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盈生命的灵动—万德镇中心小学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解读

2016-03-13 11:37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中心小学张德静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案环节改革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中心小学 张德静

走进万德镇中心小学的每个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不论是学生,是教师,还是管理者,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张扬着生命的活力。当你走进课堂这种感觉会愈加强烈:开放的课堂上,学生在自主的研读,激烈的争辩,真诚的质疑,热情而流畅的发表意见,教室里飞扬着灵性的思考,彰显着孩子们的聪慧和个性,课堂沉浸在情趣盎然又自主互助的学习氛围之中。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该校课堂,走进实施课改的教师,探寻他们的改革之路,打开导学练课堂模式改革的密码。

一 、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与改革历程

1.课堂改革在希翼中起步

新课程改革以来,诸如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读讲精炼、目标教学等尝试,使得课堂有了一些变化,课堂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教学手段越发丰富。但大多数情况下,课堂还没有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仍是演出“教案剧”的舞台,教师仍是“主角”,学习好的少数同学是“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群众演员”。课堂表面是热热闹闹,实际效果却很差。

为学生的生命成长考虑,真正树立教师为学而教的思想,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下定决心在课堂上着力。进行了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实践。

2.改革在磨砺中成长

策略一:强力推行,整体推进

首先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制度保障,强力推进。学校成立了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要求领导班子包年级,唱响“实行课堂改革是每一位教师的义务,不实施或实施不好改革就是不合格的教师”的口号,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得到提高。

为消弭教师在课改路上的畏难情绪,学校决定实行领导“巡课制”。每人每天至少听推门课1-2节,在每周的办公例会上反馈听课情况,随时调控研究进程。

学校还组织教师走出去,到区实验小学和长清五中现场取经,然后结合学校的实际确定了导学案课堂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

策略二:互助教研,共同提高

别人的经验适合我们吗?为了避免改革的盲目性,我们课题组成立了由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改革核心研究小组,进行全程式的跟踪研讨和指导,期间还得到过市教研室江洪春科长的指导。面对遇到的众多问题,我们更多的引导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互助教研的方式成为解决问题的主渠道。学校通过开展四课研修撰写教改日志、专题教研等平台,让教师交流各自的实验心得,解决改革中的困惑,实现教师的“自主”与“互助”。

二、导学练案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结合导学案的使用,该模式的基本流程可为: 预习—交流—展示—提升—检测。

1.导学案前置

提前一天把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充分预习,找出不会的问题,用红色笔画出来,这一环节可称为独学。

2.教师进行学情调查

帮助学生解读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

3.组内交流(对学、群学)

教师指导“对学”的正确方法,“对学”二人要认真发言,可以轮流说,不能出现一言堂。“对学”的组成一般用好学生与差学生搭配,“对学”时可让差一点的学生先说。群学时,预展要与对学相结合,即进行组内展示,为小组展示做准备。

4.小组展示

学生的展示是一个生成的过程,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一目了然。小组展示完后,其他小组或进行点评、或进行补充、或进行质疑,以使自己的小组的展示更加完美,小组评价更好。

5.检测

当堂检测以五分钟为宜,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要巡回各小组指导,重点关注后进生。

6.导学案的整理

课后师生及时进行纠错与补充,教师要写课后记。

以上“导学练案”课堂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第一个教学环节让师生在目标的引领下积极主动的进入课堂;第二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自主地学习构建知识;第三个环节以小组内交流、合作学习解决学生个体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炼出小组合作解决有困难的问题供第四环节;第四环节是重点,由学生先进行探究、展示讲解,再由教师释疑点拨,提升知识点;第五环节是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及时反馈。如果课前已经带着目标预习,课上可以重点开展三—五环节的内容,由教师上课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灵活掌握,第六环节有老师来做。

三、改革让课堂中充盈生命的灵动

改革犹如蝴蝶破茧,经历过破茧的痛苦之后换来的才是羽化的美丽。

1.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

一方面,课堂实现了约一半的学生在提问,大部分学生都有发言机会。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模式大大缩短了教学内容学习的课时,每节课都能达到原来两倍以上的课堂容量,有了更充分的时间进行练习和拓展,教学成绩得到明显提升,特别是学困生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

2.还原学生的生命本然

现在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探索,自己验证,自己展示”;看到的是“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的自主互助式学习的场景。学生的参与度高了,积极了,活跃了,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体现的是生命的灵动。同时,师生、生生之间的这种互动,既有知识层面的问答,更有思维之间的碰撞,自信心的提升,以及合作意识的形成等。学生自主了,成了学习的主人,在尽情表达交流自己的见解、意愿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它们的心理体验应该是幸福的。

3.学生在自信中成长

现在的课堂,不管是学困生,还是学优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孩子不再瞅着着教师的脸色说话,而是大胆的质疑同伴、挑战教师,落落大方的陈述自己的见解。学生在学习中收获了满满的自信,在自信中爱上了学习。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加强了友谊,提高了综合能力;增强了竞争意识,培养了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会了自我管理,培养了创新精神,促进了全面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同学们在自主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可谓真真正正的“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现在的万德镇中心小学,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而是张扬学生个性的天地;课堂,不再是教师枯燥乏味的“独奏”,而是师生联动的“交响曲”;教育,不再是面向育才的教育,而是转向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快乐学习就这样从万德镇中心小学开始了。

猜你喜欢
学案环节改革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乡愁导学案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比例尺(一)”导学案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瞧,那些改革推手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