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学院校分析化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2016-03-13 15:38陈嘉曦
广州化工 2016年5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医学院校仪器

孙 静,李 思,陈嘉曦

(广东医学院 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



对医学院校分析化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孙静,李思,陈嘉曦

(广东医学院 药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在药学和检验等专业众多课程中, 分析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其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在很多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的分析技术和分析方法的发展,教学中的新问题也不断出现。论文针对医学院校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理论和实验教学质量。

医学院校;分析化学;教学改革

分析化学一向是医学院校药学、医学检验等专业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之一[1],在药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剂学和药理学)和检验(临床检验、食品与药品安全)等专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推进,分析化学的授课时间及教学内容不断缩减;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高端的仪器不断用于医学各实验中,操作日益简化,使用仪器的理论知识要求不断降低。由于上述因素,导致大学生学习分析化学的兴趣有所降低,从而影响了医学院校分析化学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因此,如何保证和提高学生对分析化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用较少的课时保证和甚至提高本学科理论和实验教学质量,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既是本学科教学改革需要思考的一项重要问题,也是各位教学老师面临的现实问题。笔者结合自已在分析化学教学工作的实践和经验,提出自已的一点思考。

1 分析化学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1教材内容陈旧,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分析化学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前者以经典的定量分析(四大滴定: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为主要内容,后者以现代先进的仪器分析内容为基础。不可否认,经典实验对于学生了解分析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典分析实验的应用面变窄,更多检测是借助于先进的检测仪器来进行。无论是在医院的检验和化验手段还是药厂试剂厂的药品检测,仪器分析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而我们的教学内容却还局限于简单的四大滴定定量分析,就有些落伍。

1.2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分析化学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教,学生听。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极易容易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被动地吸收知识,并以通过考试为最终目的。此外实验教学的安排也主要以验证实验和基础实验为主,大部分都是滴定实验,学生几乎整个学期都在练习滴定操作,像一些实用性较广的仪器实验,如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分析仪,几乎整个学期都很难接触到。而这一学习的后果就会在后继的学习中暴露出来: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即使在掌握知识点的情况下,也缺乏选择合适方法和正确操作仪器的能力。

1.3实验设备缺乏,实际操作机会严重不足

分析化学归根到底还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实验设备出现明显不够用的局面。尽管不少学校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但与人数的剧增相比,仍是杯水车薪。对于很多仪器,大多数同学只能是了解一下,很少有亲自操作的机会。加上部分设备仪器老化陈旧,有时可能连学生观摩都有很大的难度。

1.4教学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现在很多的单位在引进人才时,大多只注重人才所具有的学位和职称,而对教学能力的考察仅做参考。虽然学校博士、硕士一堆,但却很难真正把教学质量提上去。加上外部环境的因素,如现在很多高校只注重老师的科研能力,即中的国家课题或者省课题的数量以及SCI论文发表的数量,对老师的师德、人品、工作态度却少有提及。包括年终的评奖也大多只看课题和论文数量,使得教师对教学的积极性不大,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另外,一线教师获得出去培训的机会也相对较少,有的单位甚至10年没有安排过教师出去培训和学习,对于一些新技术,自己都不懂,上课时就只能照本宣科,内容空洞无物,学生无精打采。

2 对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1选用适合本专业的新教材,更新教学内容

分析化学作为发展较快的学课之一,需要大家根据学生的就业以及该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现状来安排教学内容,并作出适当的调整,以突出重点[2]。除了选择更合适的教材以外,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减少经典分析化学的课时比重,加大现代分析化学的教学内容[3]。实验方面,适当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加大仪器在实验中的参与,如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让学生观摩核磁等实验。同时,利用网络的普及,老师可以提前告诉学生下节课要做的实验内容,引导学生通过网上查资料等方式,让学生选择合理的研究方法,然后在课堂上讨论。要注意理论和实验并重,只有如此,才能让理论和实验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掌握能力。当然,这种授课方式可能更适合于小班,也就是不多于70~80人的课堂教学。

2.2多种教学手段并用,提高教学效果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以前在黑板上难画出的仪器图、实验装置图等可以通过PPT幻灯片的方式加以展示,当然,传统的黑板书写也不能完全抛弃,可以作为上课的辅助手段。另外,对于某些仪器操作的实验,除了老师亲自演示之外,还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录像的方式给同学观看,如果有学生没有记清楚或者没听明白的,可以把录像或者课件拷回宿舍,再重新学习。此外,对于一些不具备的实验仪器,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模拟,进行仿真实验教学。除了学校要加大对仪器的配备外,也可以加大利用对口企业仪器,如:定时安排学生利用假期或者周末到对口企业进行实习或见习,这不仅可以加大学生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能为企业提前培养合格的人才,增大学生的就业率。

2.3多开设综合性实验以及设计性实验,提高实验动手能力[4]

药学或者检验专业的学生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要求较高,要有独立操作仪器和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开设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每学期尝试安排1~2个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教师加以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各小组比对结果,并撰写研究论文。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有时单纯靠学校用来教学的仪器不能满足的话,可以通过科研仪器来补充。当然,科研仪器比教学仪器要更贵,更少,不能通过大课的方式来满足,但是可以通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合适的搞科研的老师带教,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一些仪器的操作方法,还可以养成独立解决实验的能力,进而可以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并且能够解决部分老师科研人手不足的问题。

2.4加强教师教学培训,强化教学考评制度[5]

教师作为引导学生学习的主体,承载着重大的教育责任。教师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我们不仅要要求老师根据分析化学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素质,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如通过查阅国内外的期刊,了解分析化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并把一些新的实验技术和方法融入到平常的教学中去,增加学科的实用性。同时,对于一些新技术,也需要学校的相关部门配合,除引进新的仪器外,还要安排一线的教师到相关的单位去培训相关的理论和实验技能,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同时建立、健全合理的考评制度,加大师德、工作态度、教学工作量在能力评定中的权重。不仅仅对科研较好的老师有相应的奖励机制,对于教学效果较好的老师要同样有相应的奖励,这样才有更多的教师愿意投入到教学中。

3 结 语

分析化学作为一门基础专业课,在大学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它又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怎样进行教学,教些什么内容,都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发展。我们只有从本质上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才能把这门学科的理论和实验技能传授给学生,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

[1]应武林,顾国耀.分析化学.5版[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1.

[2]李旭锋.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4(12): 1225-1226.

[3]马松艳,樊铁波,迟云超. 高校分析化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绥化学院学报, 2005,25(3):152-153.

[4]余丽双.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实践与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2): 99-101.

[5]李克安,赵凤林,焦书明,等.分析化学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大学化学,2003,18(1):26-28,31.

The Consideration ab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nalytical Chemistry Teaching at Medi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UNJing,LISi,CHENJia-xi

(School of Pharmacy,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 Guangdong Dongguan 523808, China)

In pharmac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Analytical Chemistry is an importan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area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alytical techniques and analysis methods, new problems in teaching are also emerg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teaching of medi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were discussed, 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also propo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cultiv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and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do experiments.

medic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nalytical Chemistry; teaching reform

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No. Yq2013086);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本科类立项建设改革项目-药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粤教高函(2013)113号)。

孙静(1979-),女,副教授,主要从事金属药物研究。

G420

B

1001-9677(2016)05-0187-02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医学院校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场操作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绿色分析化学实验改革
基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中药学专业分析化学基础课的教学探讨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