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国际化办学的思考

2016-03-13 05:39魏来刘汉王虹胡煜明谭敏王玉霞涂冰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制药药学国际化

魏来,刘汉,王虹,胡煜明,谭敏,王玉霞,涂冰

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国际化办学的思考

魏来,刘汉,王虹,胡煜明,谭敏,王玉霞,涂冰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我院药学专业国际化办学的新尝试已初见成效。今后,还要通过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确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开设国际化课程、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等途径,将药学专业打造成在国际享有一定知名度的示范性特色专业。

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国际化办学

我院是湖南省教育厅批准的来华留学生招生单位,现有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余名留学生在我院学习。近年来,学院成立了国际交流与合作部,先后与印度尼西亚、老挝、韩国、新加坡等国十余所学校深入接触,研究和探索合作办学项目,并就合作办学相关事宜达成初步意向,为日后我院国际化办学合作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1 我院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开展概况

我院历来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自2006年以来,我院派骨干教师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首次将“教学做合一”模式引入专业课教学,取得良好效果;派专业带头人赴德国学习“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三年赴企业顶岗实习。

2 药学专业国际化办学思路

我院药学专业具有国际化办学得天独厚的优势:是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湖南省教学名师领衔的省级教学团队,湖南省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技能抽考标准开发主持单位,湖南省药学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每年招收一定数量的境外留学生是示范性特色专业的客观要求。目前,学院已与韩国大邱韩医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拟联合开设药材生产加工和生药资源专业,迈出了国际化办学的第一步。笔者认为,今后的药学专业国际化办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树立国际化办学理念

学院管理者应从学院自身发展和国际教育形势等出发,审视办学宗旨,勾画国际化办学的宏伟蓝图;教师应了解药学领域的国际最新动向;学院应了解跨国制药公司对国际化药学人才的最新需求,以便将最新、最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融入课堂教学;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学生应具有国际化的竞争意识和就业观念,努力将自己培养成具有国际化观念、国际合作能力与竞争能力的药学专业人才。

2.2 确定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实地走访、考察、调查问卷等形式调研了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数家知名跨国制药企业。分析各跨国制药企业的岗位设置及岗位能力需求,了解其对新入职员工基础知识、专业素养、技术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等方面的要求,掌握其对高职专业人才需求量及人才晋升途径等;征求企业对药学专业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的改进意见。最终将国际化药学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着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娴熟职业技能,具有顺应全球医药产业发展的广阔视角,具备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具备一定的跨国制药企业经营管理经验,适应制药产业发展需求,适合外资、合资企业及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3 开设国际化课程

为达到培养国际化药学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根据国内外药学行业企业标准要求,调研国内外兄弟院校药学专业国际化课程设置情况,紧紧围绕全球医药产业不同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用“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模式,遵循职业教育认知规律,促进学生基本素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构建以能力为核心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其基本框架包括4部分:通用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核心技能课程模块和强化实习实训课程模块。同时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强化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国际化意识和国际通用职业技能的课程。这便要求教师用国际化视角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与国际接轨。

2.4 建设国际化教师队伍与学生结构

对高职院校而言,国际化的教师队伍不仅包含外籍专家教师、留学归国人员、有海外工作经历的教师,还包含有国际化意识、在国外接受过多种专业技能培训、有跨国制药公司工作经历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教师要了解业内最新国际动态,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国际化竞争意识,增强专业技能素养,提升外语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合作沟通技巧,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意识和敢于创业的勇气等。学生是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核心和对象,要有国际化就业、创业与竞争意识,要有学习国际先进知识技能的思想准备,以及不断提升自身沟通合作、创新能力的理念等。国际化办学目标还要求高职院校为学生创造海外学习、交流、实践机会,同时开拓海外市场,吸纳和接收来华留学生。

