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生物技术》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与体会*

2016-03-13 15:38何福林闫荣玲
广州化工 2016年5期
关键词:形式考试生物

廖 阳,何福林,闫荣玲,李 玲

(湖南科技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应用生物技术》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与体会*

廖阳,何福林,闫荣玲,李玲

(湖南科技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南永州425199)

《应用生物技术》的课程特点与教学目标要求我们摸索出一种结果更准确、形式更灵活的考察方式,以真正达到以考促学的作用。基于此,我们于2015年上、下两个学期进行了《应用生物技术》考试次数、内容、形式与成绩评定等几个方面创新与改革。我们总结出了一套新的课程考试模式,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并对今后进一步的改革进行了思考,现撰写成文,供同行交流讨论。

考试改革;课程教学;应用生物技术

1 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应用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生物学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在不同类型和层次院校,课程性质可能不同,可能为必修课也可能为选修课。其主要介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食品、健康、能源、环境等方面的应用,以及上述生物技术对人类的社会、文化、道德、伦理所带来的深远影响,通过课程的学习为从事相关领域工作与研究奠定基础[1-2]。

2 课程特点

《应用生物技术》课程表现出多个特点:(1)知识面广:课程知识涉及到多种生物技术的原理、方法与应用,且每种技术的应用又不局限在某个单一领域,因此课程的知识面十分广泛。(2)侧重应用:与课程中所涉的多种生物技术各自独立课程不同,本课程更侧重这些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由于生物技术已经逐渐走入并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课程所涉许多知识会令学生强烈体会到自己平日所学的知识的重要性、实用性,并意识到生物技术的实用性与重要性。

3 课程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在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开设此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和追踪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成果,以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养,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促使其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3-5]。往年我们均采取传统的考核方式(即在组织一次集中的期末考试)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察,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的考察方式存在多方面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学生的课外学习激励不明显,学生往往采取期末突击复习的形式来备考,心态则是因为考试而考试,而平时课外自学进行的知识积累则十分有限。(2)形式单一:采取期末考试来考察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这种形式略显单一,特别是若多年一直重复采取这一单一形式的话,其题型、知识点分布等更突显出其局限性。(3)与大学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不匹配:我们的大学生培养除应令其掌握基本理论、原理、学说外,更重要的是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6]。(4)与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不匹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大势是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而不是仅会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机器[7]。

4 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

基于上述考察方式的局限性,我们在2014年下学期充分讨论与酝酿的基础上,在2015年上、下两个学期进行了本课程的考试改革,包括考试次数、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分值计算等多个方面,建立一种新的适合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的考试模式,具体如下:

(1) 考试次数

由于教学计划安排了每周2次课,每次2学时,共持续12周。因此我们根据教学进度合理安排了6次考察。

(2)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的设置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即既要引导学生学习好基础理论、原理、方法,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用心地理解和体会生物技术存在的价值及其对世界带来的改变。因此,在5次考察中,每一次的主题不同,分别是:

主题1——“基础知识、原理与理论”;

主题2——“现代生物技术综合应用”;

主题3——“‘现代生物技术革命’等相关视频观后感”或生物技术相关企业见习参观体会;

主题4——“文献阅读及归纳”;

主题5——“‘综述你最关注的生物技术及见解’”;

主题6——“分组讨论生物技术的两面性并进行要点阐述”。

需指出的是,主题1与主题2的题量与题型可灵活设置。主题3的企业见习与参观主要关注企业的产品、生产工艺、先进设备、实际操作等。

(3) 考试形式与成绩评定

根据考试内容,我们的考试形式也灵活多变,比如主题1、2采用闭卷形式(时间均控制在30~40 min),卷面得分为单次成绩;主题3、4、5采用开卷形式,卷面得分为单次成绩;主题6采用现场考评得出各组成绩。每次考察时,成绩满分为100分。学生课程期末最终成绩由前述多次考察成绩取平均值进行综合评定。

5 课程考试改革的体会

通过我们的考试改革实践,与先前仅仅在期末特定时间进行一次考试来评定学生成绩的方式相比,带来了以下明显改变:(1)学生们突破了期末记忆背诵、临时突击的备考传统。(2)由于采取多次考察的形式,学生不再由一次考试来决定是否通过,减轻了学生应付性学习的心态。(3)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4)由于不仅仅以试卷的形式来考察学生,灵活多变的考察形式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

当然,在改革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完善和注意的地方。由于新的考察模式更为开放,需要关注与督促个别自觉性不高的学生。

6 下一步改革推进计划

在后续的教学中,我们计划进一步推进《应用生物技术》的考试改革。改革的重点还是转变传统的考试观念,使考试不仅只是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考察手段,而且要使其成为促进和帮助学生学习的手段[8-9]。目前,命题这一环节还全部由教师完成。在今后的进一步考试改革尝试中,我们计划把几个开放式主题的试题由学生命题。具体可以这样操作,命题时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通过各小组自己查阅资料并根据自己对课程学习的理解与体会,确定命题的方向。题目拟好由任课教师进行审核,若无明显知识性错误即可获得通过,各组命题均得到审核通过后,再采取交叉考察即随机交换各组间的考题进行考察,最终形成学生自己考察自己的局面。学生在命题的过程中势必需要查阅资料,仔细斟酌以及与教师讨论,在这些环节中均能得到知识的积累与拓展。

7 结 语

我们课程教学团队在多年教学实践基础上,经慎重思考与讨论,进行了一定程度和层次的《应用生物技术》课程考试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仅一门或少数几门课程的改革尝试远不能产生根本性改变,同时,对于具有自身特点的应用生物技术课程的考试改革也还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因此,我们将根据实际,继续推进本课程的考试改革,以进一步促进学生改变应试观念,形成学习的自主性,提高自身创新与应用能力,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1]涂艳.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与展望[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4): 57-59.

[2]张海霞, 焦瑞枣. 解析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24): 115-116.

[3]薛金爱. 浅析《生物技术概论》的教学实践[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26(6): 224-225.

[4]王国霞, 赵奇, 杨玉珍, 等.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 宁夏农林科技, 2012, 53(01): 119, 121.

[5]谢发忠, 杨彩霞,马修. 创新人才培养与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24(2): 21-24.

[6]张亚丽, 曲明贵, 杨庆祥, 等. 高等学校课程考试改革之探析[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 24(4): 58-60.

[7]成妮妮, 郭春雷. 谈现代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9): 57-58.

[8]徐爱萍. 大学课程考试改革的趋向探讨[J]. 理工高教研究, 2009, 28(1): 67-70.

[9]谷传华, 周宗奎, 范翠英. 用得其所: 促进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模式[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0(6): 65-69.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f the Course Examination Reform ofAppliedBiotechnology*

LIAOYang,HEFu-lin,YANRong-ling,LILing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Bio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Yongzhou 425199, China)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and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heApplicationalBiotechnologyrequire us to find a more accurate and more flexible way to evaluate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So the examination innovation and reform including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examination times, examination content, examination form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were carried on for the course ofApplicationalBiotechnologyin the two terms of 2015. A new curriculum examination mode was established, to get some experience and enplan the further reform in the future.

examination reform; course teaching;AppliedBiotechnology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湘教通[2015]291号);湖南省教育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湘教通[2015]274号);《应用生物学技术》校优质课程建设项目及湖南科技学院考试改革专项资助。

廖阳(1983-),男,讲师,从事生物学教学与研究。

闫荣玲(1982-),女,讲师,从事生物学教学与研究。

G642.0

A

1001-9677(2016)05-0195-02

猜你喜欢
形式考试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