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

2016-03-16 06:53季超逸周桂林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价值观核心

刘 竞,季超逸,周桂林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

刘 竞,季超逸,周桂林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逐步养成的阶段。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造性。在当前政治、经济、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个别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倾向。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战场,要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多元化价值观;大学生;引领

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1]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发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相反,消极落后的价值观一旦成为大学生的价值信仰,则会使大学生意志消沉,进取精神不足,严重的还会误导大学生走向歧途。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战场,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的责任。经过这些年的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思想意识的主流,得到绝大多数大学生的认同。然而,在传统的、现实的以及外来的价值观的影响下,个别大学生还没有全面系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在价值观的确立过程中,还不时地出现价值观多元化甚至变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化的价值观,使多元化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和谐统一,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当前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几种形式

当前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大致可分为三种: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体系,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西方价值观体系,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观体系。

(一)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价值观体系

“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等传统道德观念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理念和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其中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体系极其强调“官本”意识和家族意识,源于封建意识,有着自身的消极性和保守性。部分消极落后的价值观一旦被大学生所接受,就会导致一些大学生消极怠慢,不思进取。例如,被社会诟病的“官二代”“富二代”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因此,对我们的传统价值观,应该进行理性的梳理和创新。

(二)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西方价值观体系

西方价值观体系以“个人主义”为中心,主张天赋人权,认为社会的发展主要是个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在西方价值体系的发展过程中,“自由、民主、人权、平等、博爱”等逐渐成为价值观的主流。马克思曾给予一定肯定:“资本主义在它不到一百年的发展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以往一切世代所创造的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还要大。”[2]297但是,西方价值观体系中的消极因素也特别明显,例如,以追求“绝对自由”为目标的价值观念,忽视社会和他人的权益,为达到个人目的可以不惜损人利己。此外,以社会财富的拥有量作为个人成败的衡量标准,扭曲了一部分人的价值观。“赚钱是最大的成功和欢乐,赔钱是最大的痛苦和失落,这导致了‘一切向钱看’‘金钱拜物教’的普遍盛行。”[3]126

(三)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观体系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是当前大学校园价值观念的主流,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的基础是集体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曾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有个人自由。”[2]198文明有序的社会氛围、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爱岗敬业的进取精神等都是集体主义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多元化价值观冲击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异

由于受到我国传统价值观保守一面的影响和当代西方价值观消极一面的冲击,个别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受到侵蚀,出现了价值观变异、极端化的倾向,“历史虚无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价值观乘虚而入,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理想信念淡化

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是正确的,是行得通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当代大学生本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认同和坚定的理想信念。然而,在政治经济以及信息全球化的冲击下,部分大学生受到影响,认为马克思主义落后过时了,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了。也有个别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盲目崇拜当今的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如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危机已波及到素有信仰圣地之称的大学校园,并呈蔓延之势。其集中地表现为青年学生政治信仰的模糊化、边缘化。”[4]69高校里,个别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对社会发展无动于衷,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对个人成长无欲无求,这让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深感担忧。

(二)个人主义强化

在大学校园里,个别大学生对我国传统价值观的理解比较片面,对西方社会价值观的理解也很容易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要么对我国传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全盘否定,要么只看到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内容。虽然我国的传统价值观极其强调“仁爱”,西方的价值观也比较强调“博爱”,但个别学生只看到利己的一面,并加以强化,形成了极端的个人主义。例如“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本来强调人类社会和谐共处、互帮互助,然而,个别大学生却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奉为人生指南,将个人利益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他人之求置之不理,对集体事务漠不关心。除了自己的事情,对其他事情一概不感兴趣。有的大学生相处多年不知道同寝室同学有什么特长爱好,大学四年不知道曾教育过自己的老师姓甚名谁,对社会上的时事热点一无所知,整天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

(三)拜金主义神化

在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价值观冲击下,个别大学生片面强调金钱的功能,把拥有金钱多少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以“金钱至上”作为行动指南。不比成绩比玩乐,不比奉献比消费等怪象在校园里时有出现。个别大学生不顾家庭经济实际情况,盲目追求高消费,追求时尚品牌。这样的攀比消费、炫富取宠之风都曾在一些大学校园内出现过。这些变异的价值观导致了一些大学生无限夸大金钱的作用,为了满足眼前的安逸享乐,放弃了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甘愿自毁前程,沦为金钱的奴隶,例如北大法学院前学生会主席,为了满足虚荣心,不择手段获取钱财,多次在校园内实施盗窃,最终获刑。

