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健康中国”导向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研究

2016-03-14 16:14武善锋曹艳杰
湖北体育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体质青少年

武善锋,曹艳杰



基于“健康中国”导向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研究

武善锋,曹艳杰

青少年的健康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健康中国"建设作为一项国家级专项规划,让体育与健康上升为国家战略,突出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网络搜寻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进行分析,提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需要政府定位、学校本位、社会补位、家庭到位四位一体的促进方针。需认清对象,精准把握,通过全人、全校、全社会的综合干预,共同促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

“健康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1]。青少年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因此,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国家未来发展有密切关联。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强健体魄[2]。可见国家层面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关心和关注。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开始之年,国家将“健康中国”建设计划作为“十三五”期间的一项国家级专项规划,要求即将“健康中国”战略全面实施并将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都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2]。从国家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来看,这是对体育工作、对全社会的各项工作都提出了一个高要求,要求全社会不仅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健康,更要关注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促进,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所共同需要解决的一件头等大事。我们不能让其继续下降下去。

1 “健康中国”建设计划的历史背景

关于“健康中国”建设计划的思想理念,早在2007年中国科协年会上陈竺部长就公布了“健康护小康,小康看健康”的战略,并于2008年撰写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出:“健康中国2020”是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的战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概念,他指出:健康是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国[3]。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议,认为“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我们不能因为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而给国家建成小康社会拖后腿。目前,作为体育大国的中国,正在积极努力的向体育强国迈进,建设体育强国的中国梦对青少年的健康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要求。

2 关于“健康中国”与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

2.1“健康中国”建设计划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指明方向

2016年3月,全国两会上公布了《纲要》,将“健康中国”升级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建设计划是全面提高中华民族整体健康水平的国家战略。“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全方位健康发展的具体体现。“健康中国”建设计划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新征程中向世界展示全新形象的奋斗目标[4]。“健康中国”是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目标,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健康蓝图,它是一面旗帜,凝聚着政府、社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5]。它的内涵中体现着一个核心意义,那就是人的健康,全民族的健康。《纲要》中明确指出,实施全民族健身战略,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6]。《纲要》期间,国家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提出更高要求,“健康中国”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促进确定了明确的目标,做出了严格的要求。

2.2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是“健康中国”建设计划不可或缺的部分

青少年是中国的未来,是中国的希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关系到国家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它是“健康中国”建设计划有效实施的必要条件。没有健康的青少年,国家未来发展的脚步会受到阻碍。所以,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需要得到国家、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共同督促、努力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共同配合,合力加强对青少年的健康教育宣传,共同完成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历史重任。

3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代背景

3.1当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近年来,出现了许许多多学生运动猝死情况,诸如军训猝死、体测猝死、跑步猝死、踢足球猝死、打篮球猝死等,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恐慌,使得体育工作者备受了很大的压力。在与1985年和2010年的体测数据的对比中,大学生的肺活量下降了近10%;女大学生的800m跑下降了10.3%;男大学生的1 000m跑下降了10.9%;学生发生近视率近九成。另据国新办《2015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报告》显示: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及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肥胖率比2002年大幅增加[7]。2014年8月,教育部公布的30年来学生体质变化状况数据显示,在大学生群体中,其耐力、爆发力、速度和力量等各项指标呈现出持续下降状态。另有数据显示,青少年近视患病率也在连年上升,学生肥胖率也在逐年迅速增加。肥胖症、精神障碍等这些本来在成年人身上出现的病状,如今却频繁出现在了青少年身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各种躯体和精神上的疾病。这种种现象表明,我国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亟需及时“拯救”,否则,新时期的“手无缚鸡之力”的青少年将步入“东亚病夫”年代。

3.2学生学习负担“不减反曾”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总结广大教育工作者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发布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8]。国家对学生学习上提出了“减轻负担”,多数学校学生学习任务表面减掉了,但是变相的在学校外又增加了。这些年来,国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学校、家长、社会的应试教育思想一直根深蒂固,素质教育全面实施较为困难。家长们过分的看中青少年的文化知识学习,青少年玩的太少,坐的太多。长久以来,家长更多的关注青少年的智力的培养,在学校外给子女报各式各样的辅导班、补习班、强化班、个性班等,让孩子在课余时间继续加强文化课学习,使得他们承受了过重的学习任务,参与了过长的学习时间。而不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走出去、玩起来,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的时间则被毫无选择的占用了,没有时间进行身体锻炼,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的发展不被重视,运动量、运动时间严重不足等现象一直呈现在各个家庭中,尤其是城市学生。体育各项目中各种基本的运动技能在青少年中依然看不见有多少人熟练掌握。当然,不是青少年们学不会体育各项目的基本运动技能,而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学习掌握罢了。

