲解香豆素、蒽醌、黄酮、皂苷以及生物碱。另外,在讲授时注意多学科的交叉,如我们在讲授某一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过程,会和大家介绍药理活性的筛选,质量标准的制定,可以采用的剂型等相关知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反映良好。

另外,化合物结构的波谱解析部分是难点,针对这一点,我将上学期的《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和《天然药物化学》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在《有机化合物波谱解析》中相关知识直接采用天然药物化学中的化合物为例,如讲述自旋系统中ABX和AMX直接以槲皮素结构进行讲解,让学生提前了解这种结构的波谱特点。

2 改进教学方式和思路

天然药物化学作为一门专业课,内容复杂,涉及到以前学到的有机化学、中药学、分析化学、波谱分析等课程的内容,学生普遍感觉有难度,因此,教学中不能一把抓,必须要抓住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改变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1启发式教学

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注重层次,对于次要的知识点,我们一笔带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对于重点、难点,多问为什么,不断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原来是这样”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讲蒽醌类化合物的pH梯度萃取法时,首先引导学生对酸性的认识,再通过简单的共轭体系理论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认识α-OH,β-OH取代时酸性的差异,最后再通过酸碱反应的理论让学生知道,弱酸性蒽醌,不能和弱碱反应,容易和强碱反应,直到推出整个pH梯度萃取法理论。这种讲解方法使学生能掌握梯度萃取的理论,不会忘记或记错梯度萃取溶剂的浓度和顺序,效果很好。

2.2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法通常是指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5]。在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中,这种方式在讲授提取、分离时经常用到。例如,讲授麻黄碱与伪麻黄碱的分离时,先列出两者的分离流程图,引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两种生物碱在加入草酸溶液时,麻黄碱能结晶而伪麻黄碱不能”。然后,从这两个化合物的结构上详细讲解其碱性的区别,而这种差异就表现在与同一酸成盐时的溶解度的差异。通过这个实例让学生知道生物碱的结构决定了其性质,而性质又决定了其分离的条件,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认识更深刻。

2.3讨论式教学

在课程讲授中,针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程度、掌握程度[6]。在天然药物化学的各章节的教学中,我们经常针对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式教学。例如,黄酮的提取分离用到的方法比较多,如果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学生很容易忘记。因此,我们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黄酮代表性的结构槲皮素,让学生根据结构特点选择提取分离方法,展开分组讨论。每组说出1种提取,1种分离的方法,并说明理由,然后让其他同学点评,结束后,老师再根据各组情况进行总结,补充。学生采用讨论式教学后,对黄酮的几种提取方法以及聚酰胺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等分离方法有很深的理解。同时,这种讨论式教学在讲授结构解析部分也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使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作为主角,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对知识点的理解在反复思考中得到加深。

3 改革和探索新型的考核体系

中国传统教育主要以考带学,以应试考试的成绩作为最主要的考核目标。这种方法其实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因此,我们对《天然药物化学》的考核体系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除了期末考试成绩外,我们加入了一些课程论文。对论文我们有严格的要求,要包括题目,作者及班级,中英文摘要,前言,正文,讨论,参考文献等,论文的格式要按照本科毕业论文格式进行;在论文的内容上,我们比较灵活,可以在绪论里选取提取、分离这方面进行综述,也可以在香豆素、蒽醌、黄酮或其他章节中选取感兴趣的内容通过文献查阅进行综述,同时鼓励大家阅读相关的英文期刊论文,翻译成中文,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撰写。在一些知识点比较重要或有难度的章节,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课外作业,并且在以后教学中,在下课前预留几分钟进行习题讲解,巩固学习。

在新的考核体系中考勤、平时作业占10%,课堂互动占15%,课程论文占15%,考试成绩占60%,这种方法加强了平时考核成绩,尤其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课程论文的撰写情况等都进行了一定的量化,根据表现的态度、能力、认真程度进行成绩评价。这种成绩评价体系锻炼了学生论文写作能力以及专业论文查阅、阅读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表现力,还能加深学生对课程的了解、认识,吸引学生对课程的关注度。

4 结 论

综上所述,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项多学科结合的专业性很强的课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其教学改革是大势所趋。但教学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手段,它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的不断变化而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不断的改进。没有最好的教学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的探讨,抛砖引玉,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找出最适合的满足课堂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高水平的人才。

[1]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7.

[2]方亚东.中国近代的几次废除中医[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104ca10100ksln.html.

[3]陈彬. 2015年我国就业趋势预测[OL].http://futures.jrj.com.cn/2015/01/05071918643516-1.shtml.

[4]王举涛,刘金旗,汪路明,等.《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安徽医药,2009,13(4):463-464.

[5]裘莹莹.“国际商务合同”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163-165.

[6]彭人哲.讨论式教学:价值形式和前提[J].教育理论和实践,2011,31(8):47-48.

Discussion on Teaching Reform of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FANGZhen-feng,CAOXiao-qin,LINZhi-qun,WANMing,ZHANGTao

(Department of Pharmacy, School of Medicine, Jianghan University, Hubei Wuhan 430056, China)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pharmaceutical specialty in medical college or universi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some new problems have emerged. 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effectively grasp the subject knowledge is an urgent problem. The teaching methods on the course of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the students in local colleges,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practice experience of the course of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It was hoped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to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is course.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learning effect; teaching reform; discussion

方振峰(1980-),男,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及中药质量控制研究。

曹晓琴(1982-),女,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药物分析和新药研究工作。

R914

A

1001-9677(2016)02-0203-02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内容药物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奇妙的化学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最熟悉的药物伤你最深
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