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2016-03-15 02:57张丽萍
科技与创新 2016年3期
关键词:土地制度耕地

张丽萍

摘 要:土地是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更是人类的生存之本、立国之基。我国人多地少,特别是人均耕地面积非常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进一步加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作用是协调人地矛盾。只有坚定执行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用途管制,才能实现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耕地用途管制的关系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耕地;土地制度;土地容积率;土地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3.037

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没有土地也就没有人类。此外,人类也改造了土地,通过人类的干预,土地的质量和被利用方式在不断变化。制订科学准确、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简称《规划》)可使各类土地的利用最优化,从而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政府部门十分重视耕地保护问题,国务院颁发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应按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原则修编《规划》,实施以“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为核心的规划审查、审批制度。制定这些措施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耕地,保护人类的生命线。

1 尊重“土地用途管制”的法律地位

“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目的是管制耕地向非耕地,特别是向非农建设用地的转换,从而保护耕地。这是在“基本农田保护”措施不奏效,依然出现耕地面积减少,特别是城郊肥沃农田减少的情况下,保护耕地的又一措施。“土地用途管制”已启用30年,当今世界的任何国家,无论其实行什么样的土地制度,都启用了“土地用途管制”。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就是实行土地利用规划控制,自上而下逐级控制,以制约土地供给、引导需求,即按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用途控制用地。在我国,《规划》具有控制土地用途的法律效应,是土地发展权的实际分配,实质上属于空间规划,不仅要管理土地发展的方向、指标,还要管理土地的空间、位置。《规划》的作用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中各业对土地的需求和土地资源情况,通过综合平衡,确定土地用途,各行业的用地指标、用地面积和平面分布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建设用地需求日益增加,各行业用地与保护资源耕地的矛盾、计划经济的困扰等导致《规划》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常由于地方政府“搞建设,发展经济”的政策而急于招商引资,随意改变《规划》,随意确定的土地用途,各行业的用地指标、用地面积和平面分布,加之规划管理引导、执法监督的力度较小,导致《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编制《规划》时,必须保证《规划》的权威性,任何部门及领导不可在未经法律程序许可的前提下改变土地的用途,并广泛宣传《规划》的作用和法律地位;否则,无论再提什么样的新口号,也起不到保护耕地的作用。

2 维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

以往,各级政府、各个地区的《规划》的通病是未考虑建设用地的前景,从而无法满足新建项目的用地要求,规划结果常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是在制订《规划》目标时,未满足保证耕地总量平衡的要求。因此,出现了国家三令五申保护耕地,但耕地面积仍然在不断减少的局面。从而保护耕地的根本意义看,符合规划的非农建设的占用耕地必须实行占补平衡,从而从根本上实现耕地的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这一思路已经比《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前进了一步。只有以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为目标来制订《规划》,才能从根本上保持农业综合生产发展能力,才能提供全额保护耕地的保障;只有将《规划》的龙头作用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依规划批地,按规划供地,以规划查地,才能切实保护耕地。

3 开源节流

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2条必然途径,即控制非农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和开发后备土地资源。简而言之,即开源节流。因此,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条件下的《规划》思路必须围绕着开源节流展开。

3.1 盘活用好建设存量土地

目前,在我国的城镇和农村居民点中,部分农村普遍存在未严格按照城乡建设规划随意建房,建筑结构布局散乱,土地利用率、容积率低,少批多占和“一户多宅”的情况。盘活用好这些存量土地,节约利用城镇土地和农村宅基地,鼓励城镇低效用地、增容改造和深度开发,推广各类建设节地技术和模式,可切实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和容积率。

3.2 建设用地尽量利用非耕地

除了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外,在某些地区,经济建设仍会占用其他土地。土地资源具有多用途性,一种土地利用也可由不同的土地资源类型来满足。一般而言,耕地对土地条件或土地质量的要求最高。总而言之,目前,我国适宜开垦的土地已所剩无几了。因此,应尽量保护现有耕地,建设用地尽量使用非耕地,确实需要占用耕地的,应要按规定进行表土剥离工作,从而增强耕地保障,提升用地效率。

3.3 做好土地预测,开发后备耕地资源

今后的非农建设离不开耕地。因此,为了保证耕地的动态平衡,必须走开发、整理和复垦的道路。但我国的后备耕地资源不充分,且质量不高。根据全国后备土地资源调查结果,我国还有2亿多亩的农荒地可辟为耕地。但这些土地集中分布在干旱的新疆、内蒙和易涝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要想达到开发后备土地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的非常困难。当为了保持耕地总量平衡而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时,应尽量选择开垦难度小、开垦后不易发生土地资源退化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后备土地资源。因此,制订《规划》时,要搞好耕地开发规划、土地保护规划这两项专题研究,避免因开垦而引发土地资源退化和破坏生态环境。

搞好后备耕地资源开发规划的基础是有效开展土地资源评价。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详查、土壤普查等的结果,分析影响耕地等级的气候、地形、水利、土壤等因素,对耕地进行适宜性评价和分等级,并分析应采取哪些基本农田建设和地力培肥措施。

4 健全机构,运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

如果已制订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却未得到强有力的执行,则是在浪费时间、劳力和金钱。为了确保《规划》得到高效实施,并与非法占用耕地和破坏耕地的行为作斗争,必须严格监督,由各级机构保障规划的有效执行。目前,人工管理的模式已无法很好地满足需求,因此,要充分运用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预测需求土地量,充分运用测绘地理信息,构建用地信息图,从而加强《规划》动态管理,提高《规划》管理水平,使《规划》既有刚性,又有弹性,保证所编制的《规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发展有指导和约束作用。

参考文献

[1]严金明,曲福田.土地用途管制与耕地保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时菊红.对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创新和建议[J].华北国土资源,2013(02).

[3]武新伟,韩瑞芳.对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济效益评价的分析——以古县为例[J].华北国土资源,2014(04).

[4]谢华.土地利用规划实施评价研究进展与展望[J].华北国土资源,2013(06).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土地制度耕地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基于质量提升的规划期内县域耕地产能占补平衡潜力评价研究
浙江: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
土地开发权与我国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分析
我国严禁擅自填湖“造耕地”
农村经济发展与土地制度改革初探
广州市小产权房的现状与出路研究
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变化中的若干关系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农民土地问题
我国首次将耕地分等定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