3.3家庭、社会的引导不到位

当今社会上出现的一种现象,家长对于孩子的文化知识成绩特别看重,对孩子身体健康出于无视状态。忽视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殊不知,孩子在长时间繁重的文化知识学习中身体会慢慢变弱,多数青少年在小学、中学、大学各阶段的身体时刻是出于亚健康状态。他们的身体各方面压力得不到释放,从而出现了各种疾病,如肥胖、龋齿、近视,甚至精神问题等。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害怕自己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差、为孩子长大增加一项技能等为理由,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将孩子玩耍的时间硬生生给夺去。剥夺了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殊不知,孩子在玩耍的时间里可以得到身体的锻炼。换言之,家长用孩子的健康换取了孩子的表面上的或许“一技之长”。而此“一技之长”在日后或许未必能用。但是孩子玩耍时间已被消耗掉,孩子身体素质得不到有效锻炼。

4 “健康中国”导向下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策略

4.1提高共性认识,认真贯彻国家关于青少年健康的政策方针

从建国以来,国家出台了有关体育类的政策文件有很多,或许是各科中最多的一个。政策文件的出台说明国家对学生-青少年的关心度特别重视。但是,事情总是和现象有出入。从各项有关对青少年体质测试的调查数据能清楚的看到,我国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十分令人担忧。我们不仅要问,国家这么大的力度来改善青少年体质,为什么总是没有理想的效果呢?原因在于各级部门监管力度还不够,政策方针出台后,各级单位的实施力度还是有水分。我们要想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在政策文件的实行上需要长期不懈的督导,在各级教育局部门设立相关督导监督部门,对不按照文件实行的单位,上至领导,下至教师,一旦查出,必须严查。我们相信,在各方坚持原则并严厉的督导下,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应该可以有较大提高。

4.2以“健康中国”为导向,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指标

随着《纲要》将“健康中国”设作为一项国家级专项规划,标志着健康“中国梦”驶入快车道。“健康中国”建设计划的有效实施,需要全民族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而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促进需要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一下简称《标准》)为目标。该《标准》是青少年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9]。依据《标准》中的各项指标,有效的安排能锻炼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能评定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的各种体育运动、体育锻炼,并将《标准》作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激励青少年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的教育手段,在 “健康中国”建设计划的导向下,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协作,齐抓共管,共同完成《纲要》规划的“健康中国”宏伟中国梦。

4.3在“健康中国”的导向下,进一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纲要》的颁布已成为“健康中国”建设计划的有力推进助力器,“健康中国”是一个奋斗目标,激励着我们全民族全力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它作为国家发展的创新型发展理念,将全民健康作为核心。在这面旗帜的带领下,政府、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促进和完成人民的健康,完成民族的健康发展。青少年健康状况的优劣直接影响中华民族健康的发展。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共青团组织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作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举措,作为促进全体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认真组织实施[10]。按照国家、政府颁布的相关文件,认真组织,严格要求,为全国小、中、大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阳光体育提供全方位保障,确保亿万青少年积极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再次掀起新热潮。

当然,在积极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新热潮过程中,我们必须认真贯彻阳光体育运动相关文件的精神,并依法从严要求。切莫出现流于表面的形式主义。将“每天锻炼一小时”运动有效的开展到各级各类学校中,为青少年体质健康提供有效的服务。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在“健康中国”建设计划的不断推进中,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4.4“四位一体”齐抓共管,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的体育运动保障

4.4.1国家政府层面的宏观定位保障

习总书记曾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11]。他在沈阳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的代表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12]。全国政协委员杨桦曾提出:务必把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制定详细的、符合实际情况、操作性强的“青少年体育运动与体质健康促进计划”,并作为中长期发展计划持之以恒地推进落实[13]。国家层面在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条例,领导给予了重要关注。这一系列的政策条例的出台为体育运动成为青少年体育锻炼促进体质健康服务提供了决策性的政策保证。

