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小学素质教育问题

2016-03-13 11:37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同乐镇百龙村小学姚贤流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农村教育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同乐镇百龙村小学 姚贤流

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突出主题。在农村经济逐渐增强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走出来,带动着周围的人渐渐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农村的素质教育问题依然严峻。下面,就现今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方面的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目前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现状

1.形式是素质教育,实质还是应试教育

在基础教育中抓应试教育的现象仍普遍存在。首先,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很多教师尤其是年轻的教师不愿意去到基层的农村教学,导致农村教师严重短缺。农村相对城市交通、生活不够便利,且村民常以地方性语言沟通,会导致一些外地的教师和当地人无法顺利交流,进而造成其工作和生活方面的诸多不便。其次,农村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极为重视孩子的文化成绩,尤其是所谓的主科如语文和数学,而对孩子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没有引起重视。再次,基层的许多教育管理者应付了事,有些学校为了顺利达到各级各类的抽考、统考、升学考的考核指标,依然注重应试教育,只要没有上级来检查,学校就单方面的只抓学生的文化成绩。

2.教学设施问题

新课程教学模式要求开放式、参与式、互动式等综合性的教学模式,而这一教学模式顺利实现的一个前提就是需要有较多的教学资源硬件做支撑。在城市里的教学课堂基本都采用多媒体教学,对于农村小学而言,这一教学资源普遍缺乏,仅靠教师一笔一划的板书和口头描述,这需要让农村的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教授课本的知识,而在短短的课堂40分钟里没有更多时间去给学生思考或者了解课堂外更多信息。课后,农村学生不仅没有获取知识、信息的图书馆;没有拓宽视野、增强理解的科技馆;没有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的博物馆;没有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学习 、工作的网络资源,而且很多学生还要帮助家长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连温习功课的时间都被占用。

3.师资力量薄弱

素质教育对教师思想、知识 、能力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首要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具备更高的素质要求。然而在农村教师队伍中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是一直都在农村从事教学的教学工作者,他们所接触的人群和教育观念相对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与此同时他们并没有太多机会外出参加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对素质教育的了解可能也就限于文件或者一些新闻等信息,对农村小学教师观念的更新、教材课程标准的把握不够准确,更有部分年长的老教师鉴于自己将要退休而懒于学习研究。在系统学习了素质教育的青年教师和从事素质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学工作者不愿意到基层农村锻炼,且农村的老教师没有机会外出学习培训的情况下,农村小学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认识和自身能力提升都相对困难。

二、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素质教育

1.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建设优秀的农村小学教师队伍

目前,农村小学教育处于一种新的素质教育理念进不去,旧的应试教育观念不能完全摆脱的尴尬时期,这与城乡教育差距大息息相关。农村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农村,受交通、生活便利程度、地方风俗文化以及教师的收入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使教师对农村教育产生畏惧,导致很多素质教育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宁愿凭借自己的实力在城市博一方天地,也不愿意到农村去分享他们见解和经验;同时,乡村教师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并不能很好的掌握素质教育的精髓,城乡教育差距很大。因此,政府要确立均衡发展的教育观念,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摆上日程,不仅在理念上重视农村的素质教育,更应该切实的提高农村的生活品质,让更多优秀的教学工作者愿意到农村小学去分享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思想理念;同时,也应该给现有的农村教师更多的机会出去参加系统的学习培训,掌握素质教育的精髓,为农村的素质教育提高提供坚实的基础。

2.增加教育投入,完善农村基础教育设施

同样时长的课堂,农村的教学设施的缺失使得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本的知识的讲授,农村的孩子相较于城里的孩子见识少,很多的知识内容并不能一点就通,都得依靠他们深深信任的老师给予描述讲解,而此时若是有一个多媒体的视频、Flash或者是备课时提前准备好的PPT课件都可以让孩子们一目了然,节省时间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参与教学过程,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因此,整合资源,科学规划,积极推进农村小学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增加教育投入,完善农村基础教育设施如多媒体教学、图书馆等,有效缩短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积极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

3.全面提升农村村民素质,为农村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正确认识、理解素质教育,必须明确小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着眼素质、加强基础、培养智能、重视德育、发展个性。这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孩子,同时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配合。因此,转变农村家长和社会青年的思想,全面提升农村村民素质,为农村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农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4.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习能力,建立合适的考核标准

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他们的接受理解能力不同,这就要求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教学中的统一要求,因材施教,即要考虑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实施教学工作,又要考虑和解决接受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问题,帮助他们跟上课程步伐,树立起能学好的信心,尤其是部分有特长和个性特点鲜明的学生,应该给予他们相应帮助支持和发展他们优势特性,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对较薄弱的环节进行突破;相应的在教导优等生时,也应该根据他们的接受理解能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们提供一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潜在才能的条件。最终达到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广泛参与,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目标,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

总之,在现代化的今天,城乡差距仍较大,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作为农村小学教师应该抓住机遇和挑战,不仅要认识到农村小学教育的严峻问题,更要通过各种渠道去解决问题;不仅要让社会认识和重视农村的基础教育问题,更要提升自己知识结构和个人素养,为农村的素质教育做贡献。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农村教育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