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过
——参加首届“湖湘教师写作夏令营”有感

2016-03-15 12:31长沙市望城区星城实验小学
湖南教育 2016年23期
关键词:湖湘夏令营湖南

长沙市望城区星城实验小学 陈 颖

错过
——参加首届“湖湘教师写作夏令营”有感

长沙市望城区星城实验小学陈颖

人的一生似乎总在不断追寻,又总在不断错过,而每一次错过又总能激励我们加快追寻的脚步……——题记

2016年7月13日,由《湖南教育》编辑部承办的首届“湖湘教师写作夏令营”正式开班了,而在这个企盼已久的日子里,我却黯然神伤,第一天与阎真等文学大咖擦肩而过的心痛,自是不言而喻,只能在替儿子不断更换演出服之际,偷偷拿起手机,望着同事们发的朋友圈兴叹。

第二天,我早早来到魂牵梦萦的多功能厅。尽管时间还早,会场上几百人都在安静地等候,这是对文学、教育大咖们怎样的期待才能做到的呢?放眼会场,有充满青春活力的小年轻,有优雅成熟的中年人,有两鬓斑白的老者。拿起资料一看,他们来自湖南省各地州市,有的是一线教师,有的是名校校长,有的是教育局领导……惊呼:梦想的力量如此强大!还好我不再错过!

因为第一天的遗憾,在余下的两天时间里,我似乎比任何人更加珍惜学习机会,唯恐错过一分一秒、一点一滴。是的,怎能再错过?怎能错过本土著名作家谢宗玉先生的课堂?怎能错过他“散文园地里,坚持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自成一家,自成一派”的创作理念?怎能错过《湖南教育》编辑部主任、“彭佳景”核心人物——江新军先生的课堂?怎能错过他“心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一线教师要多关注政治,关注教育,多学、多看、多写教育时评”的呼吁?怎能错过本土明星、担任校长多年、在《湖南教育》杂志开设教育随笔专栏的姜野军先生的课堂?怎能错过他用自己多年创作教育随笔的经验与随笔大作现身说法的激励?怎能错过湖南师大文学院教授张良田先生的课堂?怎能错过他“如何将‘官样文章’写得鲜活有力”的睿智与从容?怎能错过教育学博士、《湖南教育》编辑部刘良初编审的课堂?怎能错过他“名师的路径——从教育写作入手”的深入浅出与贴心叮咛?

在这里,无论是大咖,还是草根,都是那般谦逊,这不单单是与生俱来的谦和,更多的是涵养和文化的长久积淀,而后由内而外生成的。在这里,大咖似乎不再是我们遥不可及的梦,而草根的力量也不容小觑。认真聆听的我,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内心早已波涛暗涌,沉寂多年的写作梦想又在一次次与大师们灵魂的碰撞中被唤醒。说不清是“感动”还是叫“激情”的东西不时揪住我的心。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语文老师,一路走来,注重教学创新,关注学生的心灵,在一次次与孩子们“斗智斗勇”,一次次与课堂、文本和生本对话的过程中,我成长了,所带的孩子爱我、敬我,热爱语文。拿过国家级的语文赛课的特等奖,写过很多教育论文,指导孩子写作、朗诵拿过大奖。只是再回首,除了这些荣誉证书外,我记录这些荣光的过程又在哪里呢?那不才是最美妙的东西吗?

年轻时,没有经验,只会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有时间,但是记录的文字和理念非常粗浅,终只成其为一个断篇;时光推移,结了婚,生了孩子,教学经验有了,又总是以“忙碌”为借口不能坚持。家里孩子们要照顾,班级中五十多个孩子要关心,学校活动多,回到家就想睡觉;寒暑假有时间了,又得送孩子上培训班,旅游,成了不写作的新的借口。于是又感觉自己错过了:十几年里,我没能坚持教学故事和随笔写作,我错过的哪里只是那黑白文字?更是那黑白文字里师生间、和语文教学间的款款深情啊!对于老师,那是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

这个暑假,我错过了许多,但也得到了许多,诸如我的写作梦想,诸如我和《湖南教育》之间的情缘……

下一届“湖湘教师写作夏令营”,我在静静地等候你的到来……

猜你喜欢
湖湘夏令营湖南
《湖湘论坛》征稿启事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湖湘文化的统一战线价值分析
近代湖湘文化的崛起与启示
五味夏令营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难忘的夏令营之旅
难忘的夏令营
我的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