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拼”之“疯狂地购物”义的形成与来源——兼论双关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2016-03-16 13:52许红菊张晓雁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双关

许红菊, 张晓雁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血拼”之“疯狂地购物”义的形成与来源
——兼论双关与词汇发展的关系

许红菊,张晓雁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121)

摘要:本文在分析“血拼”多种意义的形成与来源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血拼”之“疯狂地购物”义的形成机制与形成过程。“血拼”与英文单词“shopping”谐音双关,表示“疯狂地购物”义,最开始使用于港台地区,后在大陆地区广泛使用。真正由双关引起的词汇发展现象是非常有限的。谐音双关对于网络新词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

关键词:“血拼”; 双关; 词汇发展

“血拼”是近年来出现的新词,最新的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已将其收录进去,义项为“进行激烈的殴斗或竞争”,如“与敌人血拼到底”、“商家年底血拼家电市场”等,从而确定了其在汉语词汇系统中的正式地位。其实,除了《现汉》已经收录的这个意义,“血拼”还有一个更为流行的意义,为年轻人所广泛使用,即“疯狂地购物”义。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时不时会招上三五伙伴,吆喝一声:“走,到商场血拼去!”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天猫双十一”、“京东6.18”等网络购物狂欢节的兴起,“血拼”一词更是频繁见诸报章媒体,使其使用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血拼”是如何形成“疯狂地购物”义的?它与“血拼”的其他意义之间是什么关系?本文尝试解答这些问题。

1“血拼”的各种意义用法及来源

根据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以下简称CCL语料库)、北语汉语语料库(以下简称BCC语料库)、百度、人民网等搜索到的语料,“血拼”的意义和用法大致可分为如下四种:

1. 浴血拼杀,不顾一切地拼命搏杀,例如:

(1) 往往被雇为宫廷卫士或作为雇佣兵为他家利益而血拼沙场。(CCL现代汉语语料库)

(2) 共和国卫队的四个师和特别共和国卫队将与美英军队在巴格达血拼。(《京华时报》2003年3月26日)

该义为“血拼”最接近字面的意义,相当于“浴血拼杀”的简缩,一般用于指战斗,带有褒义。“血”即“浴血”,身上染满血,实指。《现汉》中“拼”有两个,“拼1”基本义为“合在一起”,“拼2”基本义为“不顾一切地干”。这里“拼”取后者。该项意义的义位特征可以表示为:[浴血]+[不顾一切地]+[搏杀]。

2. 指进行激烈的殴斗,例如:

(1) 有人雇佣10名学生在网上为李湘拉选票,最后竟因钱款不清而导致少年用刀血拼。(《江南时报》2004年7月28日)

(2) 这起爆炸事件很可能是不法商贩结仇后血拼的结果。(《京华时报》2004年12月13日)

这里“血拼”的意义是中性的,泛指对抗性的帮派、团伙之间暴力性质的激烈的争斗。其义位特征可以表示为:[对抗性的帮派、团伙之间]+[暴力性质的]+[激烈的]+[争斗]。

3. 激烈的竞争、角逐,例如:

(1) 中、韩两队在哈尔滨势必有一场血拼。(CCL现代汉语语料库)

(2) 两年前的总决赛,当八一队和姚明领衔的上海东方队血拼的时候,李可、陈可还只是八一队的奇兵,莫克也显得十分稚嫩。(CCL现代汉语语料库)

(3) 若明基以低价血拼其他品牌,损失将很大,为此,明基今年将采取相对保守的市场策略。(CCL现代汉语语料库)

(4) 搜狗购物搜索数据监测显示,电商6月血拼大战,京东价格优势不再,易迅、国美、亚马逊中国低价力度更大。(人民网报刊搜索)

这里“血拼”已不再是指暴力性质的争斗了,其意义发生了隐喻引申,将具有竞争关系的队伍、集团之间激烈的竞争比喻成一场浴血拼杀,隐喻相似点为均是发生在对抗性的集团或队伍之间的激烈的斗争,不同点是前者是暴力性质的,后者则是非暴力性质的。如例(5)、例(6)是两个比赛队伍之间关于某项技能的竞争,例(7)、例(8)则是指商家之间在价格上的激烈竞争。该义的义位特征可以表示为:[对抗性的队伍或集团之间]+[非暴力性质的]+[激烈的]+[竞争]。

