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入手,有效促进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2016-03-15 20:48冯成莲
新课程·上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培养语感

冯成莲

摘 要:抓好朗读训练的主阵地——课堂,不仅要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而且要有效指导朗读,读悟结合。丰富的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家校互动读中生趣,增加学生阅读量。

关键词:朗读习惯;读悟结合;培养语感;读中生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言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并与自己的情感相通,加深理解与体验”。因此,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得出,多方面的训练、熏陶才能有效促进并提高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抓好朗读训练的主阵地——课堂

1.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低年级新生朗读上存在的问题五花八门,需要教师的发现,也需要教师有效地指导。纠正种种不良的朗读现象,对学生进行良好朗读习惯的培养,是进行有效朗读教学的起点,也是关键所在。正确的朗读姿势是培养良好朗读习惯的首要;端正的朗读态度是培养良好朗读习惯的关键;熟练的朗读技巧是培养良好朗读习惯的助推剂;浓厚的朗读兴趣是培养良好朗读习惯的原动力;入情入境的朗读体验是培养良好朗读习惯的丰硕成果。

2.有效指导,读悟结合促发展

在日常教学中,朗读往往成为课堂的匆匆过客,学生的朗读准确率低、流利程度差、缺乏感情等情况普遍存在。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经过若干遍的朗读感悟之后,仍然读不出课文人物或作者的感情色彩,朗读效果干巴巴。教师对学生朗读的指导空泛和缺乏实效性,只是笼统地“要读出感情”或“把……感情读出来”,而没有就如何读出这种感情提出具体的指导,忽视相应的朗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所以,低年级的学生,如果纯理论地对其讲解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产生不了多大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以《坐井观天》这一课为例,首先教师范读,听完范读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接着,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对课文再次进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生动的情境画面加之规范的课文朗读,为下面课文的进一步讲读做了很好的铺垫。老师和学生一起认识了课文的主角小鸟和小青蛙,找出小鸟和小青蛙的三次对话,(1)指名读第一次对话。指导孩子读出小鸟又渴又累的语气,并且加上适当的动作。浅显易懂的内容让孩子们充分地读,以读代讲,并在读中感知。(2)自读第二次对话,画出青蛙小鸟各自的观点。(3)分角色读第三次对话。孩子们通过声情并茂地读,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的再现了课文。通过这样的朗读方式,学生的思维、理解、想象、表达能力都得到了综合训练。又如,《荷叶圆圆》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散文诗,语句优美、轻快活泼,很适合朗读。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朗读的训练。从层次上,让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读;从形式上,为了让学生喜欢读,读出趣味,先安排了个别朗读、同桌互读、小组读、表演式朗读、全班齐读、师生交替读等,老师作了指导和示范。教学片段:读悟结合,相互促进。

师:在朗读中,我们已经发现原来荷叶中藏着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呢!(出示四幅图。)多有意思啊!那么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都把荷叶当作什么呢?快到课文里找找吧。

(请同桌一起再把课文读一读。)

生:四个调皮的小伙伴分别把荷叶当作摇篮、停机坪、歌台、凉伞。

师:那么,它们是怎样在荷叶上玩的?

生:读出课文中的四句话。

师:再指名用完整的话回答,做动作、贴卡片。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教师评价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时,也以鼓励为主,多发现闪光点,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如:“读得很好,听得出你已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也可以请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范读,让他体会当老师的成就感。但也不能一味地表扬学生,在学生确实读得不够好的时候,还是应该明确指出的。只不过形式上可以活泼一点、轻松一点。幽默的评价就能调节课堂气氛,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中得以发展。

二、活动中潜移默化培养语感

人们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丰富的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也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1.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朗读机会(每天保证一节课的朗读时间)和朗读量(每天完成一个字数约100字左右的朗读材料)

2.结合信息技术课及其他学科活动开展朗读比赛或经典动画配音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提高朗读水平、发展创造性思维

3.利用雨天的大课间和午间休息时间,或学校广播或班级录音、电脑,播放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的朗读片段,让朗读成为学校、班级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的熏陶

三、家校互动,读中生趣

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是课标对低年级段提出的要求。阅读量大,阅读要求高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很艰巨的一个任务。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拓宽朗读途径,培养朗读能力。那么,仅仅靠学校教学还远远不够,家校互动才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学校首先应结合课文预习,提出要求进行朗读。这时,家长就是老师。查阅资料,拓宽朗读。激发兴趣,自主阅读。学生给家长读讲故事,家长给孩子读讲故事,多么生动和谐的一幅画面。

总之,教师应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多方入手,促进朗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李鑫林.巧用多种方式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J].吉林教育:综合,2014(10S).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4]GHB0545。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培养语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小学语文中语感教学漫谈
论教学中朗读的作用
谈培养语感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