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美术课堂教学的新评价

2016-03-13 11:37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中心小学校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期
关键词:美术课美术作业

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中心小学校 李 月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经过广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恰当、合理、科学地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情绪兴奋,记忆力增强,创造思维活跃,教学效果倍增,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积极学习。 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认为是教师评价,学生画完作品,教师给个等级,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的印象,认为美术课就是画几张画,不必学其它知识,这样,教师不能得到正确的教学效果反馈,提高教学质量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平时在快下课时让学生参与到评价学生作业过程中来,小学美术作业的评价方式,主要有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最后发朵小花或盖个小章以资鼓励等环节,而这样的评价已成为家常便饭,成为千年不变的一种老旧模式。很少启发学生去思考如何评价学习结果,更谈不上怎样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的指标,根本不考虑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缺乏对学生的关注。要想真正的提高教学效果,做到鼓励、激励的作用,即必须改革传统的评价模式,真正做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认为小学美术教学评价应从以下几方面改。

一、评价要抓准时机

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保持兴奋地情绪学习,因此,只有找准了课堂评价的时机,评价才能在美术课堂中起到良好的效果,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找准正面评价时机。每位学生的美术天赋都有差异,有些造型很准确,有些想象力很丰富。教师要能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的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学生适时适地的鼓励、评价。二、评价的语言要有艺术性

在美术课堂中如果能够很好的掌握运用语言的艺术性,便能使美术课堂教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评价语言具体丰富,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情绪。我以前在教学中会经常不断重复“对了”“你真棒”等评价语言。我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化的,无法打动人心的,低年级还可以接受,而高年级的孩子们对此语言已经麻木。而将评价具体化之后,一些具体词汇放入其中就会大不一样。“你的色彩感觉真不错”“你的画又进步了,都快超过老师了”等,每次评价都有具体的内容,这能让孩子们看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因而倍感自豪,学习更努力,对美术的兴趣更浓厚了。我还经常用体态语言的评价,给孩子无声的评价,例如摸摸他的头,为表现好的学生来一个爱的拥抱,教师亲切期待的目光,轻轻点头、竖起大拇指。包括动作、表情、身体等语言,为他鼓掌等都会给孩子以深刻的影响。这对于孩子成长也是有利的,教师的爱学生是能够感受到的。

三、评价的形式多样化

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不仅在于检查教学成果,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美是美术的核心,没有美就没有美术。美术作为艺术创造具有鲜明个性,并没有统一答案。学生的绘画创作更无“对”“错”可言。教师评价学生的作业,如果还是用“分数”来做严格的评价,往往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我所教班级现在的作业评价改用等级,激励学生,在低年级用图形表示等级,画的好就给他一个娃娃大笑的脸,比较好的画一个微笑的脸,表示鼓励。如果有出色的表现,就画个笑脸再加上大拇指给他们。对高年级的学生,就运用优良等级,加上一些符号,以示鼓励,并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等级的标准也并非一成不变,将学生掌握运用美术知识技能的实际水平,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划为“硬指标”作为评价学生作业的主要依据;将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等方面化为“软指标”作为教师加分的依据。加分的条件是:尽力完成作业;本次作业比前次作业有进步的;能将作业不足主动弥补好的。而且“软指标”要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只要用心完成作业,至少会得一个良或一个微笑。不同的印章和描述性评语,体现了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和个性,既能看出学生的差距,又不把学生分等级。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用这种方法评价学生的作业,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评价的作业无好坏

虽然我一直力图做到公正、公平,但确实每次表扬的总是那几个同学,因为一个班在美术方面有天分,兴趣浓厚,而又画的好的,也只有那么几个人,这几个人的作品每次又都有创意,画面干净整洁,我自以为“公平”的每次都给这几个人最好的等级,在全班给予展示和表扬。而对造型等方面相对较弱的学生却显得格外严格,其实他们也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可能,但因为先天的因素,结果只能是造成多数学生渐渐对美术课失去信心,再加上老师的不重视、不表扬,越来越认为自己不是学美术的“那块料”。学生的这种自卑心理正是教师不正确的的评价和引导造成的,确实值得我们教师的反思。

于是,在今后的作业评价中,我对所有学生应因人而异。细腻、完整、成熟、华丽是美,值得表扬;粗犷、残缺、朴实也是一种美,不是更值得表扬吗?带着这种观点去评价学生的作业,用学生的眼光去解读学生的作业,更能促进他们的个性在艺术创作中得到自然发展。在进行评价时,对优生提高标准,优中求新;中差生降低要求,发现其闪光点,帮助他们根据他们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不同个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会浓厚一些,爱上美术课的学生也渐渐多了起来,这不是每一位老师的愿望吗?

总之,新颖多样的教学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的鼓励、爱护,对他们作业的肯定和理解,无疑会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使学生敢说、敢想、敢做、敢画,使课堂气氛更为轻松愉快,要抓住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的良好时机、不拘一格的评价语言、形式,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教师努力使自己的评价语言更丰富,更有色彩,力求做到:“准确得体,亲切丰富,婉转巧妙,独特创新。”

猜你喜欢
美术课美术作业
美术课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趣味美术课
作业
怎样让美术课更生动有趣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