4.4.2学校层面的中观定位保障

学校作为我国青少年主要的活动场所之一,国家从政策、经费等方面对学校全方位的进行了投入与改革。在教育制度的改革、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修定、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方法手段的改进等方面都相应的加大了力度。而且还进一步增加了体育课上课次数,保证青少年每天都能上体育课,从而使阳光体育运动能够顺利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政策落到实处等等。我们如果将体育从夹缝中释放出来,回归正常化,让其在学校体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则可以使得学校层面对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提供中观层面的保障。

4.4.3家庭层面的微观到位保障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工作不仅仅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工作,也应该由家庭体育承担一定工作。家庭体育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日益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政协常委葛剑平曾提出:大力倡导家庭体育。家庭成员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影响子女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的重要因素[12]。家庭体育所倡导的以人为本、以家庭和谐为中心、追求公平和公正、终身体育的起点和归宿等理念极好地顺应了和谐社会的构建[14]。在工作中,家庭体育可以充分改革活动课教学模式,邀请青少年们的家长参与其中,使各位家长们了解体育锻炼对青少年的好处,从而帮助各家长对体育一直以来的误区,并帮助他们能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寒、暑假灯时间和孩子共同参与体育锻炼,使学校体育工作和家庭体育工作有效结合,相互影响,共同合作,拓宽体育教育的环境,营造出一个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而进行身体锻炼的良好氛围。

4.4.4社会层面的全方位补位保障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促进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健康中国”任务之一,在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作为社会的生力军,他们的健康状况关系着社会未来的发展。社会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关注,对青少年健康促进的监督及督促,都可以很好的帮助青少年有效的促进体质健康水平。政府和社会应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的协同补位保障,保障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体质健康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5 小结

在《纲要》实施的开局之年,将“健康中国”建设计划贯彻到具体的每一项工作中去。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需要政府定位、学校本位、社会补位、家庭到位四位一体的促进方针,我们需时刻认清对象,精准把握,运用全人、全校、全社会的综合干预策略,共同促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在各项体育工作中,我们应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体育的综合育人功能,全力、全面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之健康”会真正的实现,实现青少年能以良好的体质健康水平、健康的人格品质来担当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者的“中国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健康促进”三人谈:“倡导、赋权、协调”三大策略打造“健康中国”(实录)[BE/ OL].中国网,[2016-03-22].

[2]张绰庵.论青少年体育综合改革的几个辩证关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3).

[3]苏剑一.打造“健康中国”需先强基层[J].中国卫生人才,2015(4).

[4]李滔.健康中国:描绘全民健康蓝图[BE/OL].健康网,[2015-12-28].

[5]知识交流与传播研究室.践行五大理念推进健康中国建设[BE/ OL].新华社,[2015-11-23].

[6]建设健康中国从八个方面推进[BE/OL].新华网,[2016-3-18].

[7]李井海.体育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J].体育师友,2015(5).

[8]彭茭.公安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9]张美娟,王俊俐,许金锋.大学生体质测试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1).

[10]张玉兰,朱书祥,黄显忠,等.“阳光体育”的内涵及时代意义解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3).

[11]李斌,李铮.习近平: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BE/OL].新华网,[2013-08-31].

[12]李斌,李铮.习近平强调:发展体育运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J].青年与社会,2013(9).

[13]何绍锴,安林娟,赵益朝,等.青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健康促进[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6).

[14]高银花.浅析家庭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功效[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1).

Youngster Health Promotion Research under the Guiding of“Healthy China”

WU Shanfeng,CAO Yanjie

The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 health affects 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growth of teenagers is related to the state and the future of the nation.Th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13th five-year plan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ompendium(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outline”)makes the construction of“healthy China”as a national special planning,and lets rise for the national sports and health strategy,highlighting the focus centered on people's health.The paper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interview method,the network search method,on-the-spot investigation method,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analysis of youth physical health status,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 thatyoungster health promotion needs the government positioning,school,home and society,the family in place four promotion policy.The government need to recognize objects,accurate,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through holistic crowds,the school and the whole society,promote the physical health of teenagers.

“healthy China”;teenagers;physical health;to promote

G804.23

A

1003-983X(2016)07-0569-04

2016-04-19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T-c/2015/ 012)

武善锋(1981-),男,山东沂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科学与武术专项训练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体育与健康教育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Sports and Health Education College of Taizhou College Taizhou Jiangsu,225300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体质青少年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青少年发明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