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的兴趣

2016-03-15 22:02林晓丹
新课程·上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师应创设美术

林晓丹

美术课程作为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效率的改进与提高。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倡导根据实际情况,就地取材,以便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创造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设计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的情境启导策略,以“情”为经,以“境”为纬,通过挖掘素材,切入景致,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开始就能找到“感觉”,并积极投入其中,有了情感的驱动,想象的展开,加上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便可以很快在看、听、说、学、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逐渐形成对美术的热情,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接受美术熏陶。作为一名多年从事美术教学工作的教师,我认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热爱美术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师要善于创设故事情境

目前在美术教学中,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现象依然存在,然而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不当则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美术课程包含内容广泛,学生并非对所有的内容都感兴趣,而是有自己的兴趣点,这就要求教师大致掌握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做到“对症下药”。然而,长期以来,教师照本宣科,对待书本上的知识只是单调地讲解,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失去了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造成了“教师应付学生,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对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部分,教师应该耐心仔细地讲解,并配以生动有趣的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便于学生理解与吸收。因此,教师首先要善于创设故事情境。

故事是低年级学生最爱听的,也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习兴趣。我们可以将教学的要点贯穿于整个故事情境中,通过故事导入、语言的描绘来表现情境,使学生同时融入其中,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以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拓展和延伸。

在二年级下学期教材想象画《小鸟找家》一课中,我就设计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情境:一天早上,小鸟告别妈妈到森林里去玩,天黑了,下起了大雨,小鸟迷路了找不到家了,急得呜呜呜哭起来,它该怎么办呢?大家给它想想办法好吗?这时,孩子们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天赋,有的说,他可以请萤火虫、小星星来帮忙;有的说我打着手电筒帮它找家;有的说应该打110请警察叔叔帮它找家;有的说带它去找森林爷爷,他会想出好办法的。接着,他们就把自己的想法展现在画纸上,小鸟伤心的样子和大家着急的表情生动地展现在画面中,充分表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二、教师要善于创设表演情境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对于绘画方面,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步骤,先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讲解,再指导学生绘画,对于个别领悟能力不强的学生,教师不能弃之不管,应从多层次、多方面启发学生,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师的意图,从而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

学生都喜欢表现自己,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们。当老师和几个学生戴着有趣的面具活动时,其他学生早已被这一情境感染了,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制作并戴上自己喜欢的各种形象的面具加入队伍中来,手工课“猜猜我是谁”就是如此,学生戴上自己制作的小动物面具、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面具等,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小精灵、神话人物,他们自由自在地表演着自己的角色,并且做得认真,玩得开心,真正做到了在学中玩,玩中学。

三、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

进入21世纪,创新成为整个社会广泛关注的关键词汇。只有拥有创新型人才,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才能大幅度提高,社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作为最能够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美术课,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身边的资源,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因此,美术教学除了应该指导学生学习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之外,更多的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

在需要学生实践的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应首先备好课。将需要动手制作的工艺品亲自实践,并对每一个步骤进行自我讲解,做到心中有数。对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对每一个环节把握得当,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正确有效的解答。

马克思的美学观告诉我们:“美的根源不是人的主观感受,而是人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不同的生活角色,对理解教材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实践意识特别有效。如教学“纸壳变家具”一课中,我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以各小组为单位组成一个小家庭,自己制作多种用具,有的用卡纸制作沙发、有的用纸壳制作床,有的用纸壳制作电视,各小组成员分别邀请其他同学来家里做客,活动过程中学生进行了仔细观察、分析,并把这样的情境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海里,在学习第二课时,学生脑子里有了绘画的素材,画面安排也变得简单了,由于学生的观察角度不同,表现起来就具有自己的特色。

四、教师要善于创设学习情境

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在美术课的最后几分钟是学生学习的机会。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进行互评、互议,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达到主动探索、共同提高的目的。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每位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还要对小组其他成员负责,也为小组团体的荣誉负责,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及与他人之间的交流能力得到提高。

教师不能一味地以教学大纲的进度为准,而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调节进度。也可以根据当地的某些文化特色,适当地增加一些讲解内容。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方便教师全面有效地进行备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理解“教学相长”的意义,并加以利用。美术课程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从教师的讲解中学到了知识,教师从学生的作品中获得了灵感。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用过去的知识来教今天的学生去应付明天的社会。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只要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培养新时期社会需要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王大根.美术教案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教师应创设美术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意美术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