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活动区的创设与指导

2016-03-13 11:37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幼儿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期
关键词:活动区规则创设

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第一中心幼儿园 李 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幼儿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如娃娃家、表演区等,让幼儿在放松舒适的氛围中,按自己的想法及能力,以自由的方式选择学习的内容或者活动的伙伴,主动地进行学习、交流以及交往的重要场所。

一、活动区的创设

第一,活动区的创设、材料玩具的提供,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兴趣及能力。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他们的发展水平不一样,他们的兴趣需要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选择适合该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来进行创设,以促进他们身心发展和游戏活动的开展。

第二,要根据幼儿年龄层次和实际需要设置活动区。其次,活动区的开设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尤其是小班,活动区的设置与开展不宜一下子铺开,可以结合各区的设置逐步开放。首现先让幼儿材料,了解玩法,并学习收拾整理,逐步建立规则;然后再逐步增加新活动区,提供新经验,从而逐步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

第三,要因地制宜,教师可以依据本班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设置活动区,场地安排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用,可充分利用教室周边、四角。教师在设置活动区时,不仅要注重提供有利于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各种活动类型,还需考虑各区域及其活动区之间如何适应和协调。在设置活动区时,还要根据各区特点与所需条件,将其分为相对安静的和活动性较强的两大类,把较安静的区域相对集中在一起;活动性较强的相邻设置。这样,既可以避免相互干扰,又能相互作用和补充,形成合理结构,较好地发挥整体化功能。其次,活动区环境的创设要与教育目标相结合,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在创设活动区环境中,还可注意赋予环境一定的自治因素,发挥环境的暗示、引导作用,规范协调和控制幼儿行为。教师也可以让幼儿参与活动区环境的创设,成为活动的主人。这样,幼儿自主性、自理自治和主动协调关系的能力才能在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活动区的指导

1.建立活动区规则

活动区是幼儿自由活动的场所,但并不意味着老师可以不管。建立活动区规则,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行为和责任感,改变教师单向指挥的现象,变教师的直接影响、直接干预为隐性指导。我们建立活动区的规则之一是取放材料、物品规则。教师将玩具装载塑料筐里,整齐的摆放在玩具柜里。幼儿玩过之后要放回原处。规则之二是同伴间要友爱谦让,不要大声讲话。规则之三是限制进区人数,每个活动区都有相应的小椅子,若该区坐满了人,则不容纳新人。

2.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去营造那种自由、宽松、开放的环境,以消除幼儿的顾虑与压力,帮助幼儿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参与活动。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应尽量少发号施令,多观察,多倾听,多以商量的方式引导幼儿的活动,使幼儿的心理处于轻松活跃的状态,激发他们自主性学习的欲望。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的。也就是从活动的台前到后台,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正确指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

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

3.幼儿活动区活动的讲评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搞好活动区的游戏讲评,是提高幼儿活动水平的关键。幼儿非常在意自己的游戏行为是否能得到老师的认可。一旦得到教师的认同或者赞扬,幼儿的这种行为就会不断强化。因此,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应不断强化和鼓励幼儿的自主性学习行为。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话语来激励幼儿,比如“你今天的想法真不错。“咦,你这个想法老师都没有想到,你真棒。”等,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幼儿对下一次的活动充满期待。进行幼儿活动区游戏活动讲评应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要以游戏伙伴的身份对游戏进行讲评,更能吸引幼儿,为幼儿所接受。教师在孩子们感兴趣、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对游戏进行讲评,平等的同伴关系会使讲评效果收效明显。或者当幼儿学着教师的样子上台把自己和别人的游戏情况告诉大家时,幼儿会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如果在游戏中发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以游戏者的身份把碰到的困难、问题讲出来,以自身的表现,真切地反映引起幼儿关注,从而使问题解决。教师要努力地与幼儿建立这种宽松、和谐、平等、亲密的伙伴关系来讲评活动区的游戏情况。

对不同的活动区,应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讲评方式。不同的活动区里的游戏是不同的,培养幼儿能力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教师在进行讲评时,不能千篇一律,应根据游戏的实际情况,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形式,做到有的放矢,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在原有的水平上提高。

抓住游戏中的闪光点进行讲评,可以促进游戏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闪光点的捕捉要靠教师的观察、多参与幼儿的活动来实现。每个活动区都有一定的活动规则,幼儿按规则进行游戏,这种自主、自愿的活动中,一些细节内容教师是无法事先设计好的。教师敏锐的观察力是进行闪光式讲评的首要前提。及时抓住闪光点,有目的地进行讲评,对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会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个人的成才,除了遗传因素外,关键就在于所处的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这就应当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有目的地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真正做到环境为幼儿服务,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活动区规则创设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儿童活动区环境色彩设计策略研究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