4. 指疯狂地购物,例如:

(1) 周末和两三个死党去血拼,入手一款心仪好久的湿粉。(CCL现代汉语语料库)

(2) 她们说,每次到香港都是白天“血拼”,晚上泡吧。对她们来讲,兰桂坊是香港之行的保留节目。(CCL现代汉语语料库)

(3) 能临时调高信用额调高临时信用额度,特别适合“血拼”族,一个电话及时通知招商银行,就能临时调高信用额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

该义的义素特征可以表示为:[疯狂地,不顾一切地]+[购物]。

我们不难发现“血拼”的前三义之间有很明确的发展脉络,第一义取的是字面意义;第二义为第一义的泛化,属于词义的自然引申;第三义则由第二义隐喻引申而来,它们拥有三项共同的义素特征,即[对抗性的团体或个人之间]、[激烈的]和[斗争]。而第四义我们则很难用常规的语义引申或者隐喻、转喻理论来将其与前三义联系起来,从义素特征来讲也只剩下[疯狂地,不顾一切地]这一共同点。“血拼”是如何具有“购物”这一义位特征的?下面我们将着重论述。

2“血拼”之“疯狂地购物”义的形成与来源

“血拼”的“购物”义其实来源于它与英语单词“shopping”的谐音双关。“shopping”在英语中表示“购物”义,“血拼”与其读音相似。如果只是单纯音译的话,可供选择的汉字有很多,况且汉语中的“购物”、“买东西”等语言形式也足以表达“shopping”所表达的意思。这里以“血拼”对译“shopping”,目的是为了达到一语双关的效果。

首先,“血拼”通过谐音双关具有了英语单词“shopping”的“购物”义,这是其基本意义。其次,“血拼”本身的字面意义又赋予了该词强烈的色彩意义。民间常有把“花钱”比喻成“放血、出血、割肉”,以表现人们花钱时的心痛,一般用在花钱金额比较大的时候。比如不直接问“今天你花了多少钱”,而是问“今天你又出了多少血或割了多少肉”。“拼”有“不顾一切”的意思。两个字叠加在一起,自然就让人联想到人们花钱购物时那种不顾一切、疯狂、冲动的样子,以及花完钱后又略带心疼和悔恨的心情。基本义和色彩义叠加在一起,就巧妙地形成了“血拼”的“疯狂地购物”义,其使用语境一般为不理性的大量花钱购物时,其表达效果是单纯的音译和汉语中原有的词汇所不能实现的。

我们通过谷歌搜索到“血拼”的这种用法最早出现于1997年、1998年,且主要使用于港台地区,例如:

(1) 不少伙伴双手提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上车,个个眉开眼笑,显然收获很丰硕,也心满意足,看来,今天的行程,不只是丰富的知性探索,还有实质的血拼品。

(2) 家家都有一个快乐的星期天,像是全家一起看电视、一起外出踏青或是逛街血拼等等。

大约从2000年左右,“血拼”一词也开始在大陆渐渐盛行起来,并产生了“血拼族”的说法,指“疯狂喜欢购物逛街的一类人群”,例如:

(3) 中国血拼族买奢侈品像买白菜。

(4) 新西兰奶粉、澳洲绵羊油、韩国化妆品、非洲土著首饰等,也都是“血拼族”的目标。

(5) 从日本、韩国、香港、大陆等地进的服饰既时尚又便宜,吸引了大批年轻血拼族。

3双关与汉语词汇发展的关系

关于双关与词汇发展的关系,魏慧萍(2004)曾提出“双关引申”这一概念,指“词义由原来的一个意义指向发展为可以同时发挥作用的双重意义指向”。例如“心肝”引申为“最重要的、最亲近的人”,“这一引申发生以后,‘心肝’的表层词义指向仍然存在,并获得了深层的词义指向”[1],因此是一种“语义双关引申”。类似的还有“方正”由“成正方形,不偏不歪”义引申出“正直”义。另外一种是谐音双关引申。“鱼”和“余”谐音,因此常用“鱼”寓意“生活富裕美好”,如“连年有鱼”即“连年有余”。“百合”因其名称谐音“百年好合”,因此常被用作“婚姻幸福,白头到老”的象征。

