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运动教育校园文化 提升学生身体体质

2016-03-14 22:06沈菲
文理导航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生体质提高

沈菲

【摘 要】运动教育课程模式的有效实施,将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起到促进与辅助的功能。通过运动教育课程模式的实施,让学生体会运动的乐趣,更加自信!更加阳光!更加健康!

【关键词】运动教育课程;提高;学生体质

根据学生体质调研所反映出来的体能素质和心肺功能下降、近视眼患病率增高等现状。提高青少年体质迫在眉睫。我校根据现有的场地设施,创设运动教育校园文化,从而来提升学生身体体质,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

结合场地条件,体育课教学采用单元教学模式,以发展球类运动项目为主,其他运动项目辅助的学校特色。学校以运动教育课程模式为核心,将校园大课间活动一小时、体育课、课外活动、校各项运动会整合,整体推进激发了学生运动的动力源泉,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实施,从而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让在校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运动起来。同时,体育教师要进一步关注新市民的子女,发现他们在体育方面的特长,并给他们搭建展示特长的平台。让他们体会体育带给自己的快乐,同时,能够更加自信。

一、创设运动教育课程环境,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在运动教育课程中,从七年级以培养学生体育课堂的良好行为和运动兴趣为主,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常规标准与要求,培养自觉练习和锻炼的体育行为习惯。八年级着重传授学生并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主要以运动技能为主线,在课堂上,使90%的学生能够掌握一到两项专项技能,让学生在运动中有一技之长,建立了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帮助的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终身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九年级主要着眼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针对性重点突破,以体育中考为目标,围绕体育中考的项目进行各项身体素质的练习。考训结合,以训促考,综合提高学生体育测评应用技能。按照九年级体育中考的教学工作目标,在考前组织了2次模拟考试,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在2015年体育中考平均分达到了39.5分的好成绩,学生们不仅在体育考试中获得自信,而且通过平时的训练也达到了强身健体,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

二、创设校园运动环境,营造学生运动氛围

体育竞赛是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是体育社团的延伸,更是对社团活动成果的检阅。体育竞赛所特有的趣味性、技艺性、对抗性及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所以我校每学年都会开展几次大型的体育活动,参加的学生和老师基本上达到了100%,竞赛内容也基本围绕社团活动对口的项目开展,使得体育竞赛活动更贴近学生的锻炼方向,达到以赛促练的目的。每年的“体育节”、“冬三项”、“篮球联赛”,不仅让学生们展示特长,营造了校园运动氛围,而且,让学生们在运动中交流运动技能,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从而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培养学生意志、促进心理健康与完善人格。最终能让这部分学生提高自信心,较好的融入周围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另外,为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量,学校每周安排了大课间和课外活动。学校做好了大课间、课外活动的安排计划和活动方案,并且完善了考评机制。应尽可能动员每一位学生参与,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出彩的机会;尽量发动学校的教职员工参与,特别是积极动员班主任、“主课”任课教师、校长等对学生有较强影响力的特定人群参与。

三、教学训练一体化,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首先,在教学上,①每学年教研组都会制定好教学计划,集体备课组计划,做到每月主题明确,准备充分,提前确定教学内容,以确保每次教研组活动能达到预期的效果。②研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到两项专业运动技能中的基本技术动作。③通过定期的教研活动,组织集体备课,让校际间,教育集团内教师间交流互动,提高了教学质量。④及时总结、认真反思。每一次教研活动后及时写好活动总结,肯定活动的亮点,反思需要改进与提高的问题。

其次,在训练中,发挥运动队的引导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学校整体运动水平的提示。学校根据体育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了各类体育运动社团:篮球社团(男、女)、排球社团(男、女)、绳毽社团、武术社团。另外学校组建了篮球队(女)、排球队(男)、绳毽队,武术队。2014年我校还成功申报了常州市足球试点校。这意味着,我校将足球教材纳入到教学中,尝试足球教学,逐步组建校足球训练队,让更多的学生体验足球运动的魅力。

四、创建体育特色学校,提升教研组的竞争力

1.认真组织全校阳光体育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等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与质量。在推进“阳光体育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强化特色创建。根据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制定训练计划、训练过程、训练成果、训练成绩等方面,争取创建特色校运动训练队,搞好校内外的竞赛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2.分工合作。教研组应该根据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发挥每位教师的作用,也要求教师在互动合作、互补共生中成长。利用团体的力量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体育教研组的核心竞争力。

3.好的教研组长。体育教研组长要有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性,要协助学校有关部门检查、评价本组教师体育教学工作质量,要以身作则,团结本组教师,合作完成学校体育工作,努力成为名副其实的体育教育的行家,学科的带头人,教学的领衔人。

让学校的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运动的乐趣,感受学习的乐趣。体育教育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较长时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必须研究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地组织好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并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质。

【参考文献】

[1]曹强.前车之鉴 后事之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思考.中国学校体育,9(12)

[2]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猜你喜欢
学生体质提高
黔南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学生体质状况与体育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
提高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对策研究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多渠道提高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发挥学校体育优势,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浅谈我国校园足球计划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及发展现状
试论提高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