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提高化学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2016-03-14 21:31王健霞
文理导航 2016年5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新课标有效性

王健霞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协调发展,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在新课标下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化学教学;有效性

时至今日,新的课程标准已经实施了几年,但我们驻足教学一线,仍然会经常遇到这样的状况:有很多的教学内容,尽管老师花费了大量精力反复进行讲授,重难点逐一突破,还配合各种大量习题巩固加强,部分学生最后还是难以掌握。其实,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教师的教学行为没有与新课标同行,造成了教学的无效或低效。下面本文就如何在新课标下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一些探讨,以期对一线教学能有所帮助。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尽管课改已实施了多年,但实际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仍以传统的讲授方式为主进行日常教学,教学过程中多灌输验证,少启发探究;多包办限制,少激励创新。而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参与,强调学生自主探究。而要做到这些,教师就需要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课前,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协助学生寻找、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源;课堂上,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活动获得知识并学会方法;课下,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反思,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组织教学过程

化学教学的有效或高效关键在于课堂。而课堂教学设计是一堂课的思路和灵魂,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如果课堂教学设计呆板、缺乏逻辑性、启发性,内容贫乏、脱离实际,则会导致学生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被抑制。实践证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亲身体验、探究获取知识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做法。而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组织教学过程,从而达到高效教学。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

要想让课堂有效或高效,首先要根据化学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任务。在教学设计中,要做到心中有学生、脑中有目标、手中有教法。要对各方面的教学目标进行整合,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教学的整体安排。

第二,联系实际,注重学习情景创设。

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习更为有效。因此教学中要注重学习情景的创设。

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所以在创设情景时应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学习兴趣。具体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视频、故事、化学史实、实物、图片、模型等来创设学习情景,通过学习情景的创设吸引学生注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高效的课堂总是活动的课堂。可以说,课堂上,没有学生的活动,就没有教学效果可言。因此,教学中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活动,通过活动促使学生参与学习,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通过科学探究,体验过程、获取新知。教学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各具特色的教学活动贯穿课堂教学,通过活动促成教学的有效乃至高效。

三、重视实验,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化学实验,不仅可以展示实验现象,反映物质性质,揭示客观规律,还可以教会学生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怕麻烦或客观条件所限,对化学实验采取“讲实验、看实验”的方式进行;好一点的也只是将实验简单的演示一遍,或者是让学生在闹闹哄哄中做完,没有对实验进行更好的设计,或在实验后带领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拓展,从而导致了实验教学的低效。因此,为了避免实验流于形式,在做实验之前,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搞清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等方面的内容。避免出现只为好玩、热闹而做实验的现象。实验后,要引导学生对实验中相关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四、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为课堂有效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例如,化学课堂教学中,一些肉眼无法观察、文字难以表达清楚的微观过程,可以通过多媒体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还能让学生继续上网学习有关内容使课堂进一步得到延伸。但是课堂上对于信息技术的利用也要恰到好处,特别注意的是,不能把现代信息技术当成一种时尚,不管课堂内容需不需要,每节课都利用电脑对学生不停地进行信息轰炸。尽管多媒体使用过程中色彩的变化、声音的变换会带给学生丰富的视觉效果,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但过多过滥的使用智能适得其反。因此,课堂上我们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结束语: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质上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效益、效果。在新课标下,学时少了,要求高了,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利用自身经验,通过不同方法,不断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2]孙秀伟.新课改我们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02期

(本文为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新课标下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相关论文。课题编号:[2013]-JKGHD-0516 批准文号:教教科[2013]705号)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新课标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