3 药学专业国际化办学途径

近3年来,我院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召开合作办学项目建设协调会,统一工作思想,明确分工,细化任务,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申报工作奠定基础。我院先后与新加坡、泰国、老挝、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合作开展机电工程、化学制药等专业项目商洽,学习合作办学的政策法规,了解项目申报程序和要求,派考察团实地考察以了解合作方情况。2013年,我院先后联系印度尼西亚SMT-PONTINAK学校和SMK-SMAK BOGOR学校等,通过分析双方兴趣点和需求,对合作伙伴进行筛选,把主要目标放在与印度尼西亚SMK-SMAK BOGOR学校的合作上。目前,我院正与SMK-SMAK BOGOR学校商洽药学与化学工程专业合作办学事宜。

3.1 采用双语教学及借鉴海外教学模式

药学专业现有师资既包括国内外名牌高校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也包括具有教学和制药企业一线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双语教学及模拟海外教学模式,逐步从双语教学过渡到全英文教学。即先由外方委派教授承担部分课程的授课任务,过渡到由本校教师完成部分课程双语教学,最终实现全部课程全英文授课目标。

3.2 努力开展来华留学生招生项目

在全国留学生招生政策和签证进一步规范的形势下,学院要认真做好来华留学生招生宣传报名工作,确保来华留学生数量、生源国、留学层次和奖学金获得人数等稳中有升。我院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稳步上升。2014年招收来自9个国家的留学生54人,比2013年增长了45.8%,其中15人获省政府奖学金,24人获学院奖学金,奖学金覆盖率为70.4%。

3.3 积极推进交流生项目

2013年,我院与印度尼西亚SMT-PONTINAK学校签订友好合作交流协议,首批派2名交流生(1名化学工程专业学生,1名机电工程专业学生)于2014年来我院药学系与机电工程系进行为期3个月的交流学习。我院拟于2015—2016年选拔数名专业基础扎实、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赴印度尼西亚SMTPONTINAK学校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

3.4 订单式人才培养国际化

我院药学专业已与国内知名制药企业联合办学,共开设了46个订单班。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瞄准医药市场需求,校企双方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学生前两年在校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第三年赴用人单位(即订单企业)顶岗实习;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成为单位正式员工。这一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做”大量人才。目前,该模式在国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已被普遍采用。从国际化办学的角度出发,学院一方面可以与跨国制药公司联手开办订单班;另一方面可利用境内的劳务输出中介机构,积极争取海外企业的订单。学院从这些跨国制药企业的现实需求出发,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与训练,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的实现必将有力推动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国际化办学的发展进程。

3.5 实习基地国际化

国际化课程和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只是国际化办学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让药学专业学生有机会在跨国制药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实习锻炼。如可通过境外实习,让学生真正感受发达国家员工严谨、认真、勤奋的工作态度。当然,由于目前的境外实习受到专业、渠道、资金等的限制,推广难度系数较大。因此,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与境内一些跨国制药公司合作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与跨国制药公司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联合进行技术攻关等。我们相信,通过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一些已成功的专业试点必将对高职院校药学专业的国际化办学起到良好示范效果,也必将对国际化药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3.6 毕业生就业国际化

当前,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毕业生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办学不仅应体现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还应体现在就业方面。能否顺利实现毕业生就业的国际化是检验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因此,高职院校还应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就业指导跟踪与服务机制,帮助毕业生打破境内就业这一固有思维模式,鼓励其跨国就业。我们必须认识到,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办学不仅表现在办学过程中国际因素的加盟与介入,还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体现在学生入学、在校学习和就业全过程。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只有实现生源国际化、在校生学习实习过程国际化以及就业国际化,才是真正实现办学国际化。

4 问题与展望

我院药学专业国际化办学尚处于探索阶段,虽已初见成效,但仍面临着国际化办学理念落后、规划缺乏战略性、层次有待提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推进困难、师资国际化程度有待加强等诸多问题。面对新形势,有必要重新定位,更新国际化办学理念,做好国际化顶层设计,提高国际化办学层次,开拓有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打造一流的国际品牌,建设国际化师资队伍,将药学专业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G420

A

1671-1246(2016)19-0001-02

猜你喜欢
制药药学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鲁南制药:瞄准“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皮尔法伯制药(中国)
三生制药集团
三生制药集团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