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读”叩开语用之门

2016-03-16 00:25徐爱枝
湖北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教师学生

●徐爱枝

用“读”叩开语用之门

●徐爱枝

“徐爱枝名师工作室”是黄冈市名师工作室,由20名省市级骨干教师组成。工作室以“建设一支团队,成长一批名师,帮扶一所学校,推出一批成果”为目标,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之道。

工作室主持人徐爱枝是湖北省特级教师、黄冈市教育科研特聘专家。近年来,徐爱枝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省级教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在研究过程中撰写、发表了数十篇教科研论文。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运用”涉及到的是语用层面的问题,而“读”是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根本途径。

一、读通

读通包含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二是通过读初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

第一个层面是很常规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这里只强调一点——教师的范读很重要。小学生模仿能力强,教师的范读能感染学生,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促使他们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但是,这种方法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朗读能力,才能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学习,不断地提高个人的朗读能力,以更好地指导学生。

解决第二个层面的问题,往往不能孤立地进行,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在指导朗读时,也渗透着对内容的理解。当然,这个层面也有一些独特且重要的解决策略,比如抓关键词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以下同版本教材只注明年级和册数)《孔子拜师》中,“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体现了孔子求知若渴的品质。准确地理解这两个词是理解整个句子,乃至全篇的关键。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查词典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在如此艰辛的旅途中,孔子可能会遇到哪些生活上的困难?”学生想象到了这样一些方面:饿了就吃点干粮,渴了就喝点泉水,找不到旅店就在野外露宿……“如此艰辛的旅途生活,却没有阻挡住孔子求学的步伐,你对此有什么感受呢?”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有了切身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创设语言情境,和学生一起朗读——

师:从寒意仍浓的春天,到骄阳似火的夏日,他——

生(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从凉风习习的秋季,到寒风刺骨的严冬,他——

生(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一路上,虽然不断地遭受饥饿、寒冷、病痛的折磨,甚至于几次遇到生命危险,他仍然——

生(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师生齐读后,教师让学生带着感受再读这两个词语所在的句子,孔子求知若渴的形象就在学生心目中变得丰满起来。

二、读细

“读细”是在读通的基础上进行的,重点关注的是理解。

传统的教学是将单篇课文作为独立的教学体处理。这样虽然便于把单篇文章学深学透,但广度往往不足。近两年,在主题阅读、群读类学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尝试对相关课文或片段进行分类处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五年级上册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有这样一个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同一个单元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有一个类似的句子:“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教学时,教师把这两段话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阅读。学生发现,两句话都是列举表示时间延续的数字,但第一句使用了句号,第二句使用了逗号。一名学生还提出了问题:按习惯的用法,这些数字之间都应该用顿号,这里为什么分别使用了句号和逗号呢?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讨论。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朗读时句号、逗号停顿的时间更长,更能表现人物内心的焦急和煎熬。至此,学生不仅理解了内容,而且体会到了思想感情与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之间的联系,语用的意识潜移默化地溶入了他们的心里。

再比如,五年级上册的《学会看病》《剥豆》都是毕淑敏的作品,文章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大量地运用独白式的心理描写。为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这种写法,教师补充了毕淑敏的另外两篇文章——《不会变形的金刚(节选)》《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引导学生先找出四篇文章中心理描写的句子,再找出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几处心理描写进行品味,然后比较几篇文章中心理描写的共同点和差别。学生通过同读共议,不仅理解了文章内容,而且初步掌握了独白式心理描写的方法。

三、读活

读活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合理地、熟练地、有创意地使用语言。

1.仿说仿写

四年级下册《麦哨》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句中的“剥开、抽出、嚼嚼、吮吮”写出了吃茅针的一连串动作,“直沁肺腑”写出了吃的感受,属于典型的“描写动作并融入作者感受”的写法。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写法,教师请一名学生在课堂上吃棒棒糖,然后让大家运用“动作+感受”的方式把这个场景写下来。吃棒棒糖的学生写道:剥开漂亮的薄纸,将棒棒糖举起,用舌头舔舔,又放进嘴里吮吮,一股甜甜的、酸酸的滋味直沁肺腑。观看的学生写道:他剥开花花绿绿的薄薄的包糖纸,将棒棒糖举起,用舌头舔舔,又放进嘴里吮吮,那副享受的样子让我也似乎感觉到了甜甜酸酸的味道。

教材中类似的训练点很多,如五年级上册《梅花魂》的一线串珠和《鲸》的列数据、举例子等方法,五年级下册《桥》中的环境描写,六年级下册《藏戏》的设问式开头和《北京的春节》按时间顺序记叙节日习俗的写作方法,都是语用训练的理想素材。

2.归类比较

教材中的有些标题新颖别致,教师将其分类呈现给学生,能让学生体会到使用特殊语言形式做标题的妙处,并初步掌握这种方法。

四年级下册的《生命生命》、五年级上册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六年级下册的《匆匆》三个标题很有特点。教师将它们归为一类呈现给学生,让他们看看这几个标题与常见的标题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观察,并结合课文内容,有了这样的发现:《匆匆》是一个重叠词,能表示出时间流逝的速度很快;《生命生命》是词语的反复运用,能表达出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感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一对反义词,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通过进一步思考,学生总结出:好的标题既要与文章的内容紧密相关,又要能唤起读者的关注,引发读者的阅读期待。

有了这样的思考与发现,教师结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学生以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及其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为内容,设计一个作文标题。不出所料,学生抛弃了千篇一律地用《一件小事》为题的惯性思维,拟出了许多新颖的标题。一名学生结合爸爸每次去探望爷爷奶奶时都会买一些肉,妈妈担心花钱多影响家里买房子,而爸爸总是说这个月涨工资了,不影响,后来自己发现爸爸是省吃俭用节约的钱这件事,把作文标题拟为《“涨”工资》。还有一名学生结合自己劳动时不小心弄湿了鞋子,同桌发现后,把新买的没舍得穿的保暖鞋借给自己这件事,把作文标题拟为《友谊友谊》。这两名学生命制的标题都很有创意。由此可见,语用看似空洞,但只要教师找准了着力点,学生是能够理解并学会运用的。

四、读宽

“读宽”的意思是,在语用训练方面,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内,还应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课外阅读的内容、方式很多,笔者只就绘本阅读谈谈具体做法。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绘本画面精美、文字精炼、情节精彩,是小学生最喜爱的课外读物;二是因为绘本阅读还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法国米雷耶·阿隆索创作的绘本《罗伯生气了》,讲述了生气的爸爸和生气的孩子的故事。故事的最后,罗伯走出房间,轻轻地问:“爸爸,还有甜点吃吗?”看到这个情节,相信每位读者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微笑过后会情不自禁地想,“为什么罗伯是轻轻地问呀?”进而体会出生气与不生气时,罗伯的神态不同,所以用词就有区别。

再比如,明天出版社出版的美国作家赫德创作的绘本《逃家小兔》主要是用对话的形式创作的。其中的很多对话十分有趣,如:“如果你来追我,”小兔子说,“我就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游得远远的。”“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妈妈说,“我就变成捕鱼的人去抓你。”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小兔子、妈妈还会说什么,并让他们仿照这种句式结构,发挥想象,续写几句话。这样,生动的情节、优美的文字就会从学生笔端缓缓流出。

(作者单位:麻城市第二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教师学生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快把我哥带走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教师赞
学生写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