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的花朵绽放

2016-03-13 11:37中国石油大学附属中学陈莉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期
关键词:秦淮河散文语文

中国石油大学附属中学 陈莉芳

一、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对学生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阅读和听、说、写共同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四大基石。而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哲学等名著,无不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如果将这些成果加以消化和传承,学生既获取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启迪了思想,熏陶了情感,最终也会铸就优秀的品质。重视阅读是全人类共同的认识,是文明社会生活的基本标志之一。

二、中学生语文阅读的现状

现在,很多中学生的语文阅读状况令人堪忧。学生对课外书籍的选择,主要从自身的喜好来界定。自然探秘、科幻武侠、言情曲折的作品多被阅读,而《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书籍,经常被认为篇幅长,时代感不鲜明,主动阅读的同学相对少一些。而且,为了应对中考和高考,学生每天都要被作业、练习材料等包围,没有时间去阅读。少部分学生,不爱学习喜欢读书,却因缺乏阅读指导,判断力不强,将充满暴力、色情的书籍当成养料来误读,反而损害了身心健康。一些家长、老师也认为阅读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致使学生不愿意花时间阅读,即使有短暂的阅读,也是文化快餐,缺少对经典的阅读。

三、培养学生阅读的策略

巴罗说过:“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教会学生阅读,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一)教师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读书

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优秀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大语文观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有担当的健全人格,真诚、善良的美好心灵。学生通过阅读人物传记、童话故事、世界名著等,内心世界会逐步地产生变化。

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要拿出时间 ,付出精力。战国屈原“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的忠诚豪情,唐代戴叔伦“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誓死报国,宋代陆游“楚虽三户能亡国,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的抗金杀敌,明代于谦“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爱民刚直;周恩来“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的为民打气,鲁迅“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的为国冲锋,华罗庚“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的荣归故里;邓小平“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的拳拳之心——这人物、这深情,只有让学生读进去,用心去读,友谊、忠诚、勇敢、正直,乃至爱国主义等永恒的人类精神,才会自觉地开启他们的内心世界,升华人格的内在欲望,促使他们真正地地成长。

(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教师要多组织读书活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好书推荐活动、读书交流会、“我”为书籍写评论、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让学生成为主人,吸引他们的参与。在活动中营造一种成就感,使每个同学都受益,多交流,多参与,将兴趣激发出来。

同时,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例如,浏览、略读、选读、跳读和精读等,学生应当针对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三)阅读要由课内到课外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将语文阅读从课内拓展到课外。

1.以课文节选的文章作为基础,引导学生阅读整部文学著作

在教授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一文时,学生对孙悟空与二郎神大战的变化很感兴趣。有的说:“大圣被追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变了座土地庙。大圣的尾巴变成一根旗杆,让人忍俊不禁。”有的说:“大圣变成打花的鱼儿,按、入、淬三个字,生动地写出孙大圣的随机应变和神通广大。”有的说:“我喜欢二郎神,他看到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腮上无针”,形象地写出大圣被识破的原因。由此,我鼓励学生阅读《西游记》整部作品: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等,在一段时间,成为学生交流的主要话题。

2.以一篇作品为基础,阅读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

在教授朱自清的《春》一文时,我告诉学生,朱先生的作品可以分为三个系列:一是小品散文,例如,《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二是现实散文,例如,《生命价格——七毛钱》《执政府大屠杀记》等,三是人情散文,例如,《背影》《儿女》等。读了《匆匆》,学生感受到作者对时光流逝却无法挽留的无奈,以及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读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学生感受到历史是秦淮河的养料,历史成就了秦淮河,没有历史的秦淮河就失去了一切意义;读了《儿女》,学生感受到了深深的父子情、夫妻情和儿女情。

3.以写促读

教师的下水文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写过很多文章:亲情散文《我的生日,妈妈快乐》,心情散文《迎春花》,爱情散文《头戴鲜花美滋滋》等,都在散文网站获得了优秀推荐文章。我将这些文章读给学生听,入学时他们都羡慕不已,毕业时自己的文章也已发表。有的学生还会拿来我原来的作品,提出真诚的建议或中肯的意见。在写作和交流中,我们都收获了很多很多。

爱迪生说:“ 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为了继承这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师生携手,共同浇灌,让阅读的花朵绽放!

猜你喜欢
秦淮河散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夜航
南京内秦淮河中段底泥的污染与再利用
秦淮河水冷,战事几回伤
南京城与秦淮河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