我们认为魏慧萍所举的这四个例子都不能算作双关引申。“心肝”引申出“最重要的、最亲近的人”义、“方正”引申出“正直”义应都属于隐喻引申,其意义变化主要是隐喻机制的作用。“鱼”寓意“生活富裕美好”,“百合”花象征“爱情幸福,白头到老”确实跟谐音双关有关,但它们更多的是实物的一种象征意义,而非词汇意义。像这样通过谐音双关而使实物沾染上某种象征意义的例子很多,如“梨”象征“分离”、“苹果”象征“平安”、“伞”象征“离散”、“枣、花生、桂圆”等果物象征“早生贵子”等等,还有现在网络流行的“鸭梨”象征“压力”,举不胜举,但它们都不属于词汇学意义的词义引申。

另外,对于网络上出现的诸多新词,也有不少人将其一律视作是由谐音双关产生的,对此刁晏斌在《当代汉语修辞造词中的多辞格并用现象》[2]一文中有专门谈到。他认为像“美眉”、“驴友”这些词都不是谐音双关产生的,前者运用的是谐音兼借代的手法,后者则是运用谐音兼仿拟的手法产生的。

我们赞同刁先生的看法。实际上,真正由双关而引起的词汇发展现象是非常有限的。不是所有的谐音现象都有双关意义,很多都只是单纯的音译,如“粉丝”谐音英文单词“fans”;也不是所有的谐音双关都会引起词语意义的变化,大多数都只是取得了实物的象征意义。只有那些通过一个词汇形式将两种意义连接起来,并加以融合,从而具有与原词不同的意义和用法,而且在长期高频率的使用过程中固化下来的词语或意义才真正属于双关引起的词汇发展现象,如上文中我们论述的“血拼”一词。与“血拼”的形成过程类似的还有:

“韩流”:谐音“寒流”,是韩国音乐、电视剧大举登陆中国后人们的一种形象说法,同时也暗指中国的音乐和电视剧处于被动地位。

“杯具”: 与“悲剧”一词谐音,其最开始出现就是在双关的语境中,既指手中拿的杯具,又表示悲剧的意思[3]。

“控”:与英文单词complex(情结)的前缀(com)谐音,同时其自身的“控制”义亦暗含其中,表示一种对某种事物或者现象的一种自我无法控制的情结,如女王控、大叔控、丝袜控等等。

“迷你”:与英文前缀“mini”谐音,既表示“小”的意思,也暗含“迷人”义。

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谐音双关对于网络新词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由此可以预测,虽然双关对传统词汇发展的影响不太显著,但随着网络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汉语新词会通过谐音双关的方式创造出来。

参考文献:

[1]魏慧萍. 汉语词义发展与修辞[J]. 汉语学习, 2004(4):41-45.

[2]刁晏斌. 当代汉语修辞造词中的多辞格并用现象[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7(2):143-145.

[3]许红菊. 也谈网络流行语“杯具”的形成[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2(2):59-61.

责任编辑俞林

The formation and origin of the meaning of "Shopping Crazily" of "Xuepin"——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n and development of vocabulary

XUHongju,ZHANGXiaoyan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xi214121,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meanings of Xuepi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echanism and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meaning of "shopping crazily", which has a relationship of homophonic pun with the English word "shopping". The usage of "shopping crazily" is used in Taiwan and Hong Kong first and then widely used in the mainland. The phenomen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vocabulary caused by Pun is very limited. Homophonic pun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of new words on the internet.

Keywords:Xuepin; pun; development of vocabulary

中图分类号:H 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880(2016)01-0059-03

DOI: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6.01.019

作者简介:许红菊(1985—),女,湖北荆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修辞学、词汇学、高等职业教育;

收稿日期:2015-12-01

项目来源: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博士/教授重点课题(BS2012-10)

张晓雁(1964—),女,江苏无锡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双关
语音隐喻视角下的韩国语谐音双关句研究
感悟“双关”修辞 提高习作能力
汉英双关的历史与地位比较研究
来去匆匆双关语
能表达两种意思的“双关”
双关
英汉双关语分类对比研究
一语双关
“运气”上门
双关趣谈