(四)道德观念弱化

一个国家的国民道德素质是这个国家发展的精神基石。我国的国民道德水平也是衡量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宏伟目标实现与否的重要标准。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弘扬社会正气、传递社会正能量的主力军。然而,在现实中,个别大学生片面追求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忽视道德水平的同步提升。为了一己私欲,一些大学生考试作弊、打架斗殴、残害师友、违法乱纪的情况也有出现。于是,社会上就有对大学生“知识高点、道德低点”的说法,例如清华大学学生用硫酸泼熊猫事件,复旦大学学生向室友投毒事件,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残害同学事件等。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化的价值观

在少数大学生多元化价值观变异的状态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构建受到了冲击。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多元化价值观的和谐统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领多元化的价值观的和谐发展,防止个别大学生多元化价值观变异,是摆在众多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培育科学价值观念、弘扬民族精神价值、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倡导公共利益理念等几个方面做一些努力。

(一)大力开展宣传引导,培养科学价值观念

“价值观教育在当代中国是个十分重要的理论性课题,更是个亟待解决的实践性课题。”[5]16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理应站在时代的前沿。他们的新价值观的养成,新观念的接受都有着自身特点,这使得大学生成为当今社会各种价值体系构建主体的重要争夺目标。因此,任何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如果我们不主动作为,就有可能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引导中失去主动权。(1)在制度层面。虽然,在当前的高等教育课程中,已经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但是,对于如何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流于形式,实际效果不明显。(2)在思想意识层面。有些高校教育工作者片面强调科技知识的教育,忽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把大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放到应有的高度加以重视。认为大学生价值观培养只是少数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事情,缺乏全员育人、全校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理念。(3)在师资培养层面。在高校,广大高校教师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高校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能力,对培育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高校教师中,要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意识培养,以提升高校教师的宣传教育意识,宣传教育能力,使其真正成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者、传承者。

(二)加强历史传承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价值

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化、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文化融合的脚步也在不断加速。站在时代风口浪尖的大学生,最容易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冲击,也容易产生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追捧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漠视。“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6]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是人类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脉,要在大学里有目的地开展大学生历史传承意识教育,要教育大学生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引导大学生自觉自愿接受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聚力进取意识塑造,培育创新创业精神

亚当·斯密曾在《道德情操论》中写到:“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里,那么它在道义上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7]86诚然,历史上,西方社会的个人主义思想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需要多种激励手段协同促进。如果一味地采取功利的价值观去激励学生创新,势必会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需要改变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方式,防止个人主义价值成为大学生价值体系的主导。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让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了解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紧密联系。教育者要从教育目的、内容、评价等方面,积极引导大学生主动适应“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改革发展大潮;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用集体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代替急功近利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从而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价值体系确立中的引领作用。

(四)强化集体主义意识,倡导公共利益理念

在多元化价值观的冲击下,面对个别大学生的价值观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倾向,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些传统教育模式,反思我们在大学生价值观引导方面的不足,扬长不避短。针对问题不能绕着走,要深入地吸收和借鉴古今中外成功的教育先例,紧紧围绕培养当代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这一中心目标,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1)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倡导公共利益理念。要引导大学生清楚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关系,个人利益的满足一定要建立在集体利益得到实现的基础上。(2)在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教育过程中,要使大学生明确:倡导公共利益理念,并不是要大学生放弃个人价值。思想教育模式的创新,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兼顾个人利益的实现。

综上所述,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对大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深远意义有深刻的认识,深入研究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和方式方法,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积极探索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体系,不断增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认同,提高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能力。

[1]人民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21109)[20160620].cpc.people.com.cn.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李德顺.价值新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4]阎良础,张 晖.青年学生政治信仰危机之哲学探析[J].理论观察,2007(5).

[5]赵 林.毛泽东与邓小平的高教思想比较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6]人民网.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11026)[201606 22].theory.people.com.cn.

[7]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Guiding College Students’Values Using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LIU Jing,JI Chao-yi,ZHOU Gui-lin

(School of Mechatronics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Huzhou 313000,China)

Young college students are in a stage of ideological consciousness,their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are not yet mature,and they have strong plasticity.In the political,economic and information globalization background,some students’value tend to be diversified even dissimilated due to the impact of tradition and reality in many aspects.Colleges carry out the main 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so it is colleges’duty to lead diversified values of individual students with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core value;diversified value;college students;leading

G641

A

1672-2388(2016)04-0022-04

2016-07-26

本文系2014年度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重点立项课题“多元化价值与核心价值的统一:大学生价值观重构探索”(2014A07)的阶段性成果。

刘 竞(1978-),男,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季超逸(1989-),女,浙江湖州人,诉讼法学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周桂林(1984-),男,浙江长兴人,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