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6-03-13 15:38华承鑫
广州化工 2016年5期
关键词:环境工程资源化应用型

王 静,华承鑫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湖北 武汉 430415)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静,华承鑫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湖北武汉430415)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们对该课程进行全面改革,包括:优化教学内容,融入双创教育,完善实践教学,企业参与教学和考核等,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环境工程类应用型人才。此次改革尝试解决目前课程教学体系不太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改革的成果可为同类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新的思路。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教学难度大,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1]。在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全面改革,以期符合社会需求、融入双创教育,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多层次、多规格的环境工程类应用型人才[2]。

我校是一所三本院校,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然而目前该课程在体系设置上并不完全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紧急围绕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实践教学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该课程改革的成果可为同类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新的思路。

本次课程改革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 课程教学体系调整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本就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需要用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然而带这些基础课的老师,由于理论课学时的缩短,制定教学大纲时只根据他们所带课程内容来考虑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些知识点不讲,但是基础课老师不讲解的知识点有可能就是专业课老师所需要学生具备的基础,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专业课教学团队的成员参与到基础课教学大纲的制定之中,以适应专业课教学的基础理论需求。

该课程在内容上和其它专业课程之间也有交叉,例如生活垃圾焚烧厂烟气的处理是固废这门课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而烟气的处理又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这门课程的重要内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也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的知识点交叉,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讲解时避免知识点的孤立,应将知识点结合和贯穿起来,让学生有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2 教学内容优化

课程教材选用廖利等人编著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该教材主要讲解生活垃圾的处理与处置技术,理论教学学时为40学时,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既要考虑系统性又要考虑行业发展最新技术及应用现状。因此,我们在主要讲解生活垃圾的处理及处置技术外,还对教学内容做以下调整和优化:

新增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医疗垃圾等危险废物、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及农业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3]。改革后课程内容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生活垃圾的收运;第三部分、固体废物的预处理;第四部分、固体废物的热处理;第五部分、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第六部分、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第七部分、固体废物的分类及资源化;第八部分、污泥、医疗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及农业固体废物的处理技术和处置现状。

在教学内容上还突出实用性和应用性,引入国内外固体废物处理公司和企业、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公司实例,提高学生兴趣,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

融入双创教育,在垃圾分类及资源化这方面,配有国内外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公司案例,培养学生互联网+垃圾分类和垃圾变资源创业的思维。

该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作为课后作业,由我们教学团队中的企业工程师负责引导学习。目前固体废物处理公司和企业对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该行业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熟悉程度上要求较高,由于教学学时有限,因此,将该部分内容作为课后作业,由我们教学团队中的企业工程师负责引导学习,并拟定考核方案,进而达到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掌握的目的。

3 新增与时俱进实践教学项目

为了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学时需要增加。目前实践教学一共6个实验项目,主要包括餐厨垃圾的好氧堆肥、堆肥腐熟度测定、建筑垃圾的破碎与筛分、生活垃圾的特性分析、垃圾渗滤液中硫酸盐含量的测定、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场底防渗和终场封场系统铺设6个实践项目。为了适应与时俱进的需要,可以新增园林垃圾的资源化、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农业固体废物秸秆的资源化,及武生院生活垃圾收运路线设计等4个项目。此次实践项目的改革,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且新增了资源化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4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刚建成的有机肥厂可以作为该课程的一个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实地考察有机肥厂工艺,巧妙嵌入堆肥原理、堆肥工艺和影响因素等理论知识,编制实习实训方案。学生在实训实训结束之后,画出该厂工艺流程图,做出有机肥产品,并根据该厂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既巩固了所学理论,又能学用结合。

5 师资队伍建设

我们教学团队中有环境工程教研室的大部分老师加入,同时,还引入了长期在固体废物处理公司工作多年的工程师加入,他具有固体废物处理设施的建设施工、管理运营经验,从垃圾处理现状、设备、工艺、到最新处理技术、发展趋势及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都很熟悉,他的加入能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思路转变,及与社会需求对接上给我们启发,并带来活力。我们整个教学团队平均年龄33岁,学历结构有博士、硕士、学士,在职称上有高级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有副教授、讲师、工程师和实验师,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相信该门课程的改革会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6 教学方法改革

案例教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一门贴近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课程,通过在教学内容上适当穿插公司和企业案例,提高学生兴趣,使学生由让我学变成我要学[3]。例如,讲解垃圾焚烧厂工艺时,可以引入台湾日友科技有限公司处理危废的设施,讲解垃圾填埋场时,通过介绍北京六里屯垃圾填埋场的一整套设施,让学生了解填埋场的主体工程和配套设施。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多思考,将知识点尽量都嵌入到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去,通过这些现实运行的设施将理论知识点呈现出来,讲解起来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达到活学活用的目的。

视频教学。《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这门课贴近生活实际,因此对于垃圾的分类、预处理、生活垃圾的焚烧、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的处理、生活垃圾的填埋等等方面网上已有很多制作精美、逻辑清晰和实际设备运作的视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这些视频,能够将抽象的知识点变得直观,通俗易懂好接受,通过画面的刺激,加深并延长学生的记忆。

开放式教学。问题引入,多种观点冲击,以有助于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例如垃圾焚烧厂到底该不该建的问题,可以给学生介绍支持建的观点和不支持建的观点,让学生自己去权衡,形成自己的观点。

企业工程师进课堂讲课。请在固废公司工作多年的工程师,来给学生做一个讲座。讲解该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及他们公司的具体案例,使我们的课程更贴近实际。

7 课程考试改革

理论教学。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考试包括平时出勤、企业考核和期末考试组成。其中平时出勤占20%,企业考核占30%,期末考试占50%。平时出勤:即由任课老师考察学生的到课情况。企业考核:这部分考核由企业工程师与团队主讲教师共同拟定考核方案,考核内容尽量与企业需求和行业标准对接。期末考试:由该门课的任课老师出题,企业工程师审核。

实践教学。该部分的考试,平时占70%,期末考试占30%,其中期末考试以设备操作考核为主,工艺关键影响因素问答为辅。

课程设计。设计的最终成果是提交设计图纸和计算书,这部分占70%,平时出勤占20%,最后答辩环节占10%。

实习实训。每位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都需从原料预处理一直到得出有机肥产品为止。该课程的实习实训结束后,每位学生都均需提交一个实习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武生院有机肥厂工艺流程的详细介绍、调控的影响因素、有机肥腐熟度的检测项目及标准,并针对该厂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8 结 语

通过对固体废物处理及处置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尝试解决目前课程教学体系不太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和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目的。该项目的改革成果可为同类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1]黄晓丹,吴丹丹,陈宇.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广州化工,2013,41(10):255-256.

[2]蒋彬.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改革[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29(7):42-44.

[3]白卯娟,李玲玲.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学改革初探[J]. 广州化工,2013,41(24):168-169.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Solid Wast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Course*

WANGJing,HUACheng-xin

(Department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Wuhan Institute of Bioengineering, Hubei Wuhan 430415, China)

Solid Wast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is a required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combined with our school of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target, a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he curriculum was conducted to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cluding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contents, integrate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to class, improv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enterprises participated in th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etc. The reform tried to solve the current teaching system which wa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goal of training applied talents. The results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can provide a new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of similar institutions.

Solid Waste Treatment and Disposal; teaching reform;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校级教学改革课程(项目编号:201509)。

王静(1983-),女,博士,主要从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及资源化利用。

G642.0

A

1001-9677(2016)05-0209-02

猜你喜欢
环境工程资源化应用型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装备环境工程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