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归因训练在中职护生护理基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2016-03-13 17:01周利容陈玉婷李月新李燕飞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广东茂名525000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归因操作技能静脉

周利容,陈玉婷,李月新,李燕飞(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积极归因训练在中职护生护理基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周利容,陈玉婷,李月新,李燕飞
(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为提高中职护理基础技能教学质量,提升中职护生整体技能操作水平,我们运用归因理论及归因训练模式,通过在护理基础技能教学中实施归因训练,引导中职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成果进行积极正确的归因,激发其学习兴趣。

积极归因训练;中职护生;护理基础技能;教学设计

现阶段,临床一线大部分护理工作仍由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承担,中职护生的操作技能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其必备的能力之一。由于中职学校采取自主招生,生源文化基础普遍较差,而护理基础技能是一项任务繁重兼具理解力及动手能力的学习,中职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学习困难现象[1]。中职护生对操作技能学习困难的归因倾向会影响其学习情绪及期望的变化,将不良的操作技能学习体验归因于能力缺乏则会削弱其学习动机;反之,将这种困难归因于未加强练习则会激发其学习动机[2]。因此,在操作技能教学中引导中职护生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对提高其护理操作技能有重要意义。

1 积极归因训练模式

归因是人们对生活中重要事件成败结果的原因解释。Weiner将归因倾向分为原因源、稳定性及可控性3个维度,包括能力(内部、稳定、不可控)、努力(内部、不稳定、可控)、任务难度(外部、稳定、不可控)、运气(外部、不稳定、不可控)4方面内容[3]。中职护生若把操作技能成就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把失败结果归因于运气、任务难度等不稳定因素,则能够激发其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4]。积极归因训练模式即是基于上述理论产生的重塑学生积极归因方式的干预手段。

2 积极归因训练模式在护理基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归因训练需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成效,因此,在每项护理基础技能考核后都需进行积极归因训练。经过长期反复归因训练及强化,可达到训练效果的保持与迁移。现以“静脉输液技术”为例介绍其教学设计。

2.1优化教学活动

有研究证明,学生若将失败的学习体验归因于外部不可控因素,则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5]。为尽可能避免中职护生因此而减弱学习动机,教师可通过例证法使中职护生认识到静脉穿刺技术是临床工作中一项最基础的技能,需进行长期反复的练习,强调熟能生巧,从而降低中职护生对静脉穿刺技术学习难度的认知,以优化教学活动,增加其成功体验的机会。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先用多媒体、播放录像等方式形象地介绍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激发学生学习静脉穿刺技术的积极性,而后重点介绍静脉穿刺技术的操作原则和操作要点,随后通过教师示教,学生回示、练习,教师反馈流程进行静脉穿刺技术教学。

2.2创建成败体验情境

教师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难度不同的考核项目,为护生创建成败情境。如一部分学生可利用模拟人来考试,一部分学生可选取血管情况比较好的搭档充当病人进行考试,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可选取血管情况不是很好(如肥胖、消瘦等)的搭档充当病人进行考试。适当难度的考核项目可帮助护生有效建立成败体验情境,让护生认识到“一针见血”是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的,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将其归因于自身操作能力太低,而是由于自己不够努力[6]。在静脉输液操作训练结束后立即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为:静脉输液排气法、输液故障的排除法、静脉穿刺技术。

2.3筛选试验对象

教师可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中学业成就分量表[7,8]测量护生的成败归因倾向。然后以归因倾向结果为主要依据,以教师对学生平常的观察及学生的性格特点为辅助依据来筛选试验对象,选取有消极归因倾向的中职护生作为训练对象[6]。

2.4训练试验对象

2.4.1介绍归因知识 教师可采用课堂讲授法及例证法向被训练护生详细介绍归因相关知识及具体的训练方案,使其了解积极归因倾向与积极学习情感及学习行为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并强调积极归因在护理基础技能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充分调动试验对象的积极性,得到其的配合。

2.4.2强化归因知识 教师设计开放性问题,如:为什么不能一次排气成功?为什么不能正确处理输液故障?为什么不能一针见血?这次考核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等,随后教师组织护生进行小组讨论,并对其讨论结果及时进行总结和评价,对有消极归因倾向的护生进行个别引导。教师可采取面对面沟通交流方式,倾听其内心真实想法,帮助其分析失败的主要原因,使其认识到操作成功可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从而强化其学习动机。

2.5归因训练后再评估

在归因训练结束后,教师对试验对象进行综合考核,包括静脉输液技术操作考核、归因倾向再测量以及考核成绩前后差异对比分析,总结此次归因训练的优点与不足,对有明显消极归因倾向的护生在以后的操作技能训练中给予更多关注;思考并设计更合理的归因训练方案,以提升中职护生整体技能操作水平。

3 积极归因训练模式在护理基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积极归因训练模式在护理基础技能教学中的实施充分体现了教与学的一致性,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适合在中职护生操作技能训练中广泛应用。

3.1有助于培养中职护生反思学习能力

护理基础技能操作具有流畅性、严谨性、规范性等特点,中职护生很难做到一次性成功,积极归因训练模式能够帮助护生在教师引导下对自己护理技能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进行回顾性归因分析,使其重新认识影响其技能考核成绩的原因及护理技能学习是一项有策略可循的主动性学习行为,促使中职护生及时反思并改进不足,提升学习能力。

3.2有助于提高中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

有调查表明,积极归因训练模式能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9]。首先,积极归因训练模式是在以护生为中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的积极归因引导;其次,在归因训练过程中,教师利用启发式教学,对护生在技能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其进行归因分析,帮助护生重建积极归因倾向,通过自身努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操作能力,达到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3.3有助于激发中职护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学习动机和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也是维持学生长期有效学习不可缺少的条件。中职护生往往在初次接触护理基础技能时有很浓厚的兴趣,但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最初的好奇心消失,发现技能操作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尤其是遇到困难后学习兴趣随之减弱,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积极归因训练能够有效并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其失败的原因,缓解学生的挫败体验情绪,帮助其恢复对技能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4有助于提高中职护生心理素质

护理基础技能操作能力不仅仅与动手能力有关,还与操作者的心理素质有很大关系。中职护生在技能考核中往往存在由于自卑、紧张、害羞等消极心理因素导致成绩不理想现象。而积极归因训练能帮助中职护生增强自尊和自信,增加自我认同感,这将有利于中职护生的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其整体技能操作水平。

[1]于洪姣.中职学生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探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2):92-94.

[2]满力,郭玉娟,化翠环.归因训练对中等职业学校护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7,22(23):9-10.

[3]Weiner B.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J].Psychological Review,1985(92):548-573.

[4]常少兰.积极归因训练对中职生学业成就动机的影响[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5]史海云.中学生学习归因的特点及其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6]田茜,范秀珍.成就动机归因训练模式在护理基础技能教学中的应用设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7):94-95.

[7]张雯.师范大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特点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2):142-143.

[8]李建伟,曹光海,余鹏,等.家庭环境因素与特殊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52-53.

[9]余强,阳淑芸,马剑芳.归因训练模式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6):2071-2073.

G421

B

1671-1246(2016)01-0098-02

猜你喜欢
归因操作技能静脉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