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以教学设计为载体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016-03-13 05:39钱海兵李媛曾万玲黄勇其黄聪田维毅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教学能力青年教师教学设计

钱海兵,李媛,曾万玲,黄勇其,黄聪,田维毅

浅析以教学设计为载体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钱海兵,李媛,曾万玲,黄勇其,黄聪,田维毅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青年教师是未来的教学主力军,教学设计在提高其教学能力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好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能对讲授内容提纲挈领、融会贯通,这就需要教师较好地把握教学方法与课程知识。撰写教学设计能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能力;青年教师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对象特点,将教学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既要建立在教材基础之上,又要新于教材、高于教材。好的教学设计应注重因材施教,以促进课程的顺利实施并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一份好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十分熟悉,对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有较好的把握,对讲授方式和技巧能灵活应用[1]。这对新进教师及青年教师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撰写教学设计能促进青年教师对所要讲授内容的了解、思考及教学方式选择。因此,对新进教师及青年教师进行以教学设计为载体的教学能力培养,将对提高其教学能力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1 促进青年教师对本课程知识点的梳理与掌握

讲授好本专业的一门课程是青年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对高校教师最基本的要求。青年教师上讲台授课前,需要跟随高年资教师学习本课程的讲授方式,在跟随听课的过程中熟悉课程知识点并融会贯通,以自己的方式浅显易懂地表述出来,根据自己的讲课思路与知识撰写教学设计。而撰写教学设计要求列出每一章节需要掌握的内容,思考这些知识点的关系,如何在前一个知识点基础上进行下一个知识点的引入和讲解。达到这些要求需要一定的技巧,更需要找到知识点或是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而要找到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就必须对全书知识点进行整理、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编撰,青年教师对本门课程有了全面、系统、深刻的理解,为真正走上讲台做好充分的准备[2]。

2 促进青年教师对交叉学科知识的掌握

教学过程要求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条理、深入浅出的剖析,反映在教学设计中就是对教学内容、教学疑难点的把握。要阐释重、难点就要求教师对本章节内容、与本章节有关学科内容均有较深刻的理解。对青年教师而言,将本学科的一门课程内容完整讲授出来,应该是做得到的。但医学知识是连续贯通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各门学科特别是基础学科之间的联系更是紧密。比如药理学,作为一门桥梁学科,除要求教师对所阐述内容掌握之外,还要求其对基础知识及部分临床课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如抗心衰药物,药理学着重讲述这类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但要使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要用这些药物,就要求教师从心衰的病理生理内容入手,精讲心衰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代偿期代偿机制、失代偿期表现及心衰发生的机制。因此,教师在撰写本章节的教学设计时,要先掌握这些知识,还要了解心衰的临床治疗进展。这样就将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及临床内容有机整合到课堂授课中,教师讲得自在,学生听得明白。通过这样的锻炼,青年教师的专业基础不断巩固、提升,在教学中对相关知识的应用就能得心应手,对本学科的知识也有新认识。

3 提高青年教师分析问题能力

教学设计要顺利实施,起到设计的作用,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预案是重要保证。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求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特别是难点分析。难点不一定就是知识上的难点,还可能是由于知识点与其他学科交叉较多,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要求较高而成为难点。因此,要求任课教师具有较好的分析问题能力。一方面要对自己所教授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恰当的分析,这可以从学生听课态度、其他课程考核情况、已学课程等来分析;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可以在备课过程中根据自己的感受,对学生是否能够掌握该知识点、掌握情况做出判断,列出疑难点,尽可能地将知识点阐释清楚[3]。如对利尿药的讲解中,难点不在药理学知识,而在于学生在生理学学习过程中对尿液生成过程及影响因素的掌握情况。因此,在讲授利尿药之前,对学生知识结构特别是生理学相关内容掌握情况的了解与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教师讲课是否顺畅、学生学习是否满意。事实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其知识结构如何、能不能很好地接受所讲授内容,也在客观上要求教师正确把握、分析、分解教学重、难点。

4 提升青年教师授课技巧

教师授课既要做到对知识的传授精确无误,又要具备一定的技巧。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求教师将如何导入本章内容、组织教学内容、展现教学内容等具体体现出来。这些内容的有机结合迫使青年教师对知识、知识链接、课堂趣味性及课堂气氛调动做适当的设计。特别是知识导入部分,对药理学而言,适当的病例讲解能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在讲授媒介上,多媒体及音频、视频等的合理使用,可以使教学手段多样化,拓宽师生沟通渠道,促使教师熟悉、掌握多种教学手段,提升自身教学技巧。

5 促使青年教师了解学科动态与学术前沿

教学设计中,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拓展视野,一般需提供部分学科进展或知识点的相关研究进展,这要求教师经常关注本学科研究前沿,能够对教材中相关联的知识点进行有效补充,例如抗心衰药物的研究进展等,可以促进学生对药物及临床发展前沿的了解,调动其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当然,为了给学生提供介绍本专业详细进展的专著或相关网络资源,要求教师首先体验这些学科资源的受益情况。这些环节事实上都促进教师熟悉、了解本专业、本学科研究进展,提高自身学术水平。

6 有利于实现科研促进教学

目前来看,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不仅能教书,还能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与科研存在相互促进关系。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在系统规划教材教学内容之外,若能以自身科研实践经历来阐释相应知识点,将有利于提高教学设计的可行性与趣味性;若研究结果或结论在教材之外,更有利于对知识点的补充或深入,这对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尤为重要。比如在中药药理学教学设计中,对于益母草的抗缺血性中风的药理作用教材中尚未收录,但其中药功效却明确记载可以活血、消肿等,这与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认识有相同之处。在科研实践中,已有研究材料证明,益母草的有效成分——益母草碱具有较好的保护缺血性中风的神经损伤、修复神经功能作用。这些观点与研究结果对于学生掌握益母草的临床应用及后期研究进展有益,充分体现了科研促进教学的作用,有利于激发教师科研兴趣。

7 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应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事实上是学生如何将知识内化的过程[4]。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部分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居于灵魂地位,通过学情分析,可以依据学生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达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的目的。教学内容一般可以以上节课的总结或与本章内容相关的案例等导入,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其对过往知识进行回忆总结。教学内容的实施部分要规划、分解知识点,化繁为简。因此,综观教学设计的构成,保障课堂教学有序、高质量地运行是设计的表象,而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作为受众的接受能力与知识掌握能力是本质。

青年教师是教学的主力军,其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起到关键作用。教学设计是教学能力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教学过程顺利实施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效贯彻的重要体现与保障。青年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的撰写,不仅熟悉了本学科知识点,解析了难点,还提高了教学技巧,融会贯通学科间的交叉知识,促进了在科研教学方面的进步,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得到贯彻实施,对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教学、科研骨干力量有重要作用。

[1]王骄.教师基本功的内涵及发展途径[J].辽宁教育,2013(5):5-7.

[2]黄聪,刘明,陈帅,等.加强教师基本功建设,提高药理学教学水平[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3):152-154.

[3]卢福波.教学设计重在适宜[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5,6(2):77-82. [4]张愉,张雄.理解教学及其教学设计[J].物理教学探讨,2015,33(4):64-66.

G451.2

A

1671-1246(2016)19-0010-03

猜你喜欢
教学能力青年教师教学设计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