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蓬莱溢油补偿生态修复海洋牧场项目建设工作报告

2016-03-14 03:08贾建刚胡建平田洋
河北渔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鱼礁溢油牧场

贾建刚 胡建平 田洋

自2013年开展19-3蓬莱溢油补偿生态修复海洋牧场项目建设以来,河北省农业厅严格按照《蓬莱溢油生物资源养护与渔业生态修复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本着科学谋划、严密组织、认真督导、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和企业开展了以人工鱼礁投放、藻类移植、贝类底播和水产苗种增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修复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建设。截止2015年9月,已全面完成了项目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按照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明确蓬莱溢油生物资料养护与生态修复项目总结验收有关事项的通知》(农渔资环便〔2015〕65号文件)和2014年青岛会议提出的“高度重视、认真准备、拿得出手、经得起查”的总要求,2015年10月28-29日,河北省农业厅组织由中国水科院、省属大专院校、省水产科研单位、省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和秦皇岛市农业、财政、审计以及渔民代表组成的联合专家组,采取实地考查、现场质询、企业答辩和审阅资料等步骤,对项目建设的年度完成情况和三年总体情况进行了总结验收。从验收情况来看,两个项目建设单位提交的综合验收材料齐全,案卷归档完整;提交的资金审计报告内容真实有效,资金使用符合农业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提交的施工监理报告记录表单详实,总体验收结论为项目建设合格。

1 三年来项目总体完成情况

2013-2015连续三年共计下达我省生态修复海洋牧场建设资金3 000万元。按90%用于项目建设的要求,实际用于项目建设资金2 740万元;用于本底调查、跟踪监测、效果评估和工作经费260万元。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秦皇岛市的山海关海域和抚宁县南戴河海域,分别由秦皇岛市海鑫水产养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秦皇岛市海洋牧场增养殖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承担。三年来累计新建和扩建海洋牧场面积281.6 hm2;投放人工鱼礁体188 978万m2,其中花岗岩天然石块礁181 171 m2,钢筋混凝土构件礁7 817空方;移植马尾藻380.2万株,底播杂色蛤1 987.6万粒、魁蚶苗157.67万粒、放流海参苗3 500 kg。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省市县三级渔业主管部门对两个项目承担单位严格要求,严格管理,采取阶段推进的方式,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适时监控,跟踪问效,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验收。确保了项目建设内容规范、资金使用合理、日常监管到位、总体成效明显。同时依托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认真开展项目建设海域的资源调查和效果评估。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对项目实施海域进行了水文资料、海洋生物和底质状况的数据收集,加强对不同海域、不同季节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为人工鱼礁建设和资源养护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2 主要经验和做法

项目实施以来,河北省农业厅严格按照《蓬莱溢油生物资源养护与渔业生态修复管理办法》要求,及时报送工作方案,认真组织项目实施,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施工监理和资金审计制度。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厅指定一名处级干部为具体牵头人,负责项目建设的全程协调和监管,同时省市县三级明确具体工作人员,定期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细化和完善,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确保了项目建设的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二是加强监督指导。在省厅的统一协调下,由项目所在地渔业主管部门协调施工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原材料采购、礁体制作、运输和投放各环节流程进行严格有效监管,适时调整工作进度。三是加强技术支撑。三年来,依托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研究院,扎实有效地在建礁海域开展了本底调查、效果评估和跟踪监测,并向企业派驻专业技术骨干,对人工鱼礁体的设计和制作、对底播苗种的选育和选定、对礁区藻类移植和栽培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全程服务。四是加强资金监管。严格执行项目资金专帐管理制度,适时调控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进度,做到了项目建设在当年批复后先期拨付70%,剩余的30%待验收合格后再行拨款,以此确保了补助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项目进度的顺利完成。

3 项目建设所取得的成效

通过开展蓬莱溢油补偿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既改善了我省海域的水域生态环境,又修复了渔业资源,同时还推进了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休闲渔业、水产苗种生产和渔业增殖等特色产业的发展,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一是社会效益。近年来,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生产成本提高,相当比例的捕捞渔民不得不面临转产转业的选择,通过开展生态修复海洋牧场建设,为转产转业的捕捞渔民安排了就业岗位1 000余个,人工鱼礁区周围的休闲渔业迅速发展,特色水产养殖、贝类和海参的加工销售呈逐步壮大趋势。二是生态效益。据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投放人工鱼礁的海域初级生长力明显提高,海域环境明显改善、生物种类与资源量明显增加;其中山海关礁区2015年秋季调查游泳动物种数为16种,较建设前增加5种,生物量为投礁前的246倍;南戴河礁区2015年和2014年秋季调查游泳动物种数较建设前分别增加5种和7种,生物量为以前的5.43倍。构件礁表面的附着生物种类多达14种,附着生物量平均达到1 748 g/m2,并带动了周边海域的环境改善和渔业资源量的增加。三是经济效益。据礁区附近的渔民问卷调查显示,在人工鱼礁投放区周边海域,捕捞生物量是其他海域的1~3倍,渔获量是其他海域的2~4倍,其中一些高价值鱼类如牙鲆、真鲷、红鳍东方鲀等在礁区集中出现,形成新的渔场,资源密度比投放人工鱼礁前大幅提高,渔获量成倍增长,带动了渔民增产增收。

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经费保障不足,管护设施设备短缺。开展海洋牧场建设,发展生态渔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随着近年来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海上调查作业和工作经费缺口较大,特别是水下摄像器材等基础设备短缺,制约了对项目建设的有效监控。另外按农业部90%资金用于项目建设要求,剩余的10%不足以满足本底调查、效果评估和工作经费,特别是后期的跟踪监测和后期管护还存在资金缺口。

二是开展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缺乏统一的技术操作规范。从目前各项目单位建设反馈情况来看,由于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各企业间各自为战,特别是在礁体制作、苗种选育、贝类底播和藻类移植的操作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依据,为各级主管部门进行有效监管增加了难度。

三是开展海洋牧场建设体现出来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果非常明显,各项目企业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也非常高。为确保项目建设能继续做大做强,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进来,建议部局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此带动和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来参与海洋牧场项目建设。

四是建议部局在近几年来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总结并制定出台关于适合各省海域特色的海洋牧场建设具体操作规范和相关技术规范,以此促进项目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并适时召开海洋牧场建设现场会,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实现相互促进、相互完善、相互提高的目标。

(收稿日期:2015-12-21)endprint

猜你喜欢
鱼礁溢油牧场
人工鱼礁区三种习见肉食性软体动物营养生态位研究
人工鱼礁建设对海洋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影响
近岸溢油漂移扩散预测方法研究——以胶州湾溢油事件为例
基于GF-1卫星的海上溢油定量监测——以青岛溢油事故为例
海上牧场
叮当牧场
日照前三岛人工鱼礁对渔业资源影响的初步评价❋
对白茆沙水域溢油事故后修复治理的思考
广西近海溢油扩散数值模拟
海的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