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基础医学教育阶段专业结合学科科研选题来源的导向策略

2016-03-13 05:39易传安于鹏辉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创新性研究性

易传安,于鹏辉

大学生基础医学教育阶段专业结合学科科研选题来源的导向策略

易传安,于鹏辉*

(湖南医药学院,湖南怀化418000)

高职高专院校由于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较低,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缺乏足够的指导能力。因此,通过专业和学科特色相结合,为大学生科研选题来源开辟新途径。

科研选题;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由于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在大专层次阶段对教师科研水平要求不高,缺少科研环境和条件,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质量大打折扣。随着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改变,学校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医学基础课,包括大体解剖结构和组织细胞显微结构。因此,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对临床医学、检验医学、护理学等专业学生采取专业和学科特色相结合方式,根据导师指引制订科研实验项目和计划,为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选题方向、来源以及科研能力培养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

1 选题来源

1.1 临床医学专业将解剖与临床相结合,开展临床应用解剖方向课题研究

临床医学专业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均很强。在教学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调临床操作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培养。人体解剖学实验课大多是验证性实验,学生上实验课时往往以观察、辨认结构为主,从解剖到解剖,从基础到基础,与临床联系不足,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展较少,不利于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思维培养。因此,在人体标本充足的前提下,利用课外时间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设计几个常见的手术[1],如阑尾手术、疝气手术、剖宫产手术等,在尸体标本上进行模拟。通过在标本上模拟手术,体会不同角色,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接触临床,为今后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兴趣。这样的训练和实践既培养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又使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使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都大有提高[2]。

1.2 医学检验专业将显微镜与组织学技术相结合,开展细胞分子生物研究

由于医学检验专业经常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细胞结构以及免疫化学反应,因此,组织切片技术和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引导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开展微细结构研究。一方面,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教育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与专业紧密结合,提高学生操作技能。选择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统一组织,成立科研团队,安排课题标书和科研论文撰写方法及实验技术培训。要求每位学生必须掌握组织切片技术、染色技术、免疫细胞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内容。每个团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选题,各司其职。有些人负责文献检索,查找资料;有些人负责购买实验药品、试剂和材料。建立学习报告制度,讨论会上学生各抒己见,发表看法,分析讨论问题。通过早期接触科研,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学习组织学课程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专业领域,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动手机会。同时在科研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结合已掌握的基本理论,针对问题展开思考,在自主探寻答案过程中,熟悉基本科研流程并形成一定的科研分析能力,促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大胆探索和实践[3~5]。科研实践过程中,学生严谨的态度、外语运用能力、文献查阅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刻苦钻研、勤于探索的素质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1.3 护理学专业将观测与体质人类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能力

大学期间,护理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时常感到专业理论知识枯燥、乏味、抽象,不知道理论知识与实践如何结合。若在校期间能够参与科研,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实践中的问题,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就会比较具体、深刻[6]。体质人类学又称自然人类学,是人类学的分支,是研究人类群体体质特征及其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尤其是人种测量学和种族测量学,通过观察、测量和设计调查问卷,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在课程教学体系中,提高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比重,增加一些选修课,如文献检索、科研设计、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等。

2 讨论

新升格的医学院校,虽然学科和科研建设的地位大幅度提升,但教学与科研相对脱节,没能将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4]。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来源还依赖于教师,而学校也缺乏系统的管理和培训方案。因此,教师个人科研素质与能力是影响学生科研素质与能力的主要因素[5]。此外,实验课主要是验证和模仿,忽视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时,应结合专业,根据个人兴趣和爱好,在大体解剖、微细结构和体质人类学方面确定选题,开展科学研究。另外,学校应选择一批创新意识强、科研素质高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加大大学生创新性科研平台机构建设力度,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加强面向学生的科研学术活动,为申请到省级、校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学生提供科研培训与技能培训,端正科研态度,提高科研素质,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和科研打下坚实基础。

[1]易传安,杨艳青,胡祥上,等.手术应用解剖学基础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局部解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J].解剖学进展,2011,17(2):192-193.

[2]李文军,彭保发,袁晓玲.新建本科院校培养及提升大学生科研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117-119.

[3]胡晓艳,姜梁.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对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J].西南军医,2013,15(4):477-478.

[4]金丹.引导医学检验本科生开展科研实践的必要性及措施[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6):533-535.

[5]吕世静.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探索[J].医学教育,2005(3):17-19.

[6]李芳兰.护理专业学生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培养的思考[J].家庭护士,2008(6):926-927.

(*通讯作者:于鹏辉)

G420

A

1671-1246(2016)19-0003-02

注:本文系2012年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资助(583)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创